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家裏和村裏一整天發生的事,門外的孫少安都一無所知。他此刻正跪在米家鎮獸醫站這個簡易牲口棚裏,手忙腳亂地給生產隊的病牛灌湯藥。

給這麼一個不通靈的龐然大物吃藥,一個人簡直對付不了。下午頭一頓藥,有獸醫站的人幫忙,一個人捉牛頭,一個人灌藥,沒有眼下這麼費勁。這而今夜半更深,獸醫站的人別説早已經下了班,現在恐怕都睡得死沉沉的了。

他跪在這骯髒的牲口棚裏,一條胳膊緊摟着牛脖子,一隻手拿一個鐵皮長卷筒,在破臉盆裏舀一卷筒藥湯,然後扳起卧着的牛頭,用鐵皮捲筒頭撬開緊閉的牛牙關,把藥強灌下去。有時灌嗆了,牛給他噴一身。他顧不了這些,儘量不讓牛把藥糟蹋掉,渾身的勁都使在抱牛脖子的那條胳膊上,兩個腿膝蓋在牛棚的糞地上打出了兩個深坑,緊張得渾身大汗淋漓。

他們隊這頭最好的牛,簡直就是全隊人的命子。它口青力大,走勢雄健,幹活是全村兩個隊最拔尖的。二隊隊長金俊武,前年曾提出用他們隊兩頭牛再搭一條好驢換他這頭牛,他都沒換。平時耕地,只要他在場,就不讓其它社員使役,常自己親自執這犋犁。他怕別人不愛惜,讓牛勞累過度。他還經常給飼養員田萬江老漢安頓,給這頭牛加草加料,偏吃偏喝。

不料今年剛開動農,這頭牛就病了。牛兩天沒好好吃草料,他也兩天沒好好吃飯。這牛一病,他也似乎病了。今早上,他趕緊親自吆着牛,來到米家鎮的獸醫站。好在獸醫站一檢查,沒什麼大病,只是牛肚子裏上了點火,獸醫説灌幾副藥就會好的。當時開好藥後,就給灌了一副。獸醫站的人説,最好晚上十二點鐘再灌一次。本來他想當天就返回雙水村,但考慮牛有病,來回路上折騰一天,恐怕牲靈受不了,就決定在米家鎮過一夜。

現在,他把最後一卷筒藥湯灌進了牛嘴巴,親熱地拍拍牛腦袋,然後就疲乏地站起來,把空臉盆和捲筒放在窗台上。他看見牛的眼睛出現了一種活潑的亮,心裏就踏實了許多。

他出了牛棚,看見獸醫站裏一片黑燈瞎火。哪個窯裏傳出來一陣鼾聲,打雷般響亮。這已經是深夜了。他邁着兩條長腿,穿過院子,出了獸醫站的土豁子大門,來到公路上。前面不遠幾步,就是米家鎮的那條小街道。現在那裏也已經沒有了人跡,只有幾盞昏黃的路燈,照耀着空蕩蕩的街道。

他現在到什麼地方去度過這一夜呢?他白天不出身,也沒到旅社去登記個牀位。這是公事,他可以掏錢住一宿旅社。但現在旅社恐怕也住不上了。米家鎮就一個小旅社,這裏過往人多,通常天不黑就住滿了人。

他從公路上盲目地向鎮子裏走去。唉,如果在石圪節,他還有些人,甚至還認得一兩個公社幹部,他哪裏都可以湊合一夜的。可這米家鎮已經到了外縣,人生地不,他到什麼地方去住這一夜呢?要是夏天也好,他可以在獸醫站的院子裏隨便找個地方一躺就行了。這現在雖然已經開,棉衣還沒有離身呢,一早一晚怪冷的;米家鎮又在大川道里,風特別硬。

他一路毫無主意地向街道那裏走,並不知道他到了街上又能怎樣。

他猛然想起:俊山叔的女兒金芳,不就出嫁在這米家鎮上了嗎?聽説她女婿就在這鎮上木匠鋪裏,家離街道也不太遠。能不能去她家歇息一晚上呢?

他在朦朧的月光下搖了搖頭,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這已經夜半更深,人家早睡了,怎好意思敲門打窗驚動人家呢!

