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但江蓅濤濤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吳徵知道他心中正驚濤駭,也不強,只領先一路走下去,漁場,果園,農田,每一處都有經驗老道的行家裏手帶頭,學藝者更是數不勝數。至於朗朗的讀書聲,風聲呼呼的習武聲,甚至還有醫者教習更不用説。

林錦兒心中疑惑越來越多,終於忍不住問道:“徵兒,這些技巧都是惠及民生的大好事,師孃只想知道,徵兒的意思難道要籠絡總結,再傳遍天下麼?”

“是。

崑崙派裏除了獨門的武學要嚴選弟子,非親傳弟子不授之外,其餘的技巧,弟子都有意布及天下,令百姓豐衣足食,老有所養,幼有所教。”

“這…恐怕難了,口口相傳不知要多少年,學藝者也未必都能大成,説不定回鄉後還教得歪了,惹出禍事來。”學無止境,光靠在崑崙大學堂幾年的學藝哪能盡數掌握其中的奧妙?

林錦兒的擔憂不無道理,若有不肖子弟回了鄉自以為能,教得整個鄉村顆粒無收,善事就成了業果。

“師孃放心,弟子會一一編撰成冊,傳天下。”吳徵不在意地道。

“啊?”不僅林錦兒,連陸菲嫣,楊文達都驚呼起來。

除了不明所以的楊李與竊竊偷笑的顧盼。當今世界,書籍出版印刷極難,就連文風鼎盛的盛國,每年聘請手藝湛的雕版師傅從年頭忙到年尾,一年下來也不過出新書三十冊。吳徵想要三百六十行地傳道授業,要請多少師傅,忙上多久?

“師孃不必多問,此事還沒成不可説。”吳徵神秘一笑,一行人正行至一處莊園,他遙指道:“待這裏大門一開,此事易如反掌。”莊園大門緊閉,更有十餘名祝家高手圍繞四周,若無吳徵或是顧盼的允可,一切人等皆不得出入。莊園的空地上紅,青,黑,硃砂,紫砂等等諸般泥土成堆分類擺放。六間瓦房上的煙囱正冒出黑的煙霧。

“盼兒,進展如何?”

“我回紫陵城的時候,樣品已制了出來,堪堪可用。”顧盼像只驕傲得意到極點的小鳳凰揚着頭道:“這些泥瓦師傅一個個手藝都湛。

正在調整配方,試出最堅韌耐用的方子來。照我預計呀,不需半年就可定下,之後就是…嘻嘻…”

“好。”吳徵一拍掌大喜,臉發紅動道:“説實話,我都等不及啦。”吳徵極少如此動,陸菲嫣與林錦兒看得好奇,顧盼卻賊兮兮地笑道:“是等不及見它問世呢?還是等不及要去提親?”

“呃…都有,都有,哈哈。”吳徵大笑一陣,對林錦兒道:“師孃,這裏的東西製成之後,弟子要用它去倪府提親,求娶妙筠小姐。”倪家是盛國名門,倪暢文高官厚祿,更是文壇領袖。倪家也是費鴻曦的外親,身份地位尊崇半點都怠慢不得。倪暢文見過吳徵之後,對這門親事已是允可,但允可是一回事,娶又是一回事,吳徵務必面子做足才行。

“一件東西,就能娶倪姑娘?”

“兩件,其一在家中已備下了,為倪家光耀門楣,另一件就在這裏,待出世之後令倪家光宗耀祖。”吳徵信心滿滿,口氣簡直要吹破了天。

“師孃等着,看看是什麼好寶貝。”一行人迤邐而行。

終於攀上煙波山頂,立在崑崙派山門前。林錦兒見這座巍峨氣派的山門,門內嶄新的屋宇,百集。點香燃燭,林錦兒當先,吳徵讓楊文達也跪下一同祭奠崑崙派列祖列宗。

撤去了香煙,一行人又站在山門前。楹聯豪氣縱橫,聯旁的石碑兩行字同樣振聾發聵,楊文達看得神遊方外,反反覆覆地低聲默唸。

“文達。”

“弟子在。”

“噯,別亂説話,你眼下還不算崑崙弟子。”吳徵笑罵一句,這孩子的確聰明,也毫不掩飾心中的渴望,大有認定了目標就一往無前的架勢。他拍拍楊文達幼小的肩膀道:“我來問你,你若是加入崑崙派,今後最想做什麼?”

“為國為民,我想做大俠。”楊文達雙目發光,攥緊了雙拳堅定道。

“好志氣。”吳徵讚許點頭,又瞥了楊李一眼,再向林錦兒一頷首施禮,轉聲低沉問道:“那,若是天資所限,無論再怎麼刻苦用功都成不了大俠,又該如何呢?”天下之大,絕頂高手不超兩掌之數。

大俠更要品行端正,扶危濟困,百姓景仰,哪裏是那麼好做的?武者之間客氣,彼此間會互稱什麼大俠,某某女俠。可真正當得起大俠二字的,從古到今世間又有多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氣勢之磅礴令人神往。

但箇中之難,已不是僅僅刻苦用功就能做到。

“我…”楊文達如遭雷擊,頭頂兩行汗珠轉瞬了下來沒入眉心。他呆呆站着不知如何是好,又似陷入沉思。不僅是他,林錦兒也大受震動。聽聞吳徵留下這兩行字跡後,她心中還有些不以為然。崑崙派裏都是響噹噹的人物,自當以大俠為己任。

