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再戰強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1950年9月15清晨德國東部邊境村莊奧德拉爾塗有紅五星及近衞紅旗基輔-柏林坦克第6軍戰術徽標的坦克隆隆駛過千瘡百孔的守軍陣地。這裏是德國東部重要屏障——“魏克斯長牆”的一個戰術支撐點由於正面的奧得河段水寬且淺德國人在這裏構築了完備的防禦體系雷場、塹壕、鋼筋混凝土碉堡、縱深掩體等一應俱全。為了奪取奧德河西岸的這一突破口蘇軍集中四百多門火炮進行火力準備兇猛的炮擊持續了一小時又十分鐘籠罩這一區域的濃煙在二十多公里外都能清楚看見而早已做好渡河準備的蘇軍坦克旋即發起進攻
鋭的戰鬥步兵則搭乘兩棲裝甲車和快艇協同作戰面對這種醖釀已久的快速進攻守衞奧德拉爾的德**隊並沒能像他們的前輩那樣戰至最後一人他們早早丟棄陣地向後撤退從而將祖國的東大門拱手讓給氣勢洶洶之敵。
在德共宣佈起義的24小時內擎正義旗幟而來的蘇聯軍隊即在德**隊苦心經營的“魏克斯長牆”打出了一連串的窟窿11個近衞坦克軍、機械化軍以及大量的一線作戰部隊如水般漫過奧得河進入德境。消息一出舉世震驚西方強國協力尚不能敵的蘇聯紅軍在歐陸乃是無敵雄獅單憑
nzhu德國的有限力量想要阻擋他們進攻簡直是用雞蛋碰石頭艱難復興的德國工業很可能遭到蘇聯人的大肆掠奪而重歸於零這是唯有總統辭職、zhèngfu倒台並全盤接受對方要求才可能平息莫斯科之怒為好不容易走復興之路的德意志謀一條生路…
攻破“魏克斯長牆”後不久蘇聯近衞紅旗坦克第8軍以雄武之姿進抵距離德波邊境20公里的科特布斯城。按照他們的設想德共起義部隊此時即便沒能控制這座德國東部大城市至少也該牢牢牽制德國zhèngfu軍並接應蘇聯軍隊然而接蘇聯坦克的卻是剛硬的拳頭——率先抵達施普雷河畔的一支蘇軍先遣偵察部隊遭到德軍伏擊
準而兇猛的攻擊轉眼之間就摧毀了包括t-34在內的二十多輛蘇聯軍車。緊接着。行進在科特布斯以東的蘇軍裝甲縱隊突然遭到遠程炮火襲擊火箭彈給毫無防備的蘇軍部隊造成的心理打擊遠甚於物質的損失第8近衞坦克軍只好停下來等待側翼部隊並調整部署準備對科特布斯發動強攻。當天晚些時候。先前參與科特布斯起義的部分德共人員輾轉抵達蘇軍陣線他們給蘇軍指揮官提供的情報是“防守科特布斯的德**隊至少有四萬人”但實際一多半的德**隊都已趁夜撤退僅留下一部分牽制力量以及不便於機動作戰的重炮部隊。
隨着越境攻擊的蘇軍不斷向西推進他們遇到越來越多的阻擊和襲擾。儘管德國空軍沒有做出爭奪制空權的嘗試但德**隊仍在光天化之下作戰利用城鎮、村莊、樹林、河
、沼澤以及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理環境與蘇聯軍隊周旋。單
出動戰機四千架次的蘇聯空軍發現他們不僅收穫寥寥還被德國人機動靈活的高炮部隊擊落了四十八架戰機損失近百名飛行員。更讓蘇聯將領
到惱怒的是德國zhèngfu軍不敢與蘇軍來一場面對面的決戰卻對本國的起義者痛下狠手。在那些距離德波邊境較遠的地區德共領導的起義人員往往遭到數倍乃至十數倍於己的德國zhèngfu軍圍剿他們原本以為可以趁着德軍被蘇軍牽制的機會來一場翻天覆地的大革命豈料處境會如此艱難。告急求援的電報讓蘇軍指揮官頭疼不已鑑於德**隊牢牢控制着後方地區準備空降到起義地區的蘇軍傘兵也只能一等再等…
