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撕毀盟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封后儀式是否籌備妥當?”皇帝看着朝下的韓玄昌,聲音温和:“子定下來,快過年了,我大燕需要一位皇后來主持今年的宮燈會。”眾官一聽,都是互相看了看。宮燈會本是燕國的一項傳統,燕國曆代皇帝,都會在過年之時,下旨宮中舉辦燈會,各宮的妃嬪娘娘們爭奇鬥豔,合着手底下的宮女太監們,製作着各樣造型美觀的花燈。
最後由皇帝和皇后欣賞平定,進入前三甲的花燈,都能得到重重的賞賜,但是當今聖上崇仁帝登基之前,太子妃就離世,登基之後,更是下旨十年不立後,所以近十年來,宮中卻從沒有舉行過宮燈會,這讓皇宮之中的過年氣氛十分地冷清。
從前,宮燈會不但是後宮嬪妃們爭奇鬥豔的機會,也是太監宮女們放鬆心情的時機。十年沒有宮燈會,眾人都以為這樣的節目在燕國已經消失,但是萬萬想不到,十年之後,宮燈會又重新開始。
莫非皇子的誕生,讓皇帝試圖去營造一個新的氣象?又或者是因為這兩年來,燕國發生了太多血的事情,整個燕國朝堂陰雲密佈,甚至波及到後宮。
而皇帝想以這樣的宮燈會來沖洗一下燕京城上空的血腥氣息?不管如何,這是一個讓大家覺到頗有些舒心的事情。韓玄昌出列恭敬道:“啓奏聖上,封后儀式一切就緒,臣已經查詢過,本月二十八,便是大好吉
!”
“哦?”皇帝面平和,掐指算了算,道:“尚有八
,距大年二月初八有十八
,唔…便這樣吧,本月二十八舉行冊封儀式!”
“聖上英明!”朝中眾臣齊聲道。
如今中原四國具有兩套曆法,一套是本國的國曆,另一套則是從前朝傳承下來的古歷,平裏記載
曆,都冠以燕歷平光某年某月某
,若以按照燕歷來算,今
便是燕歷平光十年二月二十。
可是按照古歷來算,距離大年三十卻還有十八,除了風國情況特殊,魏慶燕三國的節慶都是以古歷來算。
“傳朕旨意,大年前後十,燕京城各處可舉辦燈籠會。”皇帝笑道:“宮裏熱鬧,這京城百姓也得熱鬧熱鬧。”
“聖上英明!”
“開京試,也要抓緊時間。”皇帝正
道:“韓愛卿,你們禮部估算,今年進京試考的,大概有多少人?”韓玄昌恭敬道:“回稟聖上,入京試子,皆都是我大燕各郡傑出人才,初步估算,人數應該在兩千人左右!”
“兩千人?”皇帝撫須道:“這都是我大燕優秀人才,中間總會藏着幾顆明珠,後也將是我大燕棟樑之才。
韓愛卿,開之後,學子們自然是要絡繹上京,你安排下去,到時候騰出清淨的地方安頓這些學子,務必保證他們在京試之前衣食無憂。”轉視文臣首列的韓玄道,笑道:“户部撥出一批銀子
給禮部,務必保證京試順利進行,韓愛卿,户部這點銀子該