忽然多上一句小俠,氣勢上弱了許多,也顯得毫無必要。

“成不了大俠又該如何?成不了大俠又該如何?”林錦兒低頭深思,豁然醒悟又抬頭看向吳徵。不知何時,這位她從小帶大,視同己出的少年已成長到眼下這般模樣,如此了不起,如此深謀遠慮,又有一顆那麼温暖的心。楊文達站了好半天,才驚醒過來朝吳徵跪下道:“公子,我明白了。”

“説説看。”這一次吳徵沒有扶起他,只在孩子面前標槍般站立,彷彿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

“既入崑崙,無論今後成就如何,都要有一顆俠心。天資所限不能成大俠,就做力所能及的事。

除暴安良,遇不平事懲惡揚善,若天下清平,就以中所學教百姓謀生之能。除暴未必非要用武功,筆桿子也行。安良未必是良善百姓受了欺負才能安良,授人一技之長也是安良。無論俠之大者還是俠之小者,都以俠義為先。”

“文達有沒有聽過一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沒有,文達謹記在心。”

“好。列祖列宗在上,我吳徵以崑崙掌門的身份,收楊家村人士楊文達為崑崙派入室弟子,即刻起列崑崙派門牆。”吳徵撫着楊文達的頭頂莊嚴道:“望你時時刻刻記得今所言,為國為民,除暴安良。更要牢記在心,人一旦擁有超越常人的力量,極易忘乎所以。你要善用崑崙的武學,善用自己的力量。

今後若成了窮兇極惡的惡徒,師門饒不了你,天下英雄也饒不了你。記得了?”

“謝師父教誨,弟子記得了!”楊文達剛要磕頭,吳徵騰地跳在一邊笑罵道:“誰説你是我的弟子了?

這孩子…我崑崙掌門不能隨便收徒,當了入室弟子,還得再看一段時間,否則出去闖禍丟了我的臉可不成。”

“喲,修為高了口氣也漸長啊!”朱泊帶頭,領着戴志傑,楊宜知等從山門後魚貫而出,笑眯眯地打量着二人道:“你又在打什麼鬼主意?”吳徵陪着笑,拉着楊文達道:“快去見過太師祖,還有各位師長。”

“他孃的,老子就知道沒好事,清淨不了多少時候。”朱泊受了個結實的大禮,解下間酒葫蘆抿了一口道:“怎麼,回來也不多呆幾?就這麼把孩子丟給我老人家?”

“師祖,弟子諸事繁雜,呆不了幾天,這孩子今後就有勞您老人家。”

“去!”朱泊啐了一口,摸了摸楊文達的骨點了點頭道:“身子骨夠結實,天資料想不差,還成,乖徒孫有點眼光。”吳徵在山門口與楊文達談多時,一眾同門都甚喜這名新弟子。崑崙有後,本就是山門的大喜事。吳徵首肯,朱泊附和,這事就算成了。

“不是好孩子也不敢領上山來不是?”吳徵諂媚道:“師祖有什麼事儘管吩咐他,千萬莫要客氣。”

“老子知道。孩子你過來。”朱泊喚過楊文達,從頭到腳打量一遍,捋須道:“你先去做頓飯來看看。”

“啊?”不解聲中,一片歡笑迴盪在山門,也不知崑崙派的先輩們是否看見聽見…***亙古奔的葬天江,隨着夏二季的汛過去,江漸漸平緩。又是一年風調雨順,秋高氣時瓜果豐收。

然而中原大地的洶遠比暴雨連綿決了口的葬天江還要可怖得多。燕國調兵遣將已有數月。北方草原的胡人被打得支離破碎,生計堪憂,再無力南侵。征戰草原的驍騎陸續被調南下,厲兵秣馬。

然而一年多前的燕盛之戰被盛國偷襲吃了大大的暗虧,對新登基躊躇滿志的燕皇而言,不啻於奇恥大辱。燕國皇廷裏也有反對之聲,近年來連年征戰,國力消耗甚巨。盛國趁冬季突襲,又讓葬天江邊五十餘座城池誤了耕,一整年顆粒無收。

僅靠着關中一帶的糧食收成,不足以支撐一場國戰的鉅額損耗,原本燕國收繳了祝家資財之後,倉廩充實國庫滿滿,但經前年燕盛一戰又虧空了大半,這一場國戰若不能取得全勝,整個國家的府庫錢糧都要受到深遠的影響。

新登基的燕皇也曾猶豫過,彷徨過,最終還是力排眾議。聖命大將軍丘元煥為兵馬大元帥,太僕、徵南將軍蒯博延為前部先鋒,起大軍共四十萬征討盛國。

一時間,沿江的十餘座城池裏人馬如蟻聚,戰船密佈江面,旌旗如火,耀武揚威。早有防備的盛國屯軍於夷丘,厄口,柴郡,濡口四城,與燕軍隔江相望。

葬天江延綿萬餘里,幾乎橫跨整個中原大陸,但江濤濤,適於大軍橫渡的也不過這幾處地方,其中夷丘更是重兵守護。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