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五章雄心勃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漢一工的組建,讓李想少了一份後顧之憂,雖然這家企業還需要時間來成長,但種子已經播下去了,只要李想不斷的往這顆種子上澆灌由各種先進技術形成的營養之水,這家
密加工企業早晚會成長為一個巨頭。
漢一工的事情李想只是牽了一個頭,具體的事情還是由下面的人去做。其實宏達電子機修部的主任劉志在這個方面就做得相當不錯,無論是和一機牀的高層進行談判,還是其他的各個方面,劉志都在用一種極快的速度成長着,相信過不了多久,劉志就會成長為一個獨當一面的大將。
現在李想的心思又放回到了未來實業,因為未來實業在和曰本人談判成功之後,馬上就開始了對燕京電子管廠的併購。
曰本人提供的兩條生產線,裏面牽扯到不少的設備,如果要是漢唐實業出面的話,曰本政府那裏就是一個大。麻煩。不過要是換成了未來實業,曰本政府就無話可説了,畢竟未來實業可是正兒八經的港島公司,企業法人是持英國護照的華裔人,至於未來實業的幕後老闆,雖然搞不清這個幕後老闆的來歷,可未來實業公開的信息中顯示,這個名字叫做斯坦。李的人,是一個拿着英聯邦島國開曼羣島護照的人,而且這個斯坦。李不僅擁有開曼羣島未來集團的大量股份,而且還同時持有其他一些公司和基金的股份。
雖然從這些信息上無法搞清楚這個斯坦。李到底是什麼來歷,但毋庸置疑,這個神秘的傢伙非常了不得,因為港島未來實業的很多專利授權,都是從這個名字叫做斯坦。李的人身上獲得的。而且這個斯坦。李不僅掌握着cvd技術的專利授權,最讓人到恐怖的是,他手中還有數十項更先進的專利正處在專利公示期,一旦專利公示期過去之後,那麼這個斯坦。李手中就會掌握住眾多在新型內存、機械硬盤等方面的先進專利,一旦這些專利通過公示期,那麼就算是個傻子都能明白,這個世界的it界又將會崛起一個了不得的大鱷。因為這個斯坦。李手中掌握的這些專利實在是太讓人眼紅了。
其實這個斯坦。李,就是李想在年前就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而且李想很惡搞的將前世大名鼎鼎的漫威之父的名字也給用上了。因為要在在加勒比島國註冊離岸公司和各種基金,因此李想花費了一筆資金,搞出了十幾個虛擬的人物,斯坦。李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人統統都拿着加勒比島國的護照,有的是開曼羣島的,有的是維京羣島的,還有其他的一些國家的,反正這些國家都比較窮,只要給錢,搞一兩個身份還是非常容易的,而且這些人雖然是虛擬出來的,可是他們的身份卻都是正兒八經的真實的。別人要是想查,絕對查不出什麼問題來,當然,要想找到這個人,恐怕你就找不到了,因為他們都是隻存在於紙面和檔案中的人物。
註冊在開曼羣島的未來集團,就是李想對外經營的主要公司,未來集團是由十多個來自其他加勒比島國的公司以及基金共同控股的,其中斯坦。李是其中最大的股東。而在港島的未來實業,則是英屬開曼羣島的未來集團下屬的全資獨力子公司,因此在身份上,未來實業可是不屬於巴統組織運的範疇內。
一旦未來實業併購了燕京電子管廠,那麼對外宣稱就是未來實業因為處於成本的考慮,所以在內地成立了加工基地,而且可以遵守相關的運和保密條例。只要未來實業這麼宣稱的話,即便是曰本政府也無可奈何、現在華夏內地有眾多的合資公司,其中一些
的設備運進華夏內地,也沒見哪個國家吵吵着不讓運。當然,只要你的合資公司有合情合理的説法,並且遵守他們國家的相關規定,那麼一些
的設備還是可以運進華夏內地的。
未來實業就是打着這個旗幟併購燕京電子管廠的,一旦未來實業成為燕京電子管廠的控股大股東,那麼曰本政府的那些設備運進華夏就不是什麼問題了。
這一點,李想早就在和史老爺子講述的時候就已經説明了。因為牽扯到兩個新興行業的崛起,因此國家對這件事情看得很重要,畢竟這兩條生產線可是代表着tft-lcd晶面板行業以及玻璃基板製造行業在華夏落户生
,無論是哪個領導,都能看出這兩個行業的巨大潛力,因此也由不得最上層領導不重視。
當然,關於未來實業和漢唐實業以及李想這個年輕人之間的關係,這些最高層的領導心中也是非常清楚的。為了從國外引進更先進的技術和更密的設備儀器,華夏這幾年也沒少幹這種偷龍轉鳳的事兒。這種事無傷大雅,只要能將技術也先進的儀器設備搞進來,那才是最實惠的!
