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6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現代一樣,在大宋過年,無論貧富,都會在過年這一天換上新衣。而‘門神’‘桃符’‘鍾馗’‘貼’等,這些都是過年時裝飾大門的物件,類似於現代的年畫,不過卻要比年畫複雜。

除了這些,還有‘縷花’和‘幡勝’,過年屋子要打扮,人也一樣要打扮,除了新衣,佩戴的飾品也有講究。

‘縷花’是將綢布和彩紙剪成花朵形狀,過年的時候在頭上。‘幡勝’跟縷花相似,但不是花朵,而是其他形狀,比如蝴蝶、飛蛾、燕子、雄雞等動物造型,過年時也要在頭上。

不過加工‘幡勝’的材料也有不同,除了用綢布和紙張做出來的,也有用其他材料做出來的,比如‘金縷花’‘銀縷花’等,甚至皇帝還會賜予臣子‘金銀縷花’用已佩戴。

還有其他的許多東西,魏拾遺只聽得腦殼都在疼,拿着筆都快要記不下來,過年要送年禮,為了送的禮物美觀,還得有專門的‘饋歲盤盒’,沒想到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包裝這一個説法了。不僅如此,就是喝酒,也得用專門的酒器盛酒,那酒器和盤盒一樣,都塗着紅漆,顯得異常的喜慶。

打扮的有了,還得有吃的,不過這些就是按照個人喜好的來了,不過還有一個讓魏拾遺到新奇的發現,那就是在過年時間,這些瓜果還得按照一定的規定擺放,比如將柿子、橘子、柏枝放到一個盤子裏,然後先將柏枝掰斷,再一次掰開柿子和橘子,是為‘柏柿橘’,寓意‘百事吉’。

果然,不管在哪個時代,華夏人民都擅長用諧音,只是這樣也太過於麻煩了,不過要是想轉過來,倒還覺得有趣的。

總的來説,過年需要準備的東西和現代總的差不多,只是細節方面以及一些習俗不一樣。把這些記下來,魏拾遺就開始去準備了。

他先準備的是他和魏拾歡兩人的新衣,因製作衣服需要的時間最長,他先把兩人的尺寸和款式給製衣店,就可以等製作好的那一天去取,而在縫製衣服期間,他則是可以用這些時間去準備別的,丁點時間也不費。

衣服代好了,魏拾遺便拉着小拾歡上街去買年貨了,這幾個月來小拾歡跟着林錦元悉藥材,偶爾林錦元還會考較她一番,為了讓魏拾歡能準備的答上來,林錦元還教她認了一些字,習了一點三字經,算是開蒙了。

魏拾歡這段子很忙,魏拾遺這段子也忙,兩兄妹相處的時間都很少,於是這幾天魏拾遺就可勁兒的陪着魏拾歡,魏拾歡也可勁兒的拉着魏拾遺。

魏拾遺緊着魏拾歡喜歡的東西買,貼也買她喜歡的顏,還給她置辦了許多的乾果零食,務必要讓魏拾歡過一個好年。

放假放得早,魏拾遺採購的時間就比較多,但雖然比較多,總的算起來也不過只有十來天,這十來天要把那些東西全準備好,時間也是比較緊的。魏拾遺決定把所有的東西都買好,除去原身的阿爹阿孃去世了一些東西不採購之外,其他的都買。

雖説家裏只有他和魏拾歡兩個人,他也決計要過一個好年。

他頭一天買的是能放得比較久的貼紙布匹之類的東西,第二天就買的是瓜果,第三天就採購祭祀的用品,第四天就買一些喜慶的東西,比如噴着紅漆的火盆,比如年禮盤盒,第五天就開始裝扮家裏,魏家大的,魏拾遺和魏拾歡忙活下來,也花了整三天才裝扮完,再然後就是給親朋好友挑選年禮了。

當然,這其中和魏拾遺魏拾歡兩人沒有一直幹活,以及魏拾遺沒有假他人之手,一個人做有關,過年就是要歡歡樂樂的,所以魏拾遺和魏拾歡兩人就一邊玩兒一邊準備。

買東西也是一樣,一天的時間裏,他們只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認真做事,三分之二的時間就是在玩,或者休息。

大致收拾好了,在臘月二十九晚開始,魏拾遺開始做一些吃食,他把一些需要熬製的湯開始熬製,湯不比炒菜或者蒸菜,慢火熬煮,味道才會顯得醇厚,魏家廚房裏有兩口鍋,魏拾遺全給上了。

準備吃食的時候還有一件趣事,大宋官方止吃牛,但是牛的味道很好,因此買牛過年的老百姓並不少,魏拾遺也買了一些牛腩,正在其中一口鍋裏燉着。

第二天就是年三十了,這天魏拾遺和魏拾歡起得比較早,主要是魏拾遺忙,魏拾歡不忙。年末都要吃團圓飯,魏拾遺家裏雖説只有兩人,但也一樣要吃團圓飯。

魏拾遺一早就開始忙了,煎炒蒸煮輪番其上,整整忙活了半天,做了一大桌子的菜,然後魏拾遺就讓魏拾歡在家裏待著,他去對面叫李三叔他們過來吃團圓飯,不過還不等魏拾遺過去喊,李三叔和李三娘他們就來了,李三姐也抱着一個白白胖胖的嬰孩走了進來。

“拾哥兒,今天中午我們在你們這裏吃團圓飯,晚上到我們那裏去吃團圓飯。”李三叔踏進門來就對着魏拾遺和魏拾歡笑道。

魏拾遺怔了一怔,隨即便笑了出來,道:“好!”然後他回頭叫魏拾歡,“拾歡出來,三叔他們來了。”李三叔摸了摸魏拾歡的腦袋,就進了門。

這個時候壓歲錢還沒有出來,魏拾遺不記得具體壓歲錢的出處了,但是他見大宋周遭目前沒有這個習俗便知道壓歲錢還沒出來,不過他還是按照現代的習俗給了魏拾歡十幾個銅板,讓她身上有點買零嘴的小錢。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