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討價還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兩個多小時的言來語往,李聽梵一陣子口乾舌燥。送走上訪的幾個人,她臉上平和的微笑消失了,喝了口水,腦子裏還是暈乎乎的。辦公室主任勸她休息一會兒,她搖搖頭,吩咐他安排車,抓緊時間去高職院工地,嘉龍集團的郭總還在那裏等着呢!

沒想到一個小小的高新區,竟然有這麼多難纏的事在等着自己。李聽梵覺自己這幾天身心俱乏,極度疲憊。

今天早上剛一進辦公室,就有電話打進來,説是丁家峪的村民把高職院施工現場包圍了,要求政府滿足他們的動遷條件。李聽梵趕到時,不知什麼人報了警,連防暴警察都出動了。這明顯是在火上澆油。李聽梵很生氣,一方面安排人向市裏彙報,一方面把幾個上訪的領頭人請到管委會,答應與他們面對面地換意見,這才平息了現場劍拔弩張的緊張局面。

丁家峪是玉佛山東坡山坳裏的一個小村落,四百來口人。按照高新區的原有規劃,要在村子原址上建設一個型鋼結構廠,藉助東鋼出產h型鋼的地域便利和資源優勢,增加高新區的工業產值和利潤。當時答應,新廠投產後,優先納村裏的青壯年就業。李聽梵到任後,經過廣泛調查研究,徵求意見,認為這樣一個高噪音污染企業設在山清水秀的玉佛山腳下有違環保原則,請示市發改委後,果斷叫停,把這一地塊劃給了相鄰的正在建設的冶金技工學校。由於a市已有十多所中專和技校,李聽梵又説服市教育局,藉助方黎的關係與省教育廳溝通,決定將冶金技工學校升格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按照專科層次設置專業。這件事市委和市政府都很滿意,因為除了兩所本科大學和中專、技校外,高職院恰好填補了a市高中等教育的一個空白,為此王普還親自來高新區主持會議,要求“舉全市之力”支持高新區的這個決策,並把它與海外歸國學子創業園、3g手機生產線一道列為高新區的三大重點工程。李聽梵也由此而贏得上上下下口讚譽。市屬兩所大學並且承諾,要動員、調最好的教師來參加高職院的初創工作。

但是矛盾也隨之產生。丁家峪的坐地户聽説型鋼結構廠下馬,村民們失去了就業機會,頓時不幹了,於是一連幾天到管委會辦公地討説法,由最初的幾個人、幾十人發展到今天幾乎全村上陣,一直鬧到阻撓工地施工的程度。

李聽梵在決定籌建高職院的同時,便與高新區工委、管委會一班人研究過村民安置問題,並向市勞動就業局做過彙報,方案是,將原打算安排到工廠就業的那部分人轉移安置到高職院,從事物業管理等後勤服務方面的職業。她估算過,以一所招生兩千人的大學來説,僅學生宿舍、餐飲洗浴、園區養護、網吧書店、設施維修、各種車輛、保安值更、醫療通訊、郵政儲蓄等,就需要不下五六百人,丁家峪那點人的安置應該算不上什麼難題。不料村民們上訪提出的條件卻苛刻得多,他們認為,到高職院就業,收入要比到工廠低得多,這與政府當初許諾的標準有較大差異,作為補償,高新區還應該按人口平均給每户一套住房。

實事求是地説,這個要求並不算過分,沒有了住處,失去了土地,總該給人家一處安身之所吧!現在處處強調和諧社會“以人為本”情況彙報上去,市裏研究同意,説由高新區酌情解決。

“酌情解決”四個字倒是輕飄飄的,落實起來可就難了,主要是資金問題,不過李聽梵心裏已經有了譜兒。上午與村民代表涉過,主要糾纏在住房標準上。好在最後雙方達成了大體一致。

雖説剛到初夏,陽光卻也灼熱得很,李聽梵剛一下車,忽然到周身發軟,像是中暑了一般。她知道自己可能過於疲勞,努力定定神,看着辦公室主任關切的目光,笑了笑,拾步往山坡上走去。

工程指揮部設在一排簡易房裏,嘉龍集團的郭總正由龐武陪着在喝茶,見李聽梵幾人進來,他忙起身相,送上一副笑臉:“李書記來啦?李書記辛苦了!”彼此握手落座,寒暄過後,李聽梵問龐武,梁校長上井岡山學習收穫如何,什麼時候帶隊去四川災區?龐武笑着説,校長這一兩天就要動身,革命聖地一行,肯定思想境界大大提高,不然怎麼會有那麼高的覺悟,親自帶學員去抗震救災一線呢!説得大夥都笑起來。

