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皇帝的災難日:紙老虎才要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其實遇到左宗棠三個探子的這天,早上起來,黑社會無恥之徒趙闊本來心情不錯,親了皇后後,是哼着“我不是黃蓉”的小曲去前面上班當皇帝的。

昨天他召見竇文建、宦助國等大宋柱樑召開了一個小型高層會議,假定如果英法聯軍很快打下已經圍攻了9個月的瓦斯托波爾,贏取克里米亞戰爭中後,將視線轉向遠東會怎麼樣,大宋要如何在亂局中攫取最大利益,怎麼往死裏捅滿清一刀。

畢竟在趙闊這個可以的東方人的示範下,以及為了錢而侵略極強的國際商人的嚎叫聲中,英國首相兼外大臣巴麥尊已經叫囂“要對滿清提高點嗓門了。”這事討論的十分愉快,大體就是現在手握“糧贛商粵兵桂“三省據地的大宋是朝哪裏捅,是先搞死雲貴鞏固後方,還是集中鋭聯合太平天國滅了湘軍,前者是持重之策,後者則讓人心裏癢癢,只是太平天國很讓人頭疼,這羣寇,如果滅了湘軍,長江少了制衡,不定他們到哪裏去,他們雖然地盤不大,但動不動就竄數省,兔死狗烹較難。

晚上他和廢伯爵陳開打了5個小時麻將,陳開哭哭啼啼的訴苦,説他的老臉丟盡了,江湖道義靠不住,和鴉片張、何博都疏遠了;兒子沒臉呆下去了,在皇帝的“關懷下“跑去法國當留學遊官了----趙闊嘴上安,心裏卻得意的很。

那製造局罪己詔沉重打擊了天地會聲望,本來他們就是對抗滿清官吏盤剝才產生的羣體組織,有點黑對黑的意思,滿清不也是個靠拳頭的大黑社會嘛,趙闊不想這種有信仰的組織壯大,威脅他的權力,而且他們是建立在手工業行會本質上的。不利於商業發展----你不加入天地會,就有人晚上砸你店;你加入天地會,晚上去砸競爭者地店。這鬼***能做起商業來啊。

結果罪己詔一發,天地會聲望下降很大,而且因為幾個混得不錯的大佬對昔老大地兒子見死不救,勢力很大的佛山系天地會內部產生了裂痕,當然朱白頭賺了一筆江湖聲望,但趙闊肯定這小子要被記在歷史的黑賬上---某想徇私枉法啊,不過在歷史上。這屬下的羞恥襯托的是他大公無私的偉大。

加上大宋不槍械(因為有洋人在,也不了),幫會作用和威脅減小,以及洋教的傳播,天地會規模在縮小。

所以昨天是開心地一天,趙闊乘着昨天的東風,開始了今天的皇帝工作。

但上午要見的兩個傢伙都不是好對付的。

這是他的煩心事。

最近大宋是成功不斷。戰爭以及商業和工業。但趙闊憑藉超越百年地眼光也“鋭”地覺察到了危險。

這危險就是從農耕社會和工業社會之間地那道牆。

這道牆需要地是血。對趙闊而言則是對某些人又一次地背叛。趙闊作為一個詐之徒。對“背叛”是不怕地。他利用完太平天國就背叛洪秀全。利用完天地會大起義就背叛天地會。利用完海盜救出小刀會就馬上翻臉大殺。但現在這個要背叛地羣體卻很不好惹。

近些子。他清楚海京等幾個貿易繁榮地城市開始出現物價越來越貴地現象了。

這玩意。就是通貨膨脹。但趙闊明白這是怎麼來地。

銀子進來太多。海宋財政是入超。

他在龐大的鴉片貿易中通過壟斷內銷和走私滿清中,大賺一筆,這相當於收過手轉運費,是把過去滿清走私和官吏貪污的成本拿過來了;從茶葉等農產品出口中又賺一筆,這是咸豐“哥們”原來的私人錢袋,現在歸他了;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地英法貸款進來,這些錢當然不是白給的,是用他不得不給洋人控制的海關税收做抵押的。這就相當於後世分期付款購物。你每月拿5000,但你馬上到手一套100萬的房子。這在頭幾年,就是大筆銀子進來。

問題是這些海一樣的銀子是怎麼朝海宋各類人羣分配的。

最大的開銷當然是軍隊,大量的軍火購買,肥了西洋軍火商,但軍人們也拿到了大筆地兵餉,因為趙闊抬高軍人地位,是滿清罕見地,相當於湘軍那種高薪的軍隊,軍官和軍人靠賣命都有錢了;其次就是鍾家良(鴉片內銷)、何六(內陸走私、運輸)、何博(海上走私、運輸)、周開源(布商)、鄭氏兄弟(軍火)等這種他扶持地產業主,肯定暴有錢;以及各類在洋宋貿易鏈條上的做中轉或者零售的小商人。

隨後就是各種出賣勞動力的工人:比如槍械廠的工人、修路的苦力、修建工廠和煤礦、鍊鐵廠的苦力、海宋多如海沙般的商船上的水手。

最後就是從海宋輻輳的商業貿易中分一杯羹的服務行業和洋行商行職員;很明顯,唯一無法受益的就是農民。

因為這些資本都投向了商業和工業!

一個工人,哪怕是學徒,賺得也比農民耕地多多了。

公元1855年耕地和公元前1855年耕地沒什麼區別,農民就是和土地栓在一起,不能從工業和商業中分一杯羹,他們不是生意,而是一種生活。而且農民耕地效率受到滿清盤剝等玩意的抑制,要不怎麼會有地主和佃農的區別?農民能耕的土地遠遠大於他們擁有的土地!比如地主買得起耕牛什麼的,他的土地效率可以更高。

這樣來看,趙闊到自己很快就會面臨一個巨大而恐怖的問題。

軍人以及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在中華農耕文明的影響下,會用賺得大量銀子去購買農民的土地,前者賺錢效率多高,這簡直好像鯊魚噬小魚一樣,會構成土地兼併。

土地兼併也沒什麼好怕的。但問題是這個地方**成地人都是農民。

一旦有這種趨勢,很快就會形成

其實已經有苗頭了,隨着大宋在南方站穩腳跟。隱隱然有王者之氣,兼之税賦和壓迫較輕,福建、湖南等滿清地區的民開始朝這邊湧動了。

“哪有那麼多地?我這裏又不是北美那種荒原!”趙闊看着那些情報,到頭皮發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