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葫蘆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槐子是不能進房的,他叮囑花菊將小娃抱出來讓他瞧瞧花菊笑着答應了。進了房間,她將手裏的籃子
給楊氏,笑道:“娘,這是燉好的雞湯,我沒放鹽哩。”説完自去看小侄兒。
楊氏笑眯眯地將那瓦罐子搬出來,擱在牀前的圓桌上,揭開蓋,濃郁的香味飄滿屋子,她一邊幫劉雲嵐舀湯一邊看着兒子和閨女樂。
青木正跟花菊炫耀那紅通通的小不點,花菊則驚歎不已——那眉眼的確好似跟青木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她佩服地對劉雲嵐道:“嫂子,你可真厲害,這麼快就生了。我瞧你臉也還好。”劉雲嵐喜悦地瞧着襁褓中的兒子説道:“都是你那六個雞蛋得了力,我才有勁兒。”花菊剛要説話,就聽槐子在外面忍住叫了起來:“花菊,快把寶寶抱出來讓我瞧瞧!”花菊和青木都笑了,這時何氏過來道:“我來,你們沒抱過這小
娃的,不會抱。”花菊聽了鬆了口氣,她還真不敢抱哩,那小娃兒軟綿綿的,讓人無法使勁。
楊氏出來見幾人圍着何氏評論那娃兒長得如何像青木,樂呵呵地嘴道:“不但模樣像,連脾氣都像哩,比他爹小時候還要悶,除了剛生下來那會兒哭了一聲,一直到現在也沒聽見他吭聲,乖得很!”花菊和張槐聽了對視一眼,一齊喊道:“葫蘆!”
“哈哈哈…”兩人喊完大笑。
青木聽了不樂意地説道:“這才一天哩,哪裏就曉得他是個啥脾氣了?再等些子,看看再説。我還是覺得叫‘板栗,好一些。我小時候雖然悶,可我如今也不算悶吧?比葫蘆可好多了。
楊氏見自己明明是誇孫子的好話,卻讓他們想到葫蘆上去了,她也不大樂意小孫子跟葫蘆似的,聽了青木的話,忙道:“青木説得對這才一天哩,再瞧瞧,説不定明兒就哭了哩?”花菊見娘和哥哥不情願的樣子,越發笑得前俯後仰好一會才止住,又跟娘細細解釋了一通,説這些名兒都好得很,重要的是對脾氣就討喜。
但是,任她如何解釋,連鄭長河在內,都説鄭家的長孫不能叫葫蘆——這名兒太沒出息了。他們都覺得叫板慄更好一點再不然的話,叫山芋也成——結實啊。
可是,似乎鄭家長孫自個對這名兒十分滿意,接下來的子裏,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他跟“葫蘆”這個名字是如何的匹配:那真是吃了睡,睡了吃,拉了屎
頂多皺皺小眉頭、咧咧嘴,連咿呀聲也不屑發不要以為人家是啞巴人家也是會叫的。
有一天,青木見他這些子實在太安靜了,心裏覺得不踏實偏花菊又在一旁湊趣,説“取小名兒要對脾氣”啥的,他一着急,就捏了兒子小
股一把。
大概把他給捏疼了,立即驚天動地地嚎哭起來,喜得青木轉頭對着花菊大聲嚷道:“你瞧,他哭了!寶寶哭了哩!”可是緊跟着他就傻眼,只見劉雲嵐一邊瞪他,一邊心疼地抱過兒子,開衣襟將**往那小子嘴裏一
,那哭聲立馬就止住了,連個尾音也沒有留下。
她摩挲着兒子的小股,嘴裏唸叨道:“你爹不是好人,你姑姑也不是好人,專門就想瞧人家的笑話。寶寶不哭不鬧多聽話,旁人家的娃都比不上我寶寶聽話哩。娘真是好福氣,生了這樣聽話的寶寶,晚上睡覺也不吵鬧!青木,依我説,叫啥小名兒都不要緊,板栗跟葫蘆也差不多哩。”花菊在一旁看着哥哥不停變化的臉
,笑得直不起
來,後來乾脆一
股坐到踏板上,伏在牀沿笑得雙肩抖動。
青木垂頭喪氣地説道:“就叫葫蘆吧——還有比這更合適的麼花菊好容易止住笑,才對他説道:“哥,爹孃不樂意還可以説他們不懂,你咋也講究這些哩?這不過就是個寓意罷了。要説葫蘆這名兒聽起來是有些不雅,但你該明白大雅若俗的道理。寶寶要真跟葫蘆似的,你也不必替他擔心,未必能言善辯的人就一定是好的——還有言多必失這一説哩。他好不好,還得看心,往後也得靠你教好他。”青木聽了笑道:“我也想通了,就叫葫蘆吧。他要是能大智若愚的話就更好了。”鄭長河聽説此事後,也道:“既然我孫子一定要當葫蘆,那就叫葫蘆吧。葫蘆好啊,比黃豆和板栗大多了,還能當水瓢用——誰也別想把它摁沉水,往後咱大孫子肯定比劉三順那小子還會划水。”他的一番解釋又讓花菊等人笑了半天。
讓人意外的是劉富貴兩口子來看閨女和外孫,聽了這個小名大為歡喜,他高聲笑道:“那些整天呱啦呱啦不停説話的人有啥好?老話説得好‘滿罐子水不響半罐子水晃像我外孫這樣不聲不響的,跟他爹一樣,才…才…”他時想不出合適的詞來,只得傻笑。
花菊忙接道:“才有深沉的魅力!”
