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要想富先修路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必須讓各村把機耕路修好,不然村裏的碎石運不出來。”楚平腦子裏出現一個南湖地圖,基本明確了那些鄉鎮可以辦石場些鄉鎮沒條件辦石場。
回到南湖後一星期,通局又拿出了修改後的規劃圖,經縣政府辦公會初步通過後,楚平帶着
通局等相關部門,拿着規劃圖到各鄉鎮跑了一個星期。
在楚平的帶領下,南湖縣大小小十多位局長們了一輛中巴車,在全縣跑了三天,楚平和他們與二十多個鄉鎮的黨委書記、鄉鎮長全部見了一次,並面對面的進行。
期間,還舉了十多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貨運司機、蔬菜販子、村幹部、羣眾座談會,聽取和基層村幹部、羣眾和各方面的意見建議。
最後縣政府辦將各鄉鎮、、羣眾和各方的意見進行梳理彙總納出68意見建議。
針對這些意見建議,通局有對規進行了修改完善。
完善修改的案提縣委常委會後,迅速得到通過。在正式大興土木修路前。楚平又讓各鄉鎮組織各村村支書、村長到上山村參觀一次,讓這些村長支書們受一次教育,也
受一下道路修通後山村
貧致富的經過。
大部分村支書村長慨很,認為上山村都能修好路其他村就
本不在話下。楚平又讓宣傳部在全縣上下開展廣泛的宣傳,一個月後全縣各鄉各村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修路大站。
因為高速公路要向各村收購碎石並得知高速公路管理局已和縣裏達成協議,這些有石山的18個鄉鎮幹勁很足前進行規劃,將條件打碎石的山都先挑選出來,一邊張羅着修各村的機耕路,一般張羅着準備開碎石場。
對於這些碎石場,楚平要求各鄉鎮一定要規範好開採主體,分配好利益,不能所有的利益都讓鄉鎮得了,這樣一來各村就沒有修機耕路的動力。
南湖縣各村的機耕路,在80年代大修過一次,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都修了一段機耕路,但這些路很窄,承重能力不足,必須進行拓寬和翻修。
“楚平,修這麼多路,資金籌集得如何?”在準備舉行大修路啓動儀式前,謝雲問楚平。
“縣境內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和村道合計277條,除去國道省道還有275,按規劃全縣公路總里程達到12116公里。”楚平向謝雲詳細彙報大修路的具體情況,“其中縣道、鄉道佔了20%,這些道路大部分暫時不要修繕,只有80公里的鄉道要修,資金採取找市裏要一點,縣裏出一點,鄉里籌一點的方法,全部已經解決了,基本上沒有問題了。”
“那各村的修的路呢?”謝雲沒在鄉鎮基層幹過,所以對這情況不悉,在別人面前他不會問,但只有他和楚平兩,他就問了。
“縣裏和鄉里在雷管炸藥、機械車輛租用上給予一定的支持,其他的由各村自行消化。”
“不會有問題吧?”謝雲這些問題,在鄉鎮幹部的眼裏是比較幼稚的,但楚平知道,謝雲侄這是信任他沒把他當外人。謝雲這是擔心羣眾們有意見,作為縣委書記更在乎民意的反應,一旦搞出什麼亂子羣眾到市裏、省裏上訪,那好事情也就變成了壞事情,這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
“您放心,宣傳很到位村村幹部和羣眾修路的積極很高。”楚平這些天實實在在到基層瞭解過,對這個還是有信心的,“村裏修路,一般採取義務工的形式,並不要找老百姓收多少錢。”
“再説了,老百姓也希望自己家門口的路修好,平裏走個路也方便一些。”楚平繼續説,有些東西不能説的太清楚了,“經各級宣傳路致富已基本上深入各村老百姓人心。”在南湖縣上下大修路同時,華南高速公路也開工了,各標段項目部陸續進駐,華南高速公路由省
通集團負責承建。
省通集團是省
通廳下屬單位,和高速公路管理局平級。
來也是巧合。
在上次楚平早了長後,局長突然和楚平認識時的情況琢磨着應該找媒體宣傳宣傳華南高速公路,於是找上楚平給他介紹的那個記者,寫了幾篇稿子,沒想到在華南高速公路開工前半個月,他老龔居然被提拔為省通廳副廳長,同時還兼這高速公路管理局局長專門負責全省高速公路建設和管理。
楚平再次被龔副廳長奉為上賓,認為楚平是他人生中貴人中的貴人,上任之後特別代高速公路管理局和
通集團負責華南高速公路的兩位負責人,進駐南湖縣,一定要先去拜訪楚平縣長楚縣長的意見後在行動。
徵地拆遷問題,一直是修路建設的大難題。
楚平在縣委會上提出湖縣以用幫高速公里搞好拆遷工作,來換取通廳、高速公路管理局和施工單位省
通集團對南湖縣道路
通建設的支持。這個提議得到了縣委常委會一直支持經楚平提議,老潘副縣長專門負責南湖縣境內高速公路的拆遷工作負責和施工單位聯絡。
門負責和省通廳、高速公路局聯絡。
應該説這是一個大家都願意看到的雙贏結果。