梁吾周與方黎是大學同學。李聽梵來a市這兩年,兩人時有聯繫。到高新區後,李聽梵得知,承建冶金技校校區工程,便是梁吾周幫助嘉龍集團中的標。決定將技校改建為高職院後,李聽梵去市委黨校專門拜訪過樑吾周,希望他能對未來高職院的校園規劃、專業設置、辦學特等提提意見。在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任上時,梁吾周對李聽梵很熱情,常常主動打電話噓寒問暖,把與方黎的關係時常掛在嘴邊上;可自打李聽梵改任高新區後,他的熱情明顯在降温,聽説要讓他幫着出出主意,也是打太極拳,只説龐武是黨校改造工程的總負責人,而且與郭總悉,於是指派他來與李聽梵聯繫。

話歸正題,李聽梵首先對工地受到衝擊表示歉意,然後提出,市裏同意對丁家峪的村民給予住房補償,高新區準備在原先規劃的民居地塊拿出幾畝地,按照安居工程標準建設一個用於安置動遷村民的小區,這個項目也準備給嘉龍集團。

“安居工程?那可沒什麼油水呵!”郭總兩手叉在一起,一顆碩大的祖母綠戒指熠熠閃光。

“説對了,沒有油水。不是不想給你油水,而是不准你有油水。”李聽梵臉上板起來,冷靜地説。

“為了社會穩定,適當地做點犧牲,嘉龍是願意奉獻的…”郭總沉着,接着又問:“需要多少面積?”李聽梵早就有成竹,乾脆地説:“按每户八十平計算,大約需要九十套。”八九七千二百平。郭總狡黠地轉了轉眼珠,問:“按什麼價位出售?”

“只能是成本價。”李聽梵説“我們與村民達成的協議就是這樣,不掙他們的錢。安居工程嘛,首先要算政治賬。你花多少錢建起來,就賣多少錢,一分錢不許加。”

“那哪成啊!”郭總叫起來,看了龐武一眼“龐總,嘉龍集團可不是靠政治賬過子的,我要養活那麼多人哪,還有各種税費。不加價,我就要從自己包裏往外掏錢了,那可賠大發了!”龐武笑而不答。

李聽梵的語氣裏沒有絲毫讓步的意思,強硬地説:“郭總,九十套安居房,我要把它與校區建設綁起來對待。你到底有多大的利潤空間,我不想關心,我相信你比我心裏有數。現在這件事已經得到普市長的關注,我想你會明白其中的利害得失的。我要告訴你的是,最晚入冬前,我要讓村民能夠住進去!”她轉頭對龐武説:“龐總也是內行,希望你幫着郭總好好算算這筆賬。”郭總撓着頭,還是一副為難的模樣。

李聽梵想,不能一味地拿大帽子壓他,商人唯利是圖,也得適當給點甜頭,於是換了個笑臉,説:“我知道郭總經營有方,今年嘉龍集團的合同早就排得滿滿的了。這樣吧,明年高新區外商生活區的工程,我向市裏建議,爭取還由嘉龍集團承建。怎麼樣,這個條件可以吧?”果然,郭總眼前一亮,快地説:“既是這樣,那我就照李書記的要求辦。咱雖然是民營企業,也得聽黨的話嘛,書記揮手我前進,沒二話。我保證按期出九十套安居住宅,保質保量,讓李書記放心。”雙方商談至此,李聽梵説,這件事關係重大,具體規劃她還得向市委市政府彙報,嘉龍集團要隨時做好開工準備。説罷,幾個人握手道別,分頭坐進各自車裏。

龐武開着斯巴魯送郭總回市區,見他還往李聽梵下山的方向打量,不由得罵道:“你小子,真是典型的商!這麼大個工程,賺得盆滿缽溢,做點積德的事都不肯!何況人家還給你成本價。”

“老兄哪裏知道!看上去油水不小,可是哪一路神仙不得打點?最後算來算去,也就是混個吃喝玩樂錢。”郭總叫屈道。

“這個高新區的新書記可不是個好對付的主兒!”龐武警告他説“手眼通天呢!得罪了她,在這塊地盤你可就沒戲唱了!我勸你還是識相點,何況她開出的條件夠優惠的了,你得學會放長線釣大魚嘛!”

“也是,這娘們兒有點意思。”郭總出一副的樣子依舊往李聽梵離去的方向張望“能釣到這條大魚,才叫夠味兒呢!”

這邊車裏,李聽梵還在回味着剛才與郭總説的那一席話。看來這事就算四腳落地了,得抓緊向上級彙報。她打算明天就去找魏東。一旁的辦公室主任由衷地誇獎道,説沒想到李書記辦事這樣果斷利落,每句話都佔着上風,硬是從那鐵公雞身上拔下了!然後低聲告訴李聽梵,上午來上訪的人中,那個坐在村長旁邊的矮胖子是丁家峪村的會計,與管委會前任主任丁大一是堂兄弟。李聽梵一聽明白了,怪不得他總是那麼陰陽怪氣地提出一個又一個不切實際的要求,起初她就懷疑他是在裏面成心攪局,現在看,背後果然有牽線人。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