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枯禪神尼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曉嵐的心念未歇,忽又聽得,三下清脆的聲響和一魅雙魔的厲吼聲音傳來!
顯然的,這三個魔頭,又中了一記耳聒子無疑。
驀聽尖鋭沙啞的聲音笑道:“給你們每人臉上留點記號帶回去,才不枉此一行啦!”曉嵐聽到這幾句話,方才憬悟,這兩個瘦小人影中,有一人就是在仲村飯店中,遇到的那個大頭麻面小尼。
“另一人又是誰呢?”他腦海中這麼想。
忽然有個念頭,湧現到他的腦際,暗暗也對自己道:“人家為了解救自己,去和三個魔頭打得火熱,而自己卻在一旁袖手旁觀,豈不是説不過去嗎?”曉嵐想到這裏,好生慚愧,掌中玉蓮寶劍一舉,口發一聲清嘯,朝一魅雙魔搶攻上去!
這次因休息一會,曉嵐真氣真力,已逐漸恢復過來,加以又是傾全力進攻,故玉蓮與寶劍的招術,特別凌厲奇猛。
但見光山白虹,宛若排山倒海般,朝一魅雙魔直捲過去!
經此一來,一魅雙魔,無異腹背受敵,再好的武功,也搪不住兩面高手的夾攻。
首先雪山老魅呼侗,被曉嵐的玉蓮花擊中後背,哇的一聲慘嗥,口噴鮮血而逃。
緊接着,嶗山雙魔,被曉嵐一招“雨打殘花遍地紅”為白虹劍的芒尾,在粉藕似的玉腿上,削去巴掌大一塊,帶傷倉皇逃走。
那兩條烏黑瘦小人影,也現出身形,含笑而立。
曉嵐一見,兩條人影,一時間竟合而為一時,不驚得發呆,怔怔地望着麻面小尼出神!
小尼黑白分明的大眼,望着他笑道:“李兄覺得奇怪嗎?”曉嵐含笑點了點頭,把玉蓮寶劍收起來。
小尼姑答道:“這就是佛門的離合身法呀!與你一手用劍,一手用蓮花的功夫,並無多大差別哩!”曉嵐搖搖頭道:“我不敢同意你的説法,因為兩隻手用不同的兵刃,同時以不同的勁道發招,乃是有方法練習,而這一個人化生兩個人,則跡近神化,實無法練呀!”小尼姑笑道:“你既然知道同時用兩個勁道發招,難道就不知道同時用兩個不同的勁道拉移身體嗎?因身法太過奇怪,又是同時用兩個勁道施為,所以眼睛的反應,遙遙落在身形後面,故看上去,老是兩條人影,其實,那是一虛一實呀!”曉嵐聽完,仍是疑信參半,惘不解!
小尼姑好似和他特別投緣,非要將其中道理講出,使他領悟才罷,眼睛一轉,笑問道:“適才你那招天門劍法‘雨打殘花遍地紅’所發出十幾朵劍花,是怎樣來的?”曉嵐答道:“憑內家的武功勁力,振動劍尖而來!”小尼姑拍手道:“對極了!你能夠曉得一劍能抖出十幾朵劍花的道理,當然會知道離合身法的道理了。”曉嵐經小尼姑這樣比喻,方始懵然憬悟,笑道:“一言提醒夢中人!”小尼姑見他悟這樣高,內心亦甚高興,笑問道:“你來此何干,為甚麼與這幾個魔頭打起來了?”曉嵐除了把自己與雪梅那段纏綿的事情,隱而不提外,其餘把和一魅雙魔,結仇經過,以及卧雲道長失蹤,經人指點,來到蒙山尋找的事情,和盤托出。
小尼姑沉思一會,笑問道:“那指點你來的人是誰?”曉嵐偽稱是個不知名的人。
小尼姑道:“據我曉得的,這蒙山陰陽兩面,除了我師徒外,並無會武功的人在此隱居呀!恐怕上當了吧!”曉嵐自然不便把他和雪梅的關係説出,忙以堅定的口吻説道:“這指點的人,雖然我不認識,但相信她不會騙我。”小尼姑以開玩笑的語氣説道:“這樣相信人,恐怕要吃虧吧?”曉嵐搖頭道:“不會的,她和小師父一樣,對人最為熱心誠實。”小尼姑道:“這下恐怕就不誠實了!”曉嵐見她不相信,心中未免不快,反駁她道:“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小師父説這蒙山,除你師徒外,別無會武功的人定居,那一魅雙魔,又是從那兒來的呢?”小尼姑見他面有不快的顏,但是,她又不願意把自己看到的,告訴他,心中為難了好一會,才答道:“你不提起他們,我還以為是你招來的呢?”曉嵐為
證實他的話,指着谷中道:“嶗山雙魔就是打從這谷中出來的,雪山老魅雖然應敵正緊,未見他的來路,但總離不開這座蒙山!”書中暗表,曉嵐的推測,並不太錯,嶗山雙魔,自從中了子母追魂蝶後,認出蝶中所藴劇毒,其厲害並不亞於自己的白骨陰磷掌,因此顧不了害人,急忙兼程逃來這裏,找到谷中第二道山環壁間宕
醫治,幸他兩人,都是施放百毒的祖師,身帶解藥甚多,看出子母追魂蝶來歷,已知解毒方法,匆匆把臂上追魂蝶拔下,敷上解毒藥,經三
夜的療養,已經復原,
趕到魯西,找曉嵐和雪梅算賬,誰知冤家路窄,相逢谷口,因此打了起來!
