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出其不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邊正在熱鬧着,阿麗公主悄悄努了努嘴巴,道:“你瞧,這王子衿可多得意!如今只怕所有人都知道她文武雙全,是第一的名門千金了。”李未央卻是淡淡一笑,道:“個人有個人的緣法,阿麗公主又何必掛心!”阿麗公主十分驚訝,她總覺得李未央過於淡然,像是對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模樣。隨後她垂下了眸子,看到了眼前的餐桌。桌子上擺了一圈淺青的瓷盤,珍饈美味一字排開,雖是瓷器卻配了鑲有瑪瑙寶石的金碗蓋,還有一溜赤金的碟子,以及鑲玉的筷子與之相配。看起來極為豪奢,此等排場是阿麗公主從未見過的。

看阿麗公主讚歎的神,李未央笑道:“這一任陛下已經不算奢侈了,聽説在先帝的那時候,每逢宴會便要點上三三夜的煙火,還要在宮中廣場前擺上水席,每次離席的時候燭油都了一地。”阿麗公主輕輕蹙起了眉頭:“這樣奢侈又有什麼好處?只是費民脂民膏罷了。”李未央倒沒想到阿麗公主能夠説出這樣的話,她看着對方,神讚許:“若是將來的皇帝也能像你這樣想,那天下百姓就有福了。”阿麗看了一眼太子的方向:“可惜我瞧如今這位太子的豪奢程度比當今陛下有過之而無不及,若是有一天他當了皇帝,還不知道要把這排場擺到什麼地步!”李未央聽了此言,笑容更深,她輕聲地道:“凡事沒有絕對,你看他起高樓,卻看不到什麼時候這高樓土崩瓦解,誰能知道今後咱們又能遇到什麼?”阿麗公主不由若有所思道:“嘉兒,我一直看不透你的心思。你像是在支持着靜王,可從頭到尾你對他總是淡淡的,難道你真要看着太子登基?縱然我不懂朝政,也知道這對郭家不是什麼好事!”李未央輕輕一笑,神柔和地道:“阿麗公主,不管是太子還是靜王,他們爭奪皇位都沒有是非善惡之分,誰做皇帝對我又有什麼區別。雖然靜王與郭家有血緣之親,但不管是父母親還是我,誰也沒有提出要站在靜王一邊。他們要爭、要鬥、要搶,就讓他們去吧,咱們在一旁靜靜看着就好。”她話説到這裏,卻有半截沒有説完。太子與靜王之鬥恐怕只是表面上的,背後仍有無數虎視眈眈的人覬覦着那一把龍椅,皇帝一心想着要元烈繼位,恐怕沒有這麼容易!

此時宮女們魚貫而入,手中捧着金托盤,端着杏仁佛手、香酥蘋果、翡翠雞絲、晶瑩肘花、八寶野鴨、佛手金卷、炒墨魚絲…全都是心烹製的佳餚,擺了滿滿的一桌子。席間更有美麗的舞姬前來表演,鶯聲燕舞,十分熱鬧,一派太平盛世景象!

就在此時,一個藍衣太監上殿,恭聲稟報道:“陛下,大曆使者求見。”眾人同時噤聲,皇帝目光一冷,慢慢地道:“讓他上殿來吧。”一時之間,舞姬們輕輕退下,樂師也停了演奏,幾百雙眼睛都注視着大殿的入口,不一會兒,就瞧見一個紅袍官員快步地走了上來。

李未央一眼認出此人就是當年拓跋玉身邊一個十分信賴的幕僚,謝康。只不過當年這謝康只是七皇子府上的一屆寒士。如今,他卻已經是禮部尚書了,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也不過如此。

謝尚書走到皇上的面前,躬身行禮,道:“參見越西皇帝陛下,我奉我朝陛下的旨意特意帶來一份禮物,恭祝陛下大壽。”他説着,身軀卻不自覺顫抖了一下,神有些異樣,顯然對這一次出使心懷忐忑和恐懼。