在德國首都柏林。林恩接連出席內閣和國會召開的緊急會議向各政黨明確表達了堅決抗擊蘇軍侵略的決心要求各黨派擯棄政治成見、攥指為拳不惜以鮮血生命捍衞德意志的主權和尊嚴從真正意義恢復這個民族的驕傲與不屈。受到慷慨昂情緒的鼓動國會投票通過了戰爭法案使得國家的軍政大權在戰爭狀態解除之前掌握在由國家首腦領導的戰時委員會手中而這個戰時委員會實際擺
了內閣和國會的種種限制成為高度dúli的決策機構這對於一個參戰國的策略靈活度是有關鍵意義的。
獲得近似元首的權力——雖然只是暫時的。林恩對於這場“必敗之戰”有了更多的翻盤底氣。在他的棋盤30萬帝**隊、40萬德國陸軍再加先期徵召的一級預備役部隊德國用於抗擊蘇軍進攻的總兵力達百萬之眾這一數相較於蘇聯龐大的現役部隊仍處於明顯弱勢。武器裝備方面德國總共能夠動員800多架戰機其中140架是
能較好的噴氣式戰鬥機。200多架是勉強堪用的活
戰鬥機其餘皆是非截擊型戰機包括37架裝載了制導反坦克火箭的fi-282直升機;戰車300餘輛大約一半是裝備紅外夜視儀的黑豹坦克它們配
鋭的帝國步兵將扮演重要角
而其餘戰車則是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或修復的三號、四號坦克以及型號繁雜的突擊炮和自行反坦克炮;艦艇126艘真正有威脅的是71艘戰鬥潛艇。儘管主戰兵器在數量全面落於下風質量也沒有明顯優勢但一如二戰後期德軍官兵手裏裝備了大量的火箭武器尤其是制導化的反坦克火箭和新鋭的地空火箭這極大地豐富了德軍對抗蘇軍的能力。
要想用以步兵為主的德**隊擊敗機械化程度大大高於二戰時期的蘇聯軍隊林恩不僅要依靠耳曼軍人出
的單兵素質與堅韌意志更要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事實由於時刻處於蘇軍的威脅之下林恩和軍隊將領們早就着手準備了多種應對措施包括把國家的主要工業力量集中在西部和西南部將東部和中部地區騰出來施展機動戰術;調整預備役制度僅將18至48歲的健康男
列入預備兵員集中人力物力對這些預備人員進行嚴格和充分的訓練。使之在接受徵兆後能夠儘快適應作戰節奏。加德軍主力在戰爭初期竭力避開蘇軍鋒芒即便蘇軍在短時間內佔領包括柏林在內的東部和中部地區德國也將繼續戰鬥下去直至扭轉戰局。
當十萬德**民在柏林城郊奮力挖設防禦工事之時。在柏林正東約65公里的洛鎮漢斯。霍伊納透過柴房窗户窺視着行軍中的蘇聯部隊。早在天亮之時他居住的房舍就被一羣蘇軍士兵徵用看樣子是臨時用作落腳休息處而顯然是看白髮蒼蒼的霍伊納又老又木蘇聯人只是將他驅趕到屋後的柴房而沒有將他拘
起來或是遠遠驅離。在過去的幾個小時裏。霍伊納一直觀察着從附近通過的蘇軍隊伍憑藉自己的經驗判斷他們的規模、配置以及其他情況然後通過隱藏在柴房裏的通訊設備將情報傳遞出去。讓蘇聯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德國的東部邊境這樣的觀察哨和觀察員數以千計而且參與者多是了年紀的老人他們基本都有過在德**隊服役的經歷熱愛自己的祖國並願意為之效力。雖然身體狀況已經無法適應戰鬥需要卻能夠在這條特殊的戰線發揮自己的作用。
獲悉蘇軍在柏林正面投入千輛坦克和逾三十萬兵力南北兩翼亦有蘇軍機械化部隊策應包抄。林恩沒有絲毫的驚慌他從一開始就判斷柏林是蘇軍的主要進攻目標。與元首的策略所不同林恩從沒有打算要死守柏林他認為靜態防禦不僅不能為弱勢一方提供生機反而會造成兵力的費。動員軍民在柏林城外挖設戰壕、在城內構築街壘只不過是為了誤導蘇軍判斷讓蘇軍將領在進攻準備多耗費一些時間。
