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34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了輔助戰鬥的新能力。
如果真是如此,這批新來的書生,甚至可以編入護衞隊,讓望鄉城的城防力量再次得到提高。
不過現在一切都急不得,護衞隊身但重任,納新人不可輕忽,更可況是一次
收這麼多人。
這些人剛來,哪怕以前風評不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總要先看看他們是否可再説。
不過也不能就這麼扔着不管了,別人暫且不提,寧大儒這樣有名望有德行有學問的老者,身體也不好,讓老人家跟着去種地,似乎不太合適。
但是直接開口門也不太行,規矩破壞的次數多了,就不叫規矩了。
夏琛想了想,去學校找了一趟孟先生,都是科舉進士出身的學者,兩人離得也不遠,不曉得以前有沒有。
孟先生給了夏琛一個肯定的答覆,他父親曾經跟寧大儒相識,他們一家搬到青陽縣的時候,他確實跟寧大儒通過信。
既如此,事情就簡單了,以孟先生的名義給寧大儒送了一牀厚被褥並一些糧食過去。
現在天氣雖然已經回暖,但夜間還是十分寒涼,這些東西在末前可能十分拿不出手,但在末
之後,就算是十分珍貴的禮物了。
寧大儒收到東西如何慨動容暫且不提,他們最後一批到來的尚在修養,前兩批遷移者已經開始做工了。
凡是進了內城的,沒有一個不向往內城的生活,那座高聳的城牆,能給人以無盡的安全,光是走進去,就覺得心頭的陰翳
被驅逐了一大半。
因為剛來,他們接到的活兒大多十分簡單,商鋪是他們最喜歡去的地方,每拿到的工資,換算成商鋪裏的糧食,光看一看,都覺得
子有盼頭了。
乾淨整潔的街道、整齊氣派的建築、神飽滿的行人,還有那些穿得漂漂亮亮安安心心念書的孩子,這一切一切,是他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現在,只要他們努力幹活,用不了太久就能攢夠貢獻值也過上這樣的子,哪個敢懈怠?!
每一批新來的外城居民,在進城之後工作熱情都會陡然拔高到一個極高的水平,夏琛以及其他行政管理人員都已經習慣了,並沒有放在心上,依舊按照原定計劃忙建設。
不過多的這些人手確實是幫了大忙,不再處處人手短缺捉襟見肘,各辦事處的管理人員臉上也都消去愁容帶上了笑。
嚐了甜頭,夏琛恨不能外出的搜尋小隊能再挖一個基地回來,不過這種事可遇不可求,之後搜尋隊雖然零零散散也帶了一些民回來,但人數都很少,幾個十幾個的,最多的一次也才三十多個。
若是寧大儒等人沒來,這就是很不少了,但是一對比這千人規模,小几十就不夠看了。
不過仔細想想,新來的人口需要緩慢收同化,考察品
提高城市認同
,再來一大批反而會加重負擔,他也就慢慢釋然了。
待到這批人裏第一個攢夠貢獻值拿到內城户口本的人出現,望鄉城也來了遠行的歸人。
第184章第一個得到內城户口的人是安信厚。
異人的身體素質本就超出平常人一截,哪怕是普通的勞力活動,都能選擇更重的活兒,賺取更高的貢獻值。
更可況安信厚的異能還是植物系,在大家夥兒忙着開荒種田的時候,他這能力簡直是得天獨厚。
賺足了貢獻值之後,安信厚將本次准入機會,讓給了老師寧大儒,老先生年紀大了,一直住簡陋的茅草房身子受不住。
正好在他進城之前,一棟新的宿舍樓蓋好,建築工人練了,再做這些活兒就快得很,而且這時候的天氣,可比那大風天好乾事兒多了。
老先生腿腳沒年輕人利索,在一樓租了個雙人間的牀位,現在屋子裏只他一個人,也就是相當於單間了。
他進城那,去領户口簿,夏琛在行政廳見了他一面,老先生滿懷
慨,不住口的誇他。
跟他一起來的林宜民還有另幾個學生,當即臉尷尬,偷偷打量夏琛,生怕他會覺得不滿。
畢竟現在已經不是末前了,那會兒老先生德高望重,誇獎一個小輩自然是好事。
但是現在夏琛是一城之主,寧大儒只是個普通老人,還在他手底下討生活,再用那種長輩誇獎小輩的口氣説話,心眼兒小的就該有芥蒂了。
夏琛微微頷首,含笑領受,老先生是真覺得他幹得好,庇護了一方百姓,當然不會介意,反而客客氣氣問他,願不願意在學校當個先生。
因為現在危險的大環境,學校的課程跟以往相比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那些舊典籍雖然被好好保存了起來,但是現在學生們學習的更多的是方便生活的技能。
他知道,有的孩子其實更擅長一些文學方面的東西,但是沒辦法,他們首先要學着怎麼提高自己的生存幾率,才能考慮這些現在只能當作興趣來學習的知識。
然而寧大儒等人的到來,讓他看到另一個方向,這批書生有輔助戰鬥的能力,而且他們的能力跟異人那種完全靠運氣的隨機能力來源不同,是可以靠培養學習得到。
這讓他心中升起一絲絲野望,書生們有一天會老去會受傷會死亡,但是如果培養出來接班人,那文氣便可薪火相傳,永遠庇護着這座城市。
寧大儒喜出望外,連學校的薪資都沒問,便一口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