李未央看了這謝尚書一眼,眉心輕輕一擰,阿麗公主低聲道:“怎麼回事?”在剎那之間,李未央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果然,等到那禮盒打開,眾人輕呼一聲,紅的錦盒裏面,靜靜躺着一隻大雁,翅膀低垂着遮住頭頸,已然失去了呼成為一個標本,看起來十分可憐。

這一幕震驚了眾人,立刻有人怒髮衝冠,起身呵斥道:“大膽!你大曆皇帝究竟什麼意思,竟然敢送這樣的禮物來觸陛下的黴頭?”鴻雁乃是永結同好之意,一般國家之間建,送來的眾多禮物中便有大雁作為象徵。可是現在這大曆的皇帝送來的確是一隻死雁,這擺明就是要皇帝難堪的,難怪這謝尚書一副惶恐的模樣,他的君主此次送來的禮物分明是要徹底斷,甚至當眾羞辱越西皇族。

越西皇帝畔旋即漾出一絲冷笑,他的目光之中更有一種肅穆的怒意,最終角一牽,憤怒明明白白:“一個頭小子,股還沒坐穩皇位竟然敢當眾挑釁,真是好大的膽子!”拓跋玉按照輩分來算比越西皇帝還要矮上一輩,可是他今竟然敢送上這樣的壽禮,擺明了是不將皇帝放在眼中的。更別提這些子以來兩國之間的關係早已經降到了冰點,若是拓跋玉當真送了厚禮還能有所緩和,偏偏他竟然送了一隻死雁!謝尚書滿面是汗,他也想要強撐着強大的外表,卻偏偏從心底深深到一種恐懼,不由聲音低了三分道:“陛下,禮物送到,請恕微臣告退。”説着,他便轉身要離開,太子已然冷笑一聲,怒道:“還不攔住他!”立刻便有護衞攔在了殿門口,謝尚書回過頭來,明明臉部的肌都在顫抖,卻還是大笑一聲道:“越西是泱泱大國,當有大國之威!兩國戰尚且不斬來使,等何況…我、我是奉我朝皇帝的命令送來禮盒而已,若是陛下因此而怪罪我一介小小的官員。那全天下的人都要笑話陛下沒有寬容之心,實在是失了大國君主的氣度!”他這話一出,分明就是在告訴所有人。若是越西皇帝要殺他,那就是犯了兩國相爭不斬來使的舊例,而且還會惹人笑話。

所有人的臉都變得很難看,他們沒有想到這大曆皇帝還沒坐穩龍椅,第一件事就是派人來示威。雖然之前越西已經驅逐了大曆的客商,可兩國之間至少沒有興起戰火。眼下看來,這一場戰火是再難避免的了。

太子冷笑一聲:“今是我父皇壽筵,普天同慶的子,你竟然敢送上這樣的禮物,分明是在故意挑釁!在這種情況下,縱然殺了你又有什麼不可以?故意放縱你才會叫人笑話我越西無人!”他剛要命人將謝尚書拿下,卻突然聽見越西皇帝揚起手道:“不必了,放他離去吧。”眾人望着皇帝,都十分驚訝,動不動殺人如同砍瓜切菜一般的人,怎麼變得這麼仁慈。

李未央卻是輕輕搖了搖頭,兩個國家之間的爭鬥必然體現在軍事之上,而不是體現在斬殺一個區區的使者,不管這個使者是多麼的狂妄無理,你若殺了他就已經失去了大國之威,這本身就是極為不利的,謝尚書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才悄悄退了下去。

