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大屠城之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沉默了很長時間,唐風見大喇嘛停止了唸經,才小心翼翼地打破了沉默:“那…那後來你們這支項人又是怎麼來到這裏的?”

“你們的祖先就是在西夏亡國之前,攜帶玉屏逃出興慶府的那四支人馬中的一支?”韓江話道。

大喇嘛輕嘆一聲,道:“不!我們的祖先並不是嵬名睍最後派出的那幾支人馬,我們家族的祖先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沒藏訛龐。”

“啊!怪不得我們在柱廳內看到的那些靈匣上,很多都寫着‘沒藏’二字,原來你們就是沒藏氏的子孫。”唐風對這個驚人的發現吃驚不已。

“不錯,我們都是沒藏家族的子孫,沒藏家族在沒藏訛龐死後,便已失勢,皇帝是不會再信任沒藏家的,為了避禍,沒藏族人遷到了賀蘭山中,直到帝國的最後時刻。這麼多年來,我們家族世代傳着這樣一個傳説,就在興慶府被蒙古大軍攻破時,有一位白衣少年,揹負着一個包袱逃到沒藏家族所住的村莊,族人這才從白衣少年口中得知,興慶府已經被蒙古人攻破,那是一場血腥的大屠殺,蒙古人一直就有屠城的傳統,不過,對於投降的城池,蒙古人一般會網開一面,但是,這次項人可就沒那麼幸運了。

嵬名睍為了城中百姓能夠倖免於難,率眾打開城門,投降了蒙古人,他這時不知道成吉思汗已死的消息,當他率人到達蒙古大營時,才知道原來成吉思汗已死,但這時後悔為時已晚,蒙古人不會像以往那樣,饒恕投降之人,因為成吉思汗是死在了西夏,不管是不是被項人殺死的,蒙古人發誓要為成吉思汗報仇,因此,蒙古人首先殺了嵬名睍,然後便對項人大開殺戒,那天夜裏,興慶府內,血成河,慘不忍睹,白衣少年殺開重圍,這才逃了出來。”

“少年的包袱裏裝的是什麼?”韓江追問。

“是一塊玉屏!據白衣少年講,嵬名睍命人帶玉屏出城的四支人馬,已被蒙古騎兵衝散,其中有一支人馬被迫返回城中,城破之時,有一婦人將一件包袱託付給白衣少年,白衣少年揹着包袱逃到賀蘭山中時,背後身中數箭,後面還有蒙古騎兵追殺,好在沒藏家族所在的村莊隱蔽於賀蘭山峽谷之中,蒙古騎兵一時未能找到沒藏家族的村莊,當白衣少年打開那個包袱時,眾人才發現裏面是一塊玉屏。等到晚上,追殺的蒙古騎兵退去,族長便決定帶着這塊玉屏舉族離開賀蘭山,離開美麗富饒的寧夏平原。”

“從此,你們這支項人就踏上了回家之路。”唐風不唏噓。

“不錯,回家!賀蘭山,寧夏平原是我們的家,但那裏已不屬於我們,就像當年項人為了生存,離開故土,遷徙到這兒一樣,為了生存,我們這支項人再次踏上遷徙之路,這就是遊牧民族的命運,黃河首曲,白河之源,這是我們項人最初的故鄉,回家的路遙遠而漫長,許多族人拋屍荒野,在翻越阿尼瑪卿雪山時,又遭遇了暴風雪,就在全族人要被凍僵之時,他們在冰川下的山坳中發現了一個山,不,準確地説,那是一個石室!”

“‘黑頭石室’!”唐風和韓江都驚叫起來。

大喇嘛似乎也難掩動之情,明顯提高了嗓音“黑頭石室,我們祖先的發祥之地,全族人都擁進了石室,外面冰天雪地,石室內卻是温暖如,石室救了全族人的命,這時,族長和白衣少年才想起來那塊玉屏,那塊玉屏上寫的是什麼?白衣少年拿出玉屏,大家仔細辨認,發現玉屏上刻的是幾句晦澀難懂的詩句,族人都不明白,這幾句詩是什麼意思,只有白衣少年讀出了詩句的含意。”

“這塊玉屏的第一句詩是不是‘長彌藥人國在彼’?”唐風忽然想起羅教授之前做出的判斷。

“玉屏上究竟刻得是什麼詩句,我本不可能知道,總之,白衣少年辨認出了玉屏上詩句的含意,並聲稱:‘這塊玉屏本來就是應該存放在黑頭石室的,我們因為躲避暴風雪,來到了黑頭石室,這是長生天的召喚,神的旨意。’族人聽罷,皆伏地跪謝長生天的庇佑,從此,這塊玉屏便安放於黑頭石室中。”

