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殿下,如今邵家已經是那樣的地步了,説是我大哥做的,他們會相信嗎?他們會相信大哥還有那麼大的實力和力量嗎?雖説餓死的駱駝比馬大,然而就算是他們相信了也不會讓事情就這麼了結的,所以話到時候他們還不是會把事情算到我們的到頭上來?”邵嬌倒是冷靜了下來。
越説就越是覺得讓邵浚去認罪,還不如她去認罪。
商量的時候他們也是怕以防萬一而且也沒有想到過事情會真的就這麼失敗了,而且這麼快就查到了他們的頭上來。
她本就不願意大哥牽扯進來,而且真若是讓大哥去,到時候他們也是不了關係的,那如此一開始就她來走,如此也不會把孃家人牽扯進來。
“所以我出去認下是最好的辦法,如此才能讓殿下完全摘出來…”邵嬌説道。
不管她怎麼説,二皇子就是不願意點頭答應,“不行,我不同意,我怎麼能讓你一個弱女子出面?難道我一個大男人還要躲在你一個弱女子的身後不成?”邵嬌認真看了他半響,問道,“殿下,難道你想我們兩個都牽扯進去嗎?”二皇子蹙了下眉頭,“嬌兒,這件事我自會解決…”邵嬌打斷了他的話,“殿下,若只是我牽扯進去那還有殿下幫我奔波開拖,可我們若是兩個都牽涉進去了,那到時候誰來幫我們?您難道還要讓母妃她為我們兩個擔心和焦急嗎?”二皇子臉上有了鬆動之意。
邵嬌就趁機繼續説道,“有殿下在,我相信殿下會保護我的,會讓我沒事的是不是?殿下,您就不要猶豫了。”二皇子還是有些猶豫之。
“殿下,就這麼辦吧,你是家中的頂樑柱您是萬不可出半點差錯的,所以您就不要多想了,我相信你一定會讓我沒事的。”邵嬌十分懇切地看着他説道。
二皇子又猶豫了半響然後才點頭,“讓你受苦了,嬌兒。”
“妾身一點都不苦,只可惜這一次沒有能幫上殿下。”邵嬌温柔的臉上帶了幾分後悔。
“是他們運氣好,不過下一次他們肯定就不會有這麼好的機會了!”二皇子説完,伸手拉住了邵嬌的手,目光温和看向她説道,“嬌兒,我一定不會讓你有事的。”邵嬌温柔笑着與他對視着,“妾身相信殿下。”兩人又是就着這件事説了好一會才頓住了話,然後叫了人把飯菜端了上來。
等吃了飯,二皇子就起身去了外院説要集體安排。
“主子,那事情應該就此完了吧。”邵嬌的心腹柳媽媽擔心説道。
邵嬌也隱瞞她,直接把她的打算跟她説了。
柳媽媽聽了邵嬌的話後大驚,驚訝了片刻才回神,“主子,不能…您不能冒這個險。”邵嬌已經是下定了決心,“媽媽,我不出面,難道還真的讓大哥出面擔下所有的責任嗎?而且就如我剛才與殿下説的,就算是大哥出面承認了,別人也不會相信的,到時候一樣會呈上我們的,所以倒不如不要把大哥他們牽扯進來,我自己出面認下這件事,而且我相信殿下一定會保我沒事的。”柳媽媽眉頭皺得死緊。
小姐還是把所有的希望和堵住都壓在二殿下的的身上。可二殿下能靠得住嗎?
柳媽媽可不如邵嬌想的那麼好。
俗話説夫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
更何況二殿下是皇子,皇室人更事薄情。
若是讓大公子出面認下這件事,那到時候還有小姐幫着奔波呢。
邵家如今已經倒了,只怕二殿下早就對小姐不如意了。小姐再不管不顧地跳下去,到時候誰來救她?
柳媽媽越想就越是心驚膽擦,“主子,您千萬不能這麼做啊,您想想您若出了什麼事&”柳媽媽頓了頓,繼續説道,“主子您想想您若出了事,到時候小郡主可怎麼辦啊?”她也不好説二皇子的不是,也知道她不喜歡小郡主這個女兒,不過想着到底是母女連心,所以希望自家主子能看在孩子的面子上邵嬌能改變主意。
邵嬌一心盼望的兒子,又因為難產損了身子不能再生了,所以她是打心裏厭棄着女兒的,於是淡淡地説道,“我明或是後
會進宮去跟父皇母后請罪,我也不知道進了宮後會如何,所以小郡主就
給媽媽你照顧了,媽媽你多用點心。”見自己説的話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柳媽媽嘆了一口氣,斟酌着説道,“主子您想想若是到時候殿下沒辦法解決,您要怎麼辦?所以您就再仔細考慮考慮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有主子在邵家就還有起復的希望,可主子若出了什麼事二殿下還能記得邵家?
所以柳媽媽是一萬個不贊成邵嬌那麼做。
邵嬌想了下就明白了柳媽媽的意思,不過她對於柳媽媽的擔心和勸並不放在心上。笑着搖頭説道,“媽媽你放心好了,殿下不是那樣薄情寡義的人,他一定會保我沒事的。”柳媽媽見她如此也不好再説什麼,更是不能直截了當地跟邵嬌説二皇子的不是。
説起來邵嬌其實心裏也是一絲擔心的,不過她選擇相信二皇子,笑着對柳媽媽説道,“媽媽,自從邵家的事發生後,殿下對我和孃家人如何你也都是看在眼裏的,所以你就不要擔心了,你就放心吧,我若是是一時半會不能回府的話,媽媽幫我照顧好小郡主,還有府裏的事也辛苦你照看一二了。”柳媽媽忙應道,“您就放心,老奴一定會照顧好小郡主的,府裏的事您也不要擔心,奴婢會看着的。”邵嬌仔細囑咐了她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和人,然後才讓柳媽媽伺候她歇下。…翌,五皇子和蕭殊把奏摺呈了上去,當真宣仁帝和滿朝文武百官的面五皇子和蕭殊兩人把案子仔細述説了一遍。
兩人沒有添油加醋,也沒有落井下石。
刑部尚書,還有京兆府尹,以及楊御史等人全都認同蕭殊和五皇子兩人的話,並沒有異議。
朝堂再一次炸了鍋。
除了二皇子這邊的人,其餘大多數的羣臣都求宣仁帝嚴懲幕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