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我越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它們是對等的關係,就好像太極陰陽魚中的黑與白一樣,無所謂,哪個好,哪個壞受到了這些還遠遠的不夠,這僅僅是學習的開始。在第六天的時候,茅道長用粉筆,在船尾的一塊甲板上給我繪製了南北兩鬥不同的星陣。

星陣是合乎兩鬥星相力量而專門製作的陣勢。

人置身星陣當中的學習分兩步,第一步是踏星罡,走星步。第二就是坐星陣。

對應的,還要掐訣。

北斗星訣,是以大拇指與小指相接,其餘三指在走星陣的時候是伸直狀態。坐星陣的時候是放鬆彎曲的狀態。

南星星訣是用大拇指與中指相接,接着其餘三指同北斗星訣的用法完全一樣。

走星陣之前,要與天上的星斗有一個應。

應上了,接上那股勁了,再通過走星陣的方式,把那股力化掉,合上身。

這樣一樣,我受到的,是南北兩鬥星當下時間的力量,它不是光中攜帶的力量,那個太慢了。

這種方法有點像量子物理中的量子糾纏。

總之,科學是説不太明白,但我用了之後,我知道,我合上這南北兩斗的力量了。

這個過程我用了九天。九天後,茅道長又教我一念一符。

所謂一念一符,簡單講好像是編程一樣。

比如,我要推倒一個木樁,那麼我要編程的話,我首先要設置一些變量,還有目標對象什麼的。然後還要有一個觸發的事件,事件引發了什麼東西。

放到所謂一念一符上,就是當目標出現,要把目標的基本屬應出來。

就是説,這東西是陰,還是陽,五行歸於哪一類。

在學到這兒的時候,茅道長又講了事間物件的劃分。事間的事物分為五行之事物,五行因緣事物。五行指的是單純物的存在。而除了單純物存在的東西外,還有一種因緣之物。

因緣之物,就是人通過一系列的方法,按照自身意願,加工合成的物品。

舉個例子,塑料,它就是屬於一個因緣之物。

它非自然而生,而是人工合成生出來的,它上面依附的全都是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諸多因緣。

所以,這類東西,按道門術數來講,不能把它歸於先天五行之內,而是納入後天五行因緣之中。

也有人説,這東西不在五行之列,其實不是這樣,塑料,只是五行基本物質,通過化學方式演變得來的一種物品。它的基礎還是五行,只不過,它上面附加了許多的因緣事件。

綜合下來,比如我要用一念一符的力量去劈開一塊現實世界中的木頭。

那麼,第一步,將木頭納入心神,知曉它的全部肌理,細微。第二步,確立五行,第三步調動地元五行中的金中一行。第四步,讓五行金與北斗中的殺伐之力相合。第五步,劈下去。

這只是一個白話的大概,實際作起來,還有很多稱之為細節的東西。

而隨着這種學習的不斷深入,我漸漸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

每個人,每個物品,它們都是一些數據。我需要做的,就是分析數據的結構,然後將其或改變,或終結。

數學對,偉大的數學雖然枯燥的讓人頭痛,但數學實際上卻是能説明世間一切終極道理的最有效手段。

從印尼的外海到新西蘭,正常走的話,也就是一個多星期的航程,但為了躲避一場突出奇來的風暴,我們在中途耽擱了五天,繞了一個大彎兒後這才又拐進正常航線。

所以,到達新西蘭外海的那天已經是十二天後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