因為這個高速公路項目是貸款收費模式,所以當地政府得利很少,華南高速公路歷經十多個縣,除了南州市政府熱情很大外,其他包括南平、南江在內的南州市屬縣政府,都沒多少興趣,對徵地拆遷工作都不怎麼配合,這是省通廳和施工單位最頭疼的事情。
而為了省事,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將眼線徵地拆遷工作都給了施工單位,也就是它的兄弟單位省
通集團。
楚平看中的就是這一點,上有龔局長髮話,下有徵地拆遷這天下第一難的事情在,就有和省通集團談價錢的條件。
藉着龔副廳長客,楚平和高速公路管理局、省通集團的人達成了一個協議,南湖縣保證在限定的期限內,做通南湖縣境內所有拆遷户、鄉鎮的工作,省
通集團在機械設備、技術人員、碎石水泥等上給於南湖縣支持。
省通集團負責華南高路項目的夏總指揮也好説話,聽了楚平和老潘開出的條件,當着龔副廳長的面拍着
脯説:“楚縣長,當着領導的面,我向楚縣長打包票,你們縣那200多座橋,施工和技術問題包在我身上。”
“好,夏總。”楚平很滿意,對於各村各鄉來説,最難的事情就是那些橋,各村的路可以以義務工的形式,在縣
通局和
通建築公司的指導下用修,但那些鋼筋水泥修起來的橋,就不那麼簡單了,縣
通局也沒這個能耐在一年時間內,指導200多座橋。現在夏總指揮滿口答應,以省
通集團的實力,修這種小橋還不是小菜一碟。
華南高速公路被作為全標杆工程進行建設,省委省政府給省通集團的時間只有兩年半,所以作為總指揮的夏總
到壓力非常大,這才滿口答應南湖縣的條件,目的就是希望南湖縣能率先開工,在全線起到一個帶頭作用。
省通集團兩個標段項目部進駐湖後,首先做的第一件工作,就是派出幾十名技術工程人員,在南湖
通局的陪同下,到各鄉、各村去實地勘察,為那256坐大大小小的橋選址,再按照當地的要求出設計圖,除了十一座大橋需要市裏審批外,其他的小橋都只要南湖縣
通、水利等部門批准就行了。
6月底,南湖縣縣200多座橋陸續開始施工,到八月中旬,除了十一座大橋全部竣工。
當然,這一個半月裏,華南高公路南湖境內的徵地拆遷工作也完成了一半,省通集團施工項目部正式開工,省廳領導對項目部和南湖縣委縣政府給於了高度的評價。
夏總指揮也開心,兩個項目部的項目經理也很滿意,當然南湖縣修路要使用機械工具,找這兩個項目部借也更容易了,項目部不但藉機械工具,還免費派出技術人員到現場指揮。
到九月底,全縣居然修了一千二百公里的村道,這比規劃的要多出三百多公里,這些功勞自然要歸功於省通集團。
年底省通廳搞全省道路
通評比,南湖的鄉道和村道,成了唯一一個獲獎的省道和村道。
兩年後,當各鄉鄉道和村道兩旁的常青樹長出了樹頭,枝枝相搭,連接成蔭時。來南湖視察的通部副部長都
慨南湖縣領導有魄力,當時還
慨的説:“我到過全國幾百個縣市,還沒見過這麼好的鄉道村道,真是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在各鄉、各村200多座橋修好後,楚平就將心從修路上轉了出來。
修路的事情全部給老潘和吳巖去做,自己將心轉到了申報國家級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上來。
聽了于的建議,南湖縣在申報省級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的同時,也申報國家級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
為了便於開展工作,在台風過後,據南湖縣只有5副縣長,而南江、南平等縣都有7到8副縣長的情況,楚平向謝雲建議,以縣委縣政府的名義,請市委市政府配齊南湖縣政府班子。
同時,楚平和謝雲商量,以縣委的名義,設立3名正科級的縣長助理,協助縣長副縣長開展工作,既鍛鍊了幹部又能有效推動工作。
南湖縣委縣政府給市委市政府要求配齊縣政府班子的報告,在8月底才獲得批准。崔瑞和周平林被提拔為副縣長,市裏下派了一位副縣長,老嚴接任縣武裝部長,但暫時還沒進常委。
吳巖、侯兵分享了3個縣長助理中的兩個,讓楚平沒想到的是,黃林木居然也沒提議為縣長助理。在縣委常委會上,吳巖和侯兵這兩個縣長助理的提議,還有反對意見,倒是黃林木擔任縣長助理倒沒人有異議,這讓楚平對黃林木又高看了一眼。
在常委會前,謝雲臨時告訴他,三個縣長助理,要換下一個,市裏有實權領導打招呼,為黃林木討這個縣長助理。
謝雲當縣委書記近十個月,調整幹部上百人,從來沒出現過書記會碰頭後,臨時調整人選上常委會的事情。
當縣政府班子配齊後,第一次召開縣長辦公會後。除了在縣長辦公上,在縣政府就本看不到李子全的身影了,每天上班報道後,不是到那個行局走走,就是到那個鄉鎮看看,要不就是去市裏省裏跑跑,至於縣裏的工作,只要有人找他,他就會將工作推到各個分管的副縣長身上。除非沒辦法必須他縣長簽字的,他這才回到辦公室,簽了字後又和秘書出去了。
這情況和謝雲反應過幾次後,楚平也懶得關心,反正自己身正影子也正,不怕你搞什麼名堂,每天依然正常上班,該做啥還是照做啥,李子全不管的事情,他這個常務副縣長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