太子蹙了蹙眉頭,出有些不悦的神情。可是裴後是微微一笑,低下頭去輕輕舉起一個酒杯啜了一口,神悠然。

皇帝目送着那大曆使者離去,高聲道:“朕自繼位以來,一直致力於弘揚我太祖皇帝的盛德,告父皇先帝,自詡也是一個英明之君。雖然這些年來時運不佳,年年遇到天災**,但朕仍盡心盡力做好這個君主。可惜偏偏鄰國不安,蠢蠢動。剛剛朕接到密報,奏稱大曆在邊關之外陳兵列將,構築營寨,似有進攻的意圖。剛才那剛剛登基的大曆皇帝竟然又送來了死雁挑釁!今借這個機會,朕與諸位臣公共同商議,是否要降旨出兵大曆,先發制人,保我社稷安危!”聽到這樣的説法,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一時無人啓奏,出現了冷場,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大曆的一次出使,竟然會讓皇帝有大興戰事的意圖,甚至還主動提了出來。

裴後面上出淡淡微笑,不動聲之間將所有人的神情收進眼底。

皇帝見許久眾人都是目瞪口呆,不由突然改變了原本説話的語調,語氣裏有一絲詭異的親切:“諸位大臣有什麼建議不妨當庭直奏,朕有言在先,言者無罪,朕自然會虛己納諫,擇善而從!你們不必有任何顧忌,直言無妨!”眾人紛紛對視一眼,皇帝突然起了興兵的意思,這到底是在試探,還是另有他意?

太子眉頭皺得死緊,雖然剛才皇帝放過那個使者,但卻並不表明他不會憤怒。尤其是那使者當眾羞辱越西送來這樣一隻死雁,按照父皇的情,必定是壓抑了極端的怒火,想必他要出戰一事是真的了。

裴皇后的目光在皇帝面上輕輕掠過,出一種温柔美麗的笑容,只是眼睛卻是毫無温度的。

皇帝見還是沒人開口,不由微沉了聲音道:“若是今次在這個宴會之上你們不説,背地裏卻竊竊私語,一旦讓朕查之,只有以欺君之罪處治了!”他的話音剛落,兵部尚書已經站起身來,就在剛才裴後已然看了他一眼,兵部尚書立刻會意,大聲道:“陛下,微臣有話要説!”皇帝自然問道:“你有什麼要説的?”兵部尚書對於軍事情況十分悉,跪在那裏大聲奏道:“微臣以為我國此事不宜用兵。正如陛下方才寓意所示,近十年來我國躲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省份遭受天災,或是水患或是乾旱,百姓們都要靠朝廷救濟生活,還有個別省份出現謀逆需要軍隊平定,可以説天災**已經嚴重損耗了我國的國力,也影響到了朝廷的軍心和士氣。若是在此時對大曆開戰,以現在軍隊的情況,速戰速決並不可能。而若持久地打下去,又需要大批的糧草、軍餉以及士兵。一旦供給不足,一則對戰爭不利,二則民心思變。因此臣斗膽薦君,不可出兵!”皇帝聽着眉心微微一蹙,似有隱隱怒意,兵部尚書心頭一跳,可是他剛才已經接到皇后的眼神示意,這些話他非説不可。

他的話剛剛説完,就聽見鎮東將軍王瓊率先道:“兵部尚書此言差矣,既然大曆已然屯兵邊境,咱們還要坐視不理的話,豈不是對邊境的百姓不負責任。一旦他們大舉興兵,恐怕就會引起無窮的戰火。若不早做準備,必定使無數百姓受害,你又怎能考慮到糧草、軍餉就將百姓至於水深火熱的邊緣?糧草、軍餉和兵員不夠大可以想方設法招募,若是不肯為百姓着想,要你六部何用!”聽到他這樣説,齊國公也站起身來,高聲道:“陛下,大曆皇帝剛剛繼位,如今正是迫不急待的想要轉移他國內的矛盾,最好的法子就是向鄰國興兵!他和大周之間的勾結早以有之,這一次必定想要藉着這一隻死雁來怒陛下。依微臣看,雖不宜立即興兵,卻應當早做準備才是!不要等大軍壓境再去籌備糧草,那才是真正將百姓推向水火之中。”李未央看了這兩人一眼,卻是點了點頭。王家和郭家不知不覺已經擰成了一股勢力,眾人都能夠看得出來齊國公和鎮東將軍的意思分明是一致的。但是人們心中也不免疑惑,鎮東將軍損失了兩個愛子,一切都和郭家有不可推託的關係,為什麼這兩家人還能走到一起去呢?

