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7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的那個縣城只是個小縣城,登州距離開封幾百多公里,在現代開車上高速過去也需要近十個小時,更別説在通不便利,出行靠馬車或者騎馬的時代,更是路途遙遠,可以説是現實版的山高皇帝遠。

山高皇帝遠的地方,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土皇帝,在那些小地方,一個縣令就是最大的官,平民百姓絲毫不敢反抗。便是京中官員過去,有時候也不敢觸那些土皇帝的黴頭。

不管在哪個時代,即使是和平的現代,在國家的治理下,也有一些官員中飽私囊,在大宋也自然如此。

吳家村所在的那個縣城便是利用青苗法為自己謀私,他強迫家裏有餘糧的人貸款,然後給需要貸款的人提高利息,如此一來,年年剝削下去,温飽的人變窮,而窮的人則是更窮。

常平倉制度的時候,縣城同樣也這樣剝削過人民,但是為了不被發現,他們做得比較隱秘。可新的政策下來,因為一個政策會有兩種結局,他們便是想着即使他們這裏實施得不好,那也是因為政策律令的原因,和他們沒幹系。

於是,那個縣令的動作就大了很多。

試想吳家村的人連自己都養不活,借了縣城的錢糧,即使渡過了這一時他們也看不到未來,有些人身上已經有了許多利息,一年一年的積累下來,利滾利,翻了又翻,他們所欠的錢糧已經到了一個可怖的地步,看不到未來,又怎麼會有活下去的希望。

於是,就有人自殺了。

那人喝的農藥,因着吳飛是郎中,及時把他救了回來這才沒有死。

吳飛沒有回汴梁,或許以後也不會回汴梁了,林晨和吳飛好,他們同在一個州府,本來他是找吳飛一起回京,但吳家村發生了那樣的事情,吳飛就沒有跟着他回來。

登州距離汴梁很遠,幾乎那邊的消息本就傳不過來,因此,當魏拾遺好不容易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青苗法已經頒佈了差不多近一個月了。

“哎!作孽,作孽啊!”坐在魏拾遺對面的林晨唉聲嘆氣道。

魏拾遺抿了抿嘴,心裏也是異常的憤怒,誠然王安石變法或許有很多的不足,所以變法未能成功,但是如今發生的這種事情,難道就不是導致失敗的一個原因嗎?

上面進行計劃得好好的,下面的人卻利用律令的空子做盡壞事,即使王安石變法完美無缺,也不會變法成功,大宋怎能不亡!

“林師兄,這件事有多少人知道?”魏拾遺問道。

林晨搖搖頭,道:“知道這件事的也就只有你了,我和吳飛沒能通過考核的時候是你幫助了我們,現在我們好不容易學出來了,他卻不能再回汴梁效勞大宋,他覺得很對不起你,所以他才讓我把這件事轉告給你。”聽了,魏拾遺愣了下,隨即又問,“我聽你説了這麼多,分明那個縣城在很久之前就這麼做了,為什麼你們不報官?縣城之上有州府,縣令中飽私囊,那州府怎會不管?”林晨苦笑一聲,道:“拾哥兒,你可知道州府之下有多少縣城?數不勝數,況且那些農家沒有銀錢,從村裏出發去州府有需要多少時間?很大的可能就是他們還沒走到州府,就死在中途了。”不是他們不願意,而是條件不允許。

更甚者,有些州府還和縣令相互勾結,如此一來,別説報官,連一條命也都保不住,這便是底層人的痛苦了。

是了,魏拾遺從憤中清醒過來,也跟着沉思。

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有許多人受到壓榨,手中握有權利的人總是站在上面的,而下面的人,如果沒有通天的能力,基本上只能被欺壓,改變不了。

現代或許還能上訪,可是古代呢?通不發達,也沒有所謂的網絡揭發,那些齷蹉之事就只能被掩埋,而那些人仍舊冠冕堂皇的做土皇帝,逍遙自在。

一個國家,正是被那種人毀掉的。千里之堤毀於蟻,果不其然!

但這樣又如何?難道他就這樣看着這種事發生,什麼都不做嗎?要真是這樣,他又怎麼能改變變法失敗的結果,又怎麼敢説他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阻擋大宋滅亡的進程?

緩緩吐出口氣,魏拾遺的心情已經平靜了下來,但是他心裏的想法卻比之前更多,若説最開始他還不知道怎麼説服那個倔強頑固的王老先生完善律法,不急於求成,那麼現在他有辦法了。

不僅如此,這件事要是做得好,説不定還能達到冗官的地步。就算是不能冗官,也可以把一些國家蛀蟲拔掉一些。

好在他和王老先生的關係不錯,也好在他認識當今皇帝的心腹,也好在……當今的皇帝想做出一番事業,絕不會允許這種妨礙他的人作威作福,心腹和寵臣同時吹耳邊風,總能在皇帝那邊起到一點作用。

當然更為幸運的是,好在王安石肯定會厭惡那些打擾他變法的人,而周贇,則是一心想大宋變得強大。

所以,或許他的計劃也能實現一二。

魏拾遺沒別的想法,就是把這件事告訴他們,看他們怎麼處理。

“林師兄,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只是我有件事情需要你幫忙,希望你到時候不要拒絕。”林晨有些好奇,問道:“什麼事?”

“就是今天這件事,我希望我需要的時候,你也如實把這件事再説一遍,同時,如果可以,或許還需要你提供那些中飽私囊官員的名單。”頓了頓,魏拾遺認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