至於燕京電子管廠到底是被漢唐實業併購還是被未來實業併購甚至是被李想自個兒併購,都無所謂了,一條世界上最先進的tft-lcd晶面板生產線和一條玻璃基板生產線能夠落户在燕京,那才是最重要的!
這可是實打實的將近三億美元的投資啊,不僅可以讓華夏從此多了兩個正兒八經的高科技行業,而且這次併購中的其他條款,也為華夏的密加工行業注入了新的催化劑!
於是,在相關領導的刻意關注下,整個併購過程波瀾不驚,而比前世歷史上晚了一個多月才進行股份制改造的燕京電子管廠,也終於是成為了港島未來實業的一部分。而組建而成的新公司的名字,依然被李想大筆一揮,定名為前世就赫赫有名的燕東方!
來自港島的未來信息實業有限公司,以兩條價值兩億六千萬美元的生產線為資本,外加一系列技術投資,最終在改名為燕東方的新公司中佔據了70%的控股股份,剩下的30%的股份,則由原燕京電子管廠佔據,其中包含原電子管廠的生產經營場所的所有權、固定資產以及員工自發籌集的種子基金。
緊接着,未來實業又宣佈,對漢唐實業進行善意收購,以數種技術專利授權的方式作為技術投資,外加一定數額的現金,全資併購漢唐實業。而對於未來實業的善意併購,漢唐實業也做出了積極的回應,雙方進行了幾次商談之後,在未來實業併購電子管廠的事宜落下大幕後的一個星期左右,未來實業再次宣佈成功併購漢唐實業,漢唐實業成為港島未來實業的全資獨力子公司,名字依然沿用以前的漢唐信息實業有限公司,不予更改。
短短的一個月之內,來自港島的未來信息實業有限公司,通過一連串讓人眼花換的手段,先是與曰本的眾多
晶面板生產商達成協議,然後以閃電般的速度,迅速併購了燕京電子管廠和漢唐實業信息有限公司,在一個月之內,形成了集尋呼機制造、
密加工、tft-lcd
晶面板製造、玻璃基板製造、gs。m手機制造、新型內存製造為一體的高科技信息產業集團,成為了業內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
當然,這一系列的併購和其他動作,都是在身居在幕後的李想的縱下進行的,除了極少數的人員以及最高層領導知道這一系列動作的背後原因之外,其他人
本就不知道。
李想這麼做也是深合高層想法的。有着前世記憶的李想非常清楚,在目前華夏改開最關鍵的時刻,華夏是多麼的需要這種高科技產業。因為這種新興的信息產業,可以帶動眾多上下游的企業一起快速發展,而且這種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也可以為華夏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大大的緩解目前出現的一些陣痛現象。最關鍵的是,只要華夏的信息產業能夠始終保持站在世界的前沿,那麼對於綜合國力的提升是極為有幫助的。
因此,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價值十多個億華夏幣的燕京電子管廠和漢唐實業被來自港島的未來實業併購了,可卻並沒有人提出什麼反對的意見。來自高層的命令讓那些看不透其中奧妙的官員們都閉嘴不言,而深知其中緣故的漢唐實業的幾個人,也都為漢唐實業終於能夠整合起一條產業鏈而到高興。
可不是嘛,現在雖然漢唐實業被未來實業併購了,可明白人都知道,這就是一出左手換右手的戲碼,不管誰併購誰,實際掌控者還是李想這個年僅十九週歲的大一學生。而且通過這一系列的併購,李想手裏終於是掌握了除去最基礎的片加工業的其他信息產業的產業鏈環節。
而且無論是李德勝還是漢唐實業其他幾個核心高層也都清楚,一旦李想將手中掌握的這些產業真正的集合起來,形成一個密不可分的產業鏈之後,那麼這個雄心的年輕人絕對會採取更大的手段去捕獲一個名字叫做‘
片製造’的獵物的。因為他們都清楚,自己這個渾身上下都充滿了神秘
的boss,他的野心可不會僅僅侷限在目前的這個局面上,他的眼光始終是盯着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