“對!就是深沉的魅力!”劉富貴一拍大腿,表示自己對這説法十分贊同,至於“深沉的魅力”是個啥意思,他不用明白,外孫姑姑説的,總錯不了,肯定不能貶低外孫就是了。
鄭長河聽了笑得合不攏嘴,覺得這話太讓他舒心了。這時正是吃晌午飯的時候,他特意拉了張大栓來陪,三親家喝着老酒,閒話兒孫。
他當然覺得劉富貴説得十分在理——那可是老古話哩,但是他也不能“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不是?於是便咳嗽了一聲,十分謙虛地説道:“他小娃兒,還要經歷好些個事才能成材,嘴巴嚴一些對他自個有好處,太招搖了容易惹禍。”這會兒,他覺得孫子叫“葫蘆”真是再合適沒有了。
花菊看着這一對親家,又是好笑又是無語,心道·爹呀,你可不能説過頭話哩,回頭再添一個孫子或者外孫,是個活潑靈泛的′那時要咋將話圓回來哩?
果然張大栓就跟花菊想的一樣,心想“龍生九子,九子不同”誰曉得將來自個的孫子和孫女會不會跟小石頭兄妹一樣機靈活泛,那時要咋説哩?
於是忙嘴道:“小娃兒甭管他是啥樣的,只要心
好、人踏實,就都討人喜。青木媳婦第二胎説不定就養個機靈活泛的哩。”鄭長河一想·對呀,別説青木媳婦了,就是花菊,也算乖巧伶俐,槐子
格也比青木
朗,回頭養出來的外孫要是個聰明機靈的,自己可不能這麼説話。
於是,他急忙補救道:“這話在理。他大舅家的來喜·多討人喜的一個娃,劉大胖子那麼實在的一個人,對這個女婿也滿意的不得了·可見人還是要心脾氣好才成。”劉富貴就算後知後覺,此刻也反應過來了,跟着附和兩人的話。惹得青木、花菊和槐子又一陣猛笑。
鄭家添了長孫,整天洋溢着歡笑,連帶着張家也是喜氣洋洋的,花菊總是在兩家之間跑來跑去,幫着楊氏洗呀燒呀忙個不停。
葫蘆的降生,對於黃眼兒來説,卻是苦難
。那
他在清南村捱了一頓毒打回去之後,在李縣令跟前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清南村的人是如何的不遵縣令大人的命令·如何的狡詐推
等等,
起李縣令滿腔的怒火。
可是不等他這怒火發作出來,方家來人了。
宋掌櫃持方靖宇的拜帖,拜見了李縣令,很客氣地對他説道:“本來大人如何治理轄地,旁人無權指手畫腳·就算大人要收山林使用費,影響了方家的香腸作坊,方家也不敢有怨氣——想來大人從沒將方家放在眼裏。不過,東家讓我提醒大人一句話:莫要‘殺雞取卵,涸澤而漁,焚林而獵,,否則不但得不到好處,怕是連以往的税收也比不上,最後只會成全了李長風這個舉人他將成為下塘集最大的豪紳。”李縣令頓時呆住了。
他也不是蠢人,自然明白宋掌櫃的意思:要是將百姓急了,全部都將田地掛到李長風的名下,你待如何?那時候別説多加攤派了,連原來的税收也都沒了。
宋掌櫃慢條斯理地説完一套話,又輕輕地説道:“收夏税時,大人雖然加了四成,那些百姓吵鬧歸吵鬮,最後還是都了。自古‘民不與官鬥,,百姓還是很温順的。不過,要是把他們
急了······呵呵!不説大人也知道會有什麼後果。這個時候,大人可要擦亮眼睛,不要為小人所累啊!”李縣令心裏“咯噔”一下,一時連場面話也説不出來,眼睜睜地瞧着宋掌櫃喝了口茶,悠閒地告辭離去。
自古官商相連,方家絕不是簡單的商家,他一口氣出不來,遂將黃眼兒叫來,狠狠地打了十大板子。唬得黃眼兒大喊冤枉,不知哪裏沒做好,從清南村捱了打回來不算,又被縣令大人懲罰,這一下,幾乎半條命都沒了。
也不怪李縣令慌張,下塘集這一片方圓百來裏,何曾出過一個秀才?
窮鄉僻壤,所謂的大户人家,也不過是那些莊稼富户慢慢發展起來的,不過都是一些小鄉紳,就傲慢一些,也不是欺壓良善的人家,所以這一片就少有豪強和佃户這兩種極端的人羣。
如今,因為他的攤派舉措,卻讓李家順勢崛起,造就了一方豪強。
他後悔萬分,這麼一來,那些新增的收税名目就不了了之。此一局爭鬥,鄉民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