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福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張楊想了想道:“這地方大着呢,墳地選址也是有講究的,得請個會看風水的人來看看才成…還是等年底吧,那時,説不定老師會回來,老師是懂些陰陽五行風水的,請他老人家幫着瞧了,也省得張揚得人人都知道了。”槐子狐疑地問道:“夫子怎會來這,他老人家不是忙得很麼?”張楊湊到他耳邊低聲説了一番話。
槐子眼中爆出粲然神采,失聲問道:“這是…真的?”張楊微笑點頭道:“自然是真的。你們趁早也要做些準備,到時怕要花些銀子。不可跟人説,就跟青木哥和村長商量吧,這些都是夫子近人。”槐子笑道:“若真能辦成這事,花再多銀子也值當。這事你就放心好了,
給哥哥。”兩人説笑着從林中出來,槐子神
十分〖興〗奮,見了眾人,招呼他們收拾傢伙,挑了魚蝦和剩下的桃子回家。
花菊還在詫異地問黑皮,為何這裏有這麼多烏龜。
槐子就對她解釋道:“當初挖這山塘的時候,這山崖底下原本就有個深潭的,還不到半畝地大,也就兩三分地大小的樣子,水清幽幽的。我們就沒管它。在這邊挖了兩畝地的山塘出來,又跟那深潭接通了,連成一片。如今想來,這山就在那深潭裏面,那些烏龜早就住在這了,説不定住了幾百年哩。”花菊恍然大悟,四處一望,湊到槐子跟前神秘兮兮地説道:“槐子哥,我覺得這地兒是塊寶地呀!咱們…”她本是故作神秘地開玩笑的,卻説得槐子心裏一跳,慌忙握了她手,在手心使勁捏了捏,令她不要再説。
菊花心裏奇怪,卻停住話頭。不再往下説,又見他對跟來的下人説道:“這裏有烏龜的事,就不要對外説了。你們也見了剛才那老龜,那不是一般的大。怕是有些來歷的。你們誰要是不忌諱,回頭惹了麻煩上身,甭説我沒提醒你們。”眾人都道,誰有那樣大膽子,不要命了差不多,要是貪小利,讓家裏倒黴的話。那時真得哭了。
又有人悄悄地説道,清南村這些年發了,比周圍村莊都興旺,説不定就是那年放了那老龜的緣故,又因為這老龜當時村長説好了送給太太的,是太太親口説放了它,所以張家和鄭家最發達,還出了個進士。
眾人恍然大悟。連聲説是這麼回事。
花菊跟槐子聽他們居然把這事這麼給圓乎起來了,真是佩服的要死。這想象力還真不是一般的豐富,只是委屈了張楊。人家十年寒窗苦讀,如今功勞都歸到這老烏**上去了。
槐子心道這樣也好,省得他們到處亂説,讓人知道這裏有許多烏龜,不定惹出什麼事來。
小葱、板栗和葫蘆等人已經聽説過一遍當年的事了,可是當年起魚塘的時候,何氏並不在場,也是事後聽人説的,因此,他們就纏住槐子跟花菊。要他們詳細地説説當時的情形。
槐子聽了,先温柔地瞧了眼花菊,想起那會兒她還不大理會自己,他可是憋足了勁想在圓塘裏捉只烏龜和老鱉,好送給她的,卻被趙大嘴搶先找到了。送到她面前。他當時可是羨慕的要死,只恨那隻烏龜不是自己捉到的。
他一邊回憶一邊跟娃兒們説着,惹得他們笑聲連連。
張楊也十分高興,跟一幫妾邊走邊説鄉村的各種趣事,也是逗得她們嬌笑不斷。
何氏看着山道上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女,牽了一長串,心裏十分喜悦。
就聽走在前邊的板栗高聲唱道:“我得意地笑,又得意地笑,笑看紅塵人不老…”張楊笑道:“你這是啥腔調?跟誰學的?”花菊猛瞪兒子,大有你敢説是娘唱的,晚上要你好看的意思。
板栗卻笑眯眯地回道:“心裏高興,隨口就唱了唄!小叔真是的,鄉野俚語也沒聽過?”張楊道:“鄉野小調也聽過不少,就沒聽過你這樣的。”曹氏微笑道:“曲詞雖然直白,卻透着率、灑
之意,倒有些意思。板栗,你從何處聽來的?”板栗道:“不記得了,小嬸嬸。”回到家,一個一個都累得很,狼
虎嚥地吃了晚飯,花菊忙忙地分派人將桃子洗淨晾着,只等明天挖核煮了好曬的。
院子裏點了燈籠,照得一片黃光,丫頭小子們都被使喚得飛奔不停,來來往往地忙着笑着,將所有的竹匾、篩子、簸箕都搬出來用上了。
曹氏等人雖然累得很,卻捨不得去睡,忍不住用手抄起竹匾裏的桃子,笑着説明要早些起來做桃幹。
花菊覺得她們就跟城裏人下鄉度假一樣,被起了興趣。於是對曹氏道:“弟妹還是早些去睡吧,今兒可是累了一天了,只怕腿腳有些受不住,該燒了熱水泡個腳,再讓蘭兒幫你
才好,不然明天連站也不穩當了。”曹氏點點頭,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不知為何,身上也覺得累,卻不想去睡。”花菊微笑道:“反正明天也是要忙的,歇息好了才能幹活嘛!”曹氏便帶着幾女回到三進的院子,卻見張楊已經在燈下奮筆疾書,只有**在身邊伺候着。
