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一碗紅塵擺在這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小狐看書】:WWW.XIAOHUKS.COM

。我向一葉先生抱拳説:"還請先生明示。"一葉笑説:"其實説來也沒多難,這女人到這裏來,説的是我華夏大地再無懂茶之人。説茶之一道,由唐宋傳去東洋後,華夏就再無人繼承了。華夏有的只是明清時的飲茶之法。"我稍顯不解。

一葉説:"茶為重禮。古法多分兩種,一種為吃茶,即將輾碎的茶沫,打開泡水來吃。二為煮茶,即用火工來煮。而這兩種方法中,只有煮茶才最能體現茶道神。"

"但明初立時,有位皇上覺得這煮茶法過於複雜,不如泡茶法來的簡便。於是。煮茶就在民間漸漸的消失了。"一葉先生講到這兒笑説:"其實煮茶也好,泡茶也罷,方法倒在其次,手段也在其次,過程也在其次。重要的是領一個心,一個念。"

"東洋女人説的是我華夏大地,再無通茶道之人,所以她先給這附近一所敬老院捐了一筆錢,後又跪在我的門前,求我跟她一起去東洋。"

"這女人禮在先。又捐了錢,做了件善事。我沒辦法拒絕。也沒辦法跟她走。正好,你過來了。你來之後,你要讓她看到,除了我之外,還有人通真正茶之道。她知道了這個,就會離開此地了。"我聽罷笑説:"一葉先生的意思是要讓她知道,除了您之外,還有人通茶道。而有了第二人,就不排除第三人。有第三人,就會有第四人。所以,她也無需把事情做死,一定跪在您的門前求您了。"一葉説:"正是這個道理。"我點了點頭,復又笑説:"可是先生啊,我只會打拳,不會泡茶,可否。讓我道侶代勞呢?"我指的是葉凝。

茶道上,葉凝研究的可比我深,什麼韓信點兵,什麼蜻蜓三點水等等。

她這個擺的特別明白。

不想一葉先生卻説:"不妥,我這泡法,是道,非藝。道,重的是一個大巧若拙,不痕跡,輕形式。而重一個心念。"

"這裏面要有一個心法領着。"

"華夏諸術,有膚淺的形式之術,也有讓人拍案叫絕的高深之術,術高低之分,全在於心。低術,走的就是一個形式。比如做菜,一樣的配料,一樣的工藝,一樣的火候,一樣的鏟,一樣的動作,時間。可若分了人來炒,菜的味道仍舊是不一樣。"

"你可知這是為什麼?"我説:"走心。"一葉先生點頭説:"走心分幾種,一種是已經成了自然,不用去領會,信手拈來,自然就是那個心念。一種是需要點撥,點撥之後,就領上那道心,接上那個唸了。"

"關先生,你就是需要點撥的那個人。"我鄭重:"關某願聽前輩的點撥。"不想一葉先生這時卻笑了:"不急,不急,既然你答應了,我讓小晴告訴那人就是了。"

"小晴啊,你告訴門外那女人,就説七天後,在這山上的xx巖,有人要與她鬥茶。既是鬥茶,就要請裁判,這個裁判的人選,我們選龍巖先生了。"莫莫這時湊上來問:"現父,龍巖先生跟你一向不對付,去年因為那兩棵野茶樹,他不是還説要跟你打的嗎?"一葉先生搖頭笑了笑:"都是好茶之人,為幾棵茶樹爭來爭去,這都是常見的事。但大是大非面前,茶湯優劣好壞上,這個龍巖先生絕對不會説假話。"葉凝問:"前輩,可那個女人,她就不會讓自已人做什麼手腳,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嗎?"一葉:"得分什麼事兒,茶,棋,書,畫,僧,撲,武,劍,這是東洋上社會一向推崇和傳統的東西。茶是茶道。棋是圍棋,書自然是書法,畫是繪畫藝術,僧是東洋僧人,撲是相撲之技,武是空手道外加不同派的搏擊術,又稱武士道。劍專指的是劍道。"

"几上諸般,都是東洋學自我唐宋鼎盛時期的道門髓。到了現代,東洋對外,於民,於百姓推行的是西方生活方式。但上層貴族,社會英,他們仍舊沿襲繼承着我説的這幾樣東西。且他們對外宣稱,這些技藝在我國內已不復存在。且他們也説了,他們會的這些東西,與我大唐,大宋毫無半分的關係。"

"所以,這一點上,他們不會説假話。輸了就是輸了,贏就是贏。"一葉先生説完復又講:"茶只是一個引子,目地是讓你搭上這個因緣。往後怎麼行事,做事,你就隨緣而動吧。"我抱拳:"多謝前輩指點。"一葉笑:"不敢當,這話,我真的不敢當。"講過之後,一葉先生説:"先就這樣,安頓下來吧。七天後,我們就在這山上的xx巖鬥上一回茶。"就這樣,我們一行人便在一葉先生的小屋子裏住下來了。

隨後的七天時間裏,一葉先生只是跟我講了這茶採摘,到最終加工結束的每一道工序。這裏面的道道工序都傾注了茶人的心血。每一道都有很大的講究,除外這裏還涉及到了製茶的火候學問,等等很多的東西。

除了講這些,再就是品茶了。

巖茶的幾十個品種,從常見的大紅袍,鐵羅漢,水仙,桂,瓜子金,等等很多,在一葉先生的帶領下,眾人品了一個遍。

喝茶也有講究,初手喝的是茶的香氣,口,中手喝的是韻味,山氣,土木之氣。高手喝的是靈,製茶師父的靈氣,茶樹的靈氣,那一片山,一片地的靈氣。

我在一葉先生的指導下,從嚐了一口茶喝出香味,到最後,品一茶,就能看到製茶人的模樣兒,知道他的脾氣情,乃至身高,等等的一切。

到最後,我通過喝一口白開水,然後看到這水生成的環境,地空間的大小,温度,岩石的結構之後。我明白,一葉先生又送了我一樣神通本事。

味覺,為六識之一。

六識,便是生魂體現的種種識覺。

生魂代表了身體,身體通過識覺來分辨一些事物。

神通代表了認知事物的層次。

無論哪一個行業,其實都有這神通。比如一個喜歡貓,並愛養貓的人,他做了一輩子的鏟屎官,服侍過不同品種的喵星人。那麼他就有一個神通。只要一打眼,看一眼這個貓,就知道對方想幹什麼,需要什麼,這是什麼貓,什麼品種,幾歲,公母,產自哪裏,情如何等等一系列的東西全都知道。

而這些是附在物體上的顯信息。

即通過一些顯知識的學習和積累,就完全能掌握的東西。

還有一種叫潛信息。

道家人,能讀到這潛信息,能看到一隻貓具體接觸過什麼樣的人,它在什麼樣的環境居住過,它的父母是什麼樣的,多大,健在否,等等一切皆能讀出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