現在,他已經來到了街道上。這街道雖然也破破爛爛,但比石圪節多了許多鋪子門面,看起來象個城鎮的街道。少安惆悵地站在一電杆下面,不知如何是好。昏黃的街燈照出他高大的身軀,臉型、身材和他弟少平非常相似,只不過因為勞動的緣故,顯得更要壯實一些。高鼻樑直直的,也象希臘人一樣。臉上分明的線條和兩片稍稍向下彎曲的嘴,顯出青年男子的剛骨氣。從眼神中可以看出,這已經是一個有了一些生活閲歷的人。儘管他只有二十三歲,但和這樣的青年打道,哪怕你有一大把年紀而且老於世故,也要認真對付的。

孫少安站在路燈下,從上衣口袋裏摸出一張小紙條,又從煙布袋裏捏了一撮煙葉,練地捲了一。他煙,但不用煙鍋。他覺得煙鍋太小,兩口就完了,太麻煩,就經常用紙卷着旱煙。紙煙他不起,除過要辦大事,平時很少買。今天出門辦事,他現在口袋裏還有半包“金絲猴”香煙,但他捨不得。一年四季卷着煙,也要費許多紙的。報紙太厚,他就常拿少平和蘭香寫過的舊作業本卷着

少安捲起一支煙後,發現他沒有火。走時太忙,打火機丟在了家裏的炕上;到了米家鎮,忙得又忘了買一盒火柴。他此刻多麼想一支煙啊!

他好象隱隱約約聽見遠處傳來一陣“叮叮咣咣”的聲音。他仔細聽了一下,聽出來這是打鐵的聲音。在什麼地方呢?好象在街頭的那一邊。好,打鐵的地方有火,去那裏點個火支煙吧!

開兩條長腿,手指頭裏夾着那支卷好的煙,就向傳來錘聲的那邊走了過去。他一直走完這條不長的街道,並且出了街那頭,才在一個小土坡下面找見了那個鐵匠鋪。

鐵匠鋪的一扇門閉着,另一扇門開了一條縫,看見裏面紅光閃耀,大錘小錘響得如同炒爆豆一般。

少安猶豫了一下,就推開了這扇虛掩的門。他看見打鐵的是一老一少。老的顯然是師傅,一隻手裏的鐵鉗夾一塊燒紅的鐵放在砧子上,另一隻手拿把小鐵錘在紅鐵上敲打。師傅打在什麼地方,那個掄大錘的徒弟就往那裏砸去。叮叮咣咣,火花四濺。兩個人裏都圍一塊到處是窟窿眼的帆布圍裙。

少安進來的時候,這兩個人正趁熱打鐵,誰也沒顧上看他。直等到那塊鐵褪了紅,被老漢重新夾進爐裏的時候,這兩個人才驚奇地打量起他來。

少安趕忙説:“老師傅,借個火點一下煙。”

“行!”鐵匠師傅用鐵鉗夾了一塊紅炭火給他伸過來。少安趕忙湊上去點着了那支煙。他聽口音,知道鐵匠是河南人。黃土高原幾乎所有的鐵匠都是河南人。河南人是中國的吉普賽人,全國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見這些不擇生活條件的勞動者。試想,如果出國就象出省一樣容易的話,那麼全世界也會到處遍佈河南人的足跡。他們和吉普賽人不一樣。吉普賽人只愛飄泊,不愛勞動。但河南人除過個別不務正業者之外,不論走到哪裏,都用自己的勞動技能來換取報酬。

孫少安點着煙後,因為離爐火站得近,他才到渾身一陣發冷。他於是躚蹴在爐邊,伸出兩隻手想烤一烤火。

“這麼晚了,你還不睡啊?你是哪兒的?”河南老師傅一邊拉風箱,一邊問他。

少安對他説:“我是雙水村的,給隊裏的牛看病,天晚了,還沒尋下個住處…”那位年輕徒弟説:“旅社恐怕人都住滿了。”

“就是的…”少安腦子裏繼續盤算他到哪裏去過夜。

“我看你今晚找不下地方了…這鎮上有沒有人?”老師傅問他。

“沒。”少安對他説。

“噢…”師傅用鐵鉗撥着炭火裏的鐵塊,説:“你要是實在沒去處,不嫌俺這地方,可以湊合一下,不過沒鋪沒蓋。可這地方還暖和…”河南人由於自己經常到處飄遊,因此對任何出門人都有一種同情心;他們樂意幫助有困難的過路人。

少安一下子高興得站起來,説:“行!老師傅,這就給你老添麻煩了…”的確,他很這個河南老師傅。沒鋪蓋算什麼,他能在這火邊躚蹴到天明就行了,總比一晚上蹲在野場地挨冷受凍強。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