“那後來呢?”馬卡羅夫問。

“後來我們翻過阿尼瑪卿雪山,一路南下,回到了這裏,也回到了川西北的大山中,隱姓埋名隱居下來,就這樣,過了一百多年,隱居在大山中的族人才聽説已經改朝換代,蒙元王朝早已滅亡,於是,族人陸續走出大山,和當地的羌、漢、藏各族雜居在一起,明朝皇帝還冊封我們這支項人為土司,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後來,因為戰亂,再加上人口減少,我們放棄了經營多年的羌寨,全部來到這裏,七錦海,我們的世外桃源,項人最後的樂土。”

“這樣一説,所有事就都對上了,我們在大山中見到的那座羌寨就是你們遺棄的,怪不得還保存那麼完好。”唐風道。

“羌寨?你們去過那座羌寨?那座羌寨還好嗎?我的童年就是在那兒度過的。”説着,大喇嘛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唐風言又止,他實在不忍心説出那座羌寨已經被追殺他們的人炸燬,大喇嘛一定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只得搪道:“哦!那座羌寨…還好!就是年久失修了。”唐風忽然又想起了羌寨中的那條地道,好奇心促使他向大喇嘛請教:“您還記得羌寨底下的那條地道嗎?地道里面怎麼會有那麼多屍骨?”

“地道?屍骨?我小時候曾聽長輩説過,那些屍骨是我們族人戰勝敵人後,收集的敵人屍骨,至於為什麼那樣做,我想也許是為了顯示戰功吧!”大喇嘛解釋道。

“我們在地道中,看見那些屍骨堆積如山,堵住了地道,您知道地道的盡頭有什麼嗎?”唐風又問道。

大喇嘛微微搖頭,道:“我也不知道,聽族內的長者説地道的盡頭,和一個豎井相連,除此之外,我就再沒聽説什麼了。”

“豎井?”唐風腦中馬上浮現出史蒂芬跌落豎井時的恐怖一幕。

這時,大喇嘛對三人緩緩説道:“我所知道的,已經都告訴了你們,你們要發誓為我們保守這個秘密。”唐風、韓江和馬卡羅夫聽完,互相看看,他們誰也無法保證,因為要去黑頭石室找到第二塊玉屏,就難免會讓外人,特別是那些追殺他們的人知道這個秘密,説不定那些人很快就會找到他們,唐風心頭忽然升起一種不祥的預

唐風不知如何回答大喇嘛,韓江卻開口問道:“可我們還有件事不太明白,我們在溶中見到了兩具白骨,據他們留下的物品判斷,這兩具白骨似乎是上世紀四十年代進入中,然後發生了意外,死於中,關於這兩個人,您能提供一些線索嗎?”大喇嘛聽完韓江問題,冥想了好一會兒,突然驚道:“難道是他們陰魂不散!”

“什麼陰魂不散?”韓江追問。

大喇嘛極力保持着鎮定,緩緩説道:“這麼多年來,也有一些誤入七錦海的外人,但他們大多是旅遊者,或是附近的獵人,在發誓替我們保守秘密後,我們都把他們安全地送出了這裏,這些人也都遵守了他們的誓言,沒有説出我們的秘密,所以我們才能平靜地生活到今天。不過,幾十年前,曾經也有幾個人像你們一樣,為了玉屏而來。”

“什麼?您…您是説中那兩具白骨也是為玉屏而來?”唐風驚訝萬分。

“是的,如果我判斷不錯,中的白骨就應該是他們,但他們不是兩個人,而和你們一樣是四個人,四個男人。這四個不速之客,是在一天傍晚來到我們這裏的,他們四人不像你們從中而來,而是翻山越嶺,歷經艱險才找到這裏,四人看上去文質彬彬,舉止謹慎,對族長和我的師傅畢恭畢敬,他們自稱是旅行者,誤入此地,並向我們獻上了獸皮、人蔘、煙草等禮物,甚至還有兩金條,於是,我們便留他們住了下來,打算過幾,再送他們出去。可是,這幾人似乎並不急於離開這,他們每天吃飽了飯,便四處轉悠,還不停地找族人問這問那,打聽消息,其中,他們就提到了玉屏…

他們的舉動,引起了族人的懷疑,如果他們是不小心誤入的旅遊者,怎麼會隨身攜帶那麼多的禮物,更何況,當時那個兵荒馬亂的年月,誰還有心思來這麼偏遠的地方遊山玩水,再加上他們在這裏的種種反常舉動,族長便將幾人找了來,問他們究竟是什麼人?到底為何而來?這次,那四人也不隱瞞,直截了當説,他們是為西夏王朝的玉屏而來,四人當中最年長的男人,還向族長出示了他的證件。”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