裴後的目光變得冰冷,原本按照她的計劃,郭家和裴家必定反目成仇,勢如水火。可是因為太子一而再而三的失策,又因為李未央和王子衿的攪局,使得這一齣戲沒能順利的演下去,反倒促使這兩個家族併到了一起。也罷,橫豎這兩家中能夠引起她關注的也不過就是李未央一人而已,其他的人她還不放在眼裏。縱使擰成一股繩,又能如何?唯一需要顧忌的是兩家的軍隊數量又大大的提升了。擁有軍權這可是最要命的事,她想到這裏,眸光變得更加陰冷了。

兵部尚書一開口,太子立刻明悟了裴後的意思,馬上不動聲地向工部尚書示意,工部尚書立刻起身奏道:“陛下,微臣也贊同兵部尚書所言,數年之內暫不宜對大曆用兵!方才鎮東將軍和齊國公説的沒有錯。為防大曆有興兵的可能,陛下當囑咐邊關將士多加防備就是,可微臣卻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做戰爭的準備。既然齊國公也知道那大曆的皇帝是剛剛登上帝位,年輕氣盛,所以他才想要向我國逞一逞威風,可見其外強中乾,沒有底氣。如今他不過送來一隻死雁罷了,並沒有什麼實質的舉動。至於陳兵邊境,最重要的目的也不過是希望我國忌憚而已。若説真的大舉興兵,他本沒有那個實力!咱們又何必杯弓蛇影,一旦大規模擴軍,豈非又會驚擾百姓?這實在不是萬民之福啊陛下!”太子站了出來,他看了皇帝一眼才高聲道:“父皇,此去越西一千多里,中間還有無數高山峻嶺、羊腸小道。大軍一旦出發,馬匹、給養、戰車等等都是問題,而且徵集士兵需要大量的開支。朝廷的撥付只怕杯水車薪,兒臣略略一想,若是對大曆用兵,光是徵兵的開支,就需要上千萬兩銀子,這筆錢沒有出處,難道要去百姓頭上搜刮?!這跟父皇一貫愛民如子的理念完全相悖,所以…大曆的確欺人太甚,可是如今的確不是興兵的最好時機。”兵部尚書説完,其他尚書也紛紛站起來符合,導致皇帝面越來越難看。

李未央的一雙眸子看向了太子,神之中掠過了一絲冷然,她知道裴後這樣安排必定還有後話,絕不僅僅是讓皇帝看到朝中幾乎一面倒的局面。果然就看到了旁邊的張御史站起身來,道:“陛下,當務之急是要將所有的大曆人驅逐出境!”皇帝皺眉道:“張御史此言何意?!朕已經下令將將所有的大曆人驅逐出去,與他們徹底斷絕往來了!”張御史突然看齊國公一眼,突然大聲道:“是,按照陛下的旨意,我國與大曆之間往來早已中斷。不過據微臣所知,時有大曆人悄悄進我邊關,與我商人換商品。另外還有一些大曆的間諜不斷出入我大都,難説不是來刺探我軍情、政務、民情的。因此微臣以為應當嚴令邊關守軍阻止大曆人入境,大都各個衙門也應該留意訪察,發現大曆人立刻予以緝拿並嚴加審訊。若是平民百姓驅逐出境,如是細當除以死刑,並且對所有收留這些細的人,定以叛國之罪,以示與大曆勢不兩立之立場!”聽到張御史這樣説,齊國公眉頭微微一皺,他只覺得似乎對方開始下絆子了。

