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34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人護理就足夠了,可重症患者要投入的照顧是五,甚至直接到十,兩個重病者就會耗費一位大夫,同理還有需要與之相配的藥材、藥酒、面紗和其他物資,一個重病者耗費醫署太多了。”
“我們不是要卸擔子的意思。”旁邊的大夫立刻補上一句,有些心酸道,“我們只是……現在還沒有配出可以治這場瘟疫的有效藥方,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在拖延他們的生命,
本沒有辦法將他們治癒。反而是那些輕症者,我們是可以用藥物養療幫他們痊癒的,這樣的病人康復的多了,我們的人手主要向這類人傾斜,也能讓百姓對我們有些信心不是嚒?”辛鸞看着他們,聽明白了,問:“下山城十個區,多少負責人是這個意思?”那大夫有些汗顏似的,“其實我們都是這個意思,您可以去問糜太醫,也可以去問時大夫,這事兒我們私下都説過,可是沒人敢跟您提。”生而為醫,他們的使命是救死扶傷,不是見死不救,這樣的話,他們若不是到這個瀕臨全面崩潰的關口,當真是誰也不會來和辛鸞提。
辛鸞深深地看向他,“時風月和糜衡都是這麼想的?”
“殿下,都是這麼想的。”他們很肯定,目光和言辭,沒有一絲一毫的迴避,“這個事情,我們能跟您説;但這個決心,卻要殿下您來下。”外間忽然有人在吵,一個年輕的聲音喊着:“周大夫在嗎?他的一個病人發病了,很嚴重,我請周大夫回去!”周大夫立刻站起來了,這個時候能報上總指揮來,説明肯定是別人控制不住了,辛鸞給了他一個眼神,示意他去,周大夫立刻停也不停地直接竄了出去,到了外面還能聽見他着急的聲音,“哪一個?”
“丙字牀的黃大爺。”
“我一個時辰前看他他還好好的啊……”聲音越來越遠,逐漸聽不到了。
剩下的兩個區的負責人還在,巴巴地望着辛鸞。
辛鸞忽然就湧上一陣心酸,他拿起了筆,喉頭艱難地滾動了一下——這個世上什麼都不夠。水不夠,糧食不夠,物資不夠,錢不夠,辛鸞曾以為只要自己足夠審慎,想得足夠全面,提神的東西量夠足,他就能清醒地做出決斷,就能避開傷害某一類人,避開對某一類人的“殺戮”
…
…可當人事已盡,他發現自己其實最沒法解決的就是匱乏。
今的決定只是開始,若是情況再不好轉,等到物資全線告急的那一天,他的封城,早晚會
到這整座城池的所有人,自相殘殺。
·七天,這是辛鸞封城後第一次回鈞台宮。
他説要沐浴一下,自己這幾天團團轉忙得都要臭了,回鈞台的路石階蜿蜒,鋪石路因為年久而坑坑窪窪、佈滿裂痕。按照這幾天的慣例,辛鸞去哪裏都是飛着去節省時間,但是今偏偏決定從中山城走回鈞台宮。翠兒歇班去了,胡十三驚疑不定地跟在他後面,忽然間辛鸞一腳踏空狠狠地摔在了地上,胡十三攙都來不及攙,只能任由他膝蓋着地撞在石階上,撞出令人膽戰心驚的聲響——“殿下!”胡十三喊。
“嘶——”辛鸞了一口氣,坐在台階上,有點不知所措地嘟囔了一句,“怎麼走路還能摔……”胡十三
出悲傷來,他下面的階梯蹲下:“殿下若是不嫌棄,卑職背您吧?”辛鸞擺擺手,“不用,就剩幾步路了,背甚麼。”然後忽然問胡十三,“你是渝都人,我封城,你會怪我嗎?”胡十三不能理解這問話,有些沒大小的反問,“您是封了城,但也在救人,為什麼怪您?”辛鸞無奈地笑了笑,“……你不懂。”胡十三倔強道,“不,我懂。殿下,您不要聽那些風言風語,真的做事的人都很信服您,你不要被那些不好的話影響。”辛鸞扶着他的手臂掙扎着站起來,心中蒼涼苦笑:你果然不懂。
有些人看得到眼前,卻看不到將來,他封城,到底是大善,還是大惡,他自己都想不清楚,百年之後,史書裏,人心裏,他到底是為國為民,還是千古罪人,他自己也想不清楚。
“你知道《秋》嚒?”辛鸞一步一步地往前走,胡十三愣愣地扶着他,只能搖頭。
太寂寞了,辛鸞從來沒有一刻這麼想和人説説話,想要一個回應和鼓勵,他身上揹着整座渝都的風雨之山,他已經透不過氣了:“世衰道微,説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聖人懼,作
秋。
秋,天子之事也……”辛鸞低迴婉轉,緩緩背誦那他少時就讀過,卻一直未能勘破的書本:“是故聖人曰:‘知我者,其惟
秋……”
“罪我者……其惟秋。”【1】·“讓一讓!前面讓一讓!”雜沓急躁的腳步聲凌亂響起,兩個赤炎打扮的人抬着擔架在壬區努力地穿行。
太擁堵了,醫署從封城始就滿了人,鄰近牀上忽然有人發出驚呼,哪怕這幾
每晚都會見到,卻還是悚然地問着,“怎麼?怎麼?又有人……?”鄰近的人羣驚慌地避開,努力給擔架讓出路來,不想卻撞到身後的人,由於無路可退,後面的人又把他們擠回來,一抬原本輕症區出來的擔架,就在反覆的推擠中勉力地前行——·辛鸞沐浴完,靜悄悄的夜裏,垂着小腿,坐在鈞台宮的窗台上吹風。
他現在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