至於雪山老魅,果被曉嵐料中,他故意把赤霞尊者遣去和曉嵐及卧雲道長為敵,他一個人,卻偷偷趕到蒙山來,就在優曇谷的右面夾谷內養傷,聽見三人拚鬥的聲音,才從隱藏處趕來偷看,見曉嵐被雙魔圍攻,這才出手幫助,企圖把曉嵐擊斃玄冰掌下,殺以恨。
他那裏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指使赤霞尊者與曉嵐為敵,誰知反被曉嵐乘機利用,誘使內鬨,後來在天竺老魔的評理會上,赤霞尊者先與他反臉,造成羣內部分裂,致遭慘戮之禍,此是後話不提。
小尼姑聽曉嵐這麼一説,內心也到詫異,方
開口答話,忽聽谷內,傳來三下玉磬的聲音。
小尼姑笑對曉嵐道:“家師玉磬相召,要我同你一道去哩!”曉嵐好似想起一事,笑問道:“令師上下如何稱呼,萬一到谷中參見時,連姓名都不知道,豈不是天大的笑話嗎?”小尼姑道:“家師枯禪子!”曉嵐聽到枯禪子二字,覺得名字甚生,從來沒有聽人説過。
小尼姑知道他的用意,笑答道:“家師自從改易禪裝後,一味參佛門的無相枯禪,六十餘年,從未離開蒙山優曇谷半步,你從何而知?”曉嵐聞言“哦”了一聲。
小尼姑在前,曉嵐整了整衣冠,尾隨身後緩步往谷內走去。
這優曇谷,雖是個寸草不生的死谷,但因內中地方甚大,螺旋般的山環甬道,層出不窮,深入其中,使人眼花亂,分不出南北東西,如非有人領路,意
深入腹地,實在不太容易。
曉嵐仔細朝山形甬道打量,發覺這些山環甬道,大小形式雷同,高約五十丈左右,蜿蜒曲折,縈迴往復,地勢詭秘已極。
曉嵐心中生疑,暗説道:“正經的佛門弟子,為何偏偏選中這般詭秘所在隱修呢?真是使人費解呀!”小尼姑人醜雖陋,但內中卻是聰明絕頂,一見曉嵐面神情,就知他內心中在想甚麼?笑説道:“家師所修的無相枯禪,乃佛門一種至高功夫,最忌人干擾,如選一靈景奧區,非但容易被人干擾,靈台亦易為景物轉移,無相變為有相,還能體察機微,深悉奧妙嗎?”曉嵐聞言,方才憬悟,原來內中還有這麼多的文章,那就難怪枯禪子師徒,要選擇這樣隱晦的地方了。
兩人且談且行,連續轉了九個彎折,繞了數十個山環,方始抵達盡頭處的一個方形夾谷內。
這個夾谷,寬僅三丈,深約五丈,除來路谷口外,三面巖壁,高達七十丈以上,自下至頂,陡峭異常,壁上滿布鮮苔,碧綠如油,經陽光照下,反
出綠陰陰的光彩,越發陪襯出這谷中的陰暗。
到了夾谷盡頭,小尼姑手指當中巖壁道:“到了!到了!”曉嵐順着小尼姑手指處一看,祇見壁上全被青翠滴的鮮苔佈滿,看不出有山
的痕跡,祇有離地面約三丈高,有一團丈許方圓的鮮苔,似乎顏
特別深厚鮮
外,別無所見。
正怔神的時候,又聽得三聲同樣的玉磬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