皇帝冷聲道:“説得不錯,朕早以有言在先,將所有大曆人驅逐出境,還有誰膽敢收留便以窩藏罪論處!”聽到他這樣説,張御史立刻道:“陛下,微臣遵從陛下旨意,有要緊的事要稟報。”皇帝輕輕蹙眉道:“朕剛才已準了你的請求,還有何事?”此時他的一雙冷目在張御史面上停留片刻,他隱約察覺到裴後是要對某些人動手了,但這樣也好,他樂的看熱鬧。

張御史冷聲道:“微臣得到消息。原來微臣的舅五天前被其小妾勾結姦夫殺死在卧室,姦夫姦婦雙雙捲起金銀細軟潛逃,微臣向京兆尹報了案,並且立即發出海捕文書,讓大都附近州縣衙門都派出衙差四處設崗察訪。他們逃不出大都城門,便又偷偷地溜了回來,一路上京兆尹大人設下無數卡口,只為了抓住他們。無意之中卻讓微臣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眾人瞧着張御史都出吃驚的神情,卻聽他繼續道:“搜查的過程中,微臣的人發現原來齊國公府的馬車上有一個十分奇怪的女子,總是披着面紗,跟在國公府小姐的身後。衙差想要去詢問,卻總是被郭小姐拒之門外。不僅如此,她還對這個女子的來歷百般推託,搪以待。微臣得到消息,説這一名子正是來自大曆的細,並與郭小姐有舊。雖然郭小姐血統上是純正的越西人,可偏偏在大曆長大,容不得人不懷疑,因此微臣要請郭家解釋一番!”聽到這裏,所有人都狐疑地看向了李未央的方向。

而李未央聽了幾句,角卻漸漸上揚,果然來了,原來在這裏等着她!只怕從今天一開始的大曆使臣出現送上死雁,的皇帝發怒,再然後是眾人惺惺作態,説一番不宜宣戰的話,最後便是張御史引起眾臣對於大曆的同仇敵愾,使得皇帝同意將收留大曆人的舉動定為謀逆罪,一步一步引着她李未央走入圈套。看似尋常,卻是步步心機。對方料定了她一定會收留蓮妃,也料定了她一定會保護這個女子。因為對方知道她太多的秘密,她無論如何也不會放任蓮妃落在敵人的手裏,所以這樣的一種保護也就成了對方攻擊她的理由。

皇帝看向了李未央,那目光之中絲絲縷縷的冰寒向她橫掃過來。

李未央的微笑若有似無,那平靜淡漠的眼波並無漣漪。

皇帝轉頭,冷聲道:“齊國公,有人告你府上收留了大曆的細,你又有何話可説?”齊國公連忙起身向皇帝行禮,道:“陛下,此乃誣告,微臣怎敢做出此事呢?”皇帝冷冷一笑,看向張御史道:“你可何證據能夠讓齊國公心服口服?”張御史立刻道:“回稟陛下,微臣有證據。”

“哦,是何證據?”齊國公猛地轉頭,盯着張御史道:“難道就因為我府上有一個年輕女子出現,這就讓你覺得是我們收留了大曆的細嗎?無憑無據,張大人,我勸你不要口出狂言!”張御史毫不示弱:“我自然不可能在陛下面前胡説八道。齊國公,那白衣女子到底是什麼身份,你敢向眾人解釋嗎?或者乾脆讓軍到你家中去搜查一番,看一看那白衣女子究竟是什麼人?”齊國公然大怒,道:“你好大的膽子,竟然想要到我家中去搜查!”隨後他轉頭道:“陛下,微臣絕不敢違反您的命令,更不會收留大曆細,一切都是這張御史胡言亂語,微臣忠心蒼天可表,請陛下明察!”皇帝的目光在他們面前一一掃過,卻是越發的冰冷。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