她神微窘,輕喚了聲“老爺”張楊見她回來了,揮手讓**退下,然後含笑對她道:“我説你們那好
神,走了一天,倒還支持得住,吃了飯還不歇着,還要瞧熱鬧。”曹氏一邊挽起袖子幫他磨墨,一邊問道:“老爺還要寫?”張楊點頭道:“還有些時候。竹妹先去洗漱歇息,我回頭就來。”待曹氏去洗浴後,張楊繼續提筆疾書,一時又停筆思索,寫寫想想,直到曹氏洗漱完畢,回來又陪他靜坐了好一會,他才猛然驚覺。見
子小腦袋直點。忙放下筆,將那一沓稿紙整理了一番,放入一個木箱中,方去簡單洗過歇息不提。
前院東廂。等山芋睡着後,槐子跟花菊説了想要遷祖墳的事。
花菊覺得有些門,她是不懂風水的,半信半疑地問道:“槐子哥,你覺得那兒真好?要是在那蓋了別院,又把墳地
過去,想起來有點…有點那個不對勁哩!你想啊。家門口有好幾個墳包,就算是祖宗的,那也…那不是整天都要恭恭敬敬的,不敢説笑了?”槐子瞅了她一眼,道:“啥叫不對勁?別瞎説!你不也覺得那兒好麼?”花菊笑道:“我那會兒是跟你開玩笑哩,你當真了?不過,要是那山谷風水真的好,咱把祖墳遷進去。會不會從此張家平步青雲、家族興旺三百年哩?”她前世傳奇小説看了不少,難免yy起來。
槐子雖然信風水,也很重視祖墳的埋葬。但還是被花菊的話給噎着了,哭笑不得地白了她一眼道:“你就做夢吧!有工夫想那長遠的事,還不如把兒子閨女給教好,先興旺個三十年還比較穩妥。”花菊也覺自己可笑,便點點頭,可是又被勾起了獵奇搜怪的興趣,拽着槐子胡扯了一通,猜想那老龜的來歷,這山谷底下會不會埋了好東西,那山裏會不會另有乾坤。按風水學問來看,這山谷會是怎樣一種地形,能聚運氣還是別的啥等等,直説得口乾舌燥。
槐子滿臉黑線地瞧着媳婦,見她端起牀頭矮櫃上的茶杯喝了。水,似乎意猶未盡。還想再説的樣子,忙箍住她身,往下躺倒,一邊道:“再不睡,瞧你明早起得來?別想那有的沒的,我跟你説個正經的事:咱派個人試試養蜂如何?你不也説過麼,要是能養成了,也不説賣錢了,好歹家裏不缺蜂
吃了。娃們都喜歡吃蜂
的。”花菊惋惜地説道:“我當然想了,怕是不容易哩。不過試試也不要緊。當初,你剛種木耳的時候,一年也收不到十幾斤,後來能收幾十斤。種了五六年,不也摸出了些門道?”槐子點頭笑道:“我如今很喜歡做這些。嘗試一樣東西,然後做成了,變出錢來,呵呵,那時候心裏真高興。”他暢想着一罐一罐的蜂
從張家搬出去的情形,想到高興的地方,剛要低頭跟花菊説話,卻發現她已經睡着了,於是微笑搖頭,輕輕下牀吹了燭火,也睡下了。
次,花菊本想召集佃户的媳婦來幫忙做桃乾的,見家裏這一幫人興趣十足,便不再客氣,將人都安排了事情,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
在二門外搭了幾個土灶,支上大鍋,讓黃麥帶着兩個小子燒火煮桃子;櫻桃則帶着丫頭們挖桃核;花菊和曹氏等人則給桃子配料,再檢查煮得火候,覺得差不多了,就盛起來瀝乾水,攤在陽光下暴曬,曬得半乾再收起來陰晾。
這麼忙了兩天,才將那些桃子收拾完。張槐兄弟已經去了田裏,安排早稻收割去了。
這麼忙忙碌碌的,倏忽二十多天就過去了,張楊要動身去任上。
何氏很捨不得南瓜,可又不好讓他留下的,只得叮囑了曹氏一堆的話,然後念念不捨地送他們出門。
張楊跟槐子青木在書房裏嘀咕老半天才出來,然後含笑對張大栓和何氏道:“爹,娘!三元縣離這也不是很遠,兒子會常常讓人送信回來的。等我安頓好了,年底接爹跟娘過去團聚。”曹氏帶着四女向公婆哥嫂拜別。
她們眼裏有不捨,卻已經恢復了原本的模樣,彷彿這些子的率
真情不過是一場夢,又或者跟花菊前世那些上班簇一樣,週末出去度假,回來後收拾身心,換一副面貌上班見人。
短時離紅塵之外的歡悦,總是令人留戀的。也許她們一直住在這裏,
子久了,失去那份新鮮,還是會跟從前一樣,但這些
子卻已經在記憶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吳姨娘面最是淡然,柳姨娘也恢復了清高,高姨娘摸着臉頰惋惜地説道:“昨兒照鏡子,曬黑了不少,要養好些
子才能恢復呢!”只有黃姨娘眼淚汪汪地不捨得走,她覺得在這過得快活,就想留下來。可是,就算她天真,也不敢提出這個要求。
花菊望着那遠去的馬車,心下鬆了口氣,等自己的兒女長大了,也是這麼大一家子人,那可真是煩死了。嗯,早早地把他們分開單過,她才不要搞什麼幾代同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