用金庸的一段話結束這部小説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小説的主角不一定是“好人”小説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創造人物;好人、壞人、有缺點的好人、有優點的壞人等等,都可以寫。在康熙時代的中國,有韋小寶那樣的人物並不是不可能的事。作者寫一個人物,用意並不一定是肯定這樣的典型。哈姆萊特優柔寡斷,羅亭能説不能行,《紅字》中的牧師與人通姦,安娜卡列尼娜背叛丈夫,作者只是描寫有那樣的人物,並不是鼓勵讀者模仿他們的行為。《水滸》的讀者最好不要像李逵那樣,賭輸了就搶錢,也不要像宋江那樣,將不斷勒索的‮婦情‬一刀殺了。林黛玉顯然不是現代婦女讀者模仿的對象。韋小寶與之發生關係的女,並沒有賈寶玉那麼多,至少,韋小寶不像賈寶玉那樣搞同戀,既有秦鍾,又有蔣玉函。魯迅寫阿q,並不是鼓吹神勝利。

小説中的人物如果十分完美,未免是不真實的。小説反映社會,現實社會中並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小説並不是道德教科書。不過讀我小説的人有很多是少年少女,那麼應當向這些天真的小朋友們提醒一句:韋小寶重視義氣,那是好的品德,至於其餘的各種行為,千萬不要照學。

一九八一·六·二二·金庸(全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