烈之下隨着防空警報的響起成羣結隊的蘇軍戰機以鋪天蓋地之勢向柏林飛來而呈現在蘇聯飛行員瞄準鏡中的是德國首都戰後重建的城區這裏有嶄新的建築、整潔的街道以及超過兩百萬無辜平民。由於戰爭來得十分突然大多數外國僑民和外
人員都沒來得及撤出柏林。基於這些因素林恩在貝爾維尤宮的臨時掩體外仰頭觀望浩浩蕩蕩的蘇軍機羣。儘管西方世界至今仍未真正解除對蘇聯的經濟封鎖憑藉地大物博的自然資源和吃苦耐勞的民眾品格蘇聯的工業經濟同樣在快速的恢復當中。林恩望遠鏡中看到的轟炸機多數是線條飽滿
暢的新飛機四發動機的大型轟炸機所佔比例不低。而且如他所料蘇軍轟炸機羣第一次光顧柏林投下的並不是毀滅城市的炸彈它們以磅礴氣勢發動了一場心理攻勢並且灑下了數以百萬計的傳單提醒德國民眾他們所謂的
nzhuzhèngfu已處於第三帝國殘餘勢力的控制之下而蘇軍此次
進德國將是一次正義的解放行動。
在柏林蘇聯轟炸機投下的是紙片炸彈而在德國東北部的重要通樞紐和戰略據點普倫茨勞數百架蘇聯轟炸機投下的可就是貨真價實的高爆炸彈了。在這場硬碰硬的戰鬥中德國空軍毫不含糊地出動了兩個中隊的me-262憑着出
的速度
能和打了就跑的機動戰術擊落二十多架蘇軍轟炸機己方無一損失而雙方戰機的空戰也再次證明儘管蘇制米格-9擁有更高的最大平飛速度但它們差強人意的機動
和可靠
無法對德國的“前輩”構成致命威脅。
在普倫茨勞的地面戰鬥中德國陸軍第7步兵師在帝國近衞軍第3兵團的協助下成功擊退了蘇軍北翼兵團的連續進攻。據情報這一作戰兵團擁有近衞紅旗斯大林格勒-基輔坦克第5坦克軍和近衞紅旗喀爾巴阡-柏林坦克第11軍兩支王牌部隊他們一旦突破普倫茨勞防線這兩柄實力強勁的蘇軍裝甲尖刀既可以繼續向西突擊羅斯托克等北部港口也可以向
蘭登堡西北部和薩克森推進從而隔斷柏林地區與縱深腹地的聯繫。由於蘇聯空軍的持續轟炸和地面部隊的輪番衝擊德國守軍也蒙受了較大的損失而且經過東西方大戰的磨練蘇聯軍隊的低空協同效率較從前更甚一籌。在重型反坦克制導火箭彈藥消耗殆盡之後德軍於15
下午逐步撤出普倫茨勞的主要陣地並沿着通往德國北部的
通路線節節抵抗驅使蘇軍部隊選擇向
蘭登堡和不利於大兵團作戰的薩克森地區推進。
及至15入夜德**隊先後丟失了科特布斯、奧德貝格、普倫茨勞、包岑等東部據點蘇軍的南翼部隊已
近德累斯頓北翼部隊佔領普倫茨勞而從奧得河畔法蘭克福越過邊境的中路部隊已推進到了距離柏林市區僅有四十多公里的地域。與令人失望的正面戰場相比德軍在殲滅德共起義武裝的戰鬥中表現出
單
實施7個殲滅戰和21個擊潰戰斃傷起義武裝三萬餘人俘獲兩萬驅散十餘萬基本澆滅了德共燒起的“後院之火”;在美英法首腦批准實施秘密軍事援助之後德軍全力調動鐵路和公路運力當天即從法國運入作戰物資兩萬多噸並按照預定計劃組建了戰時第一批補充步兵團以現役人員搭配預備役士兵的方式擴充十萬軍隊。值得一提的是帝國近衞軍的潛艇部隊傾力出擊在波蘭北部海域擊沉蘇聯艦船四艘包括一艘700噸級的反潛護衞艦和一艘6000噸級的補給艦從這場戰爭一開始就對蘇軍前線的海運輸線構成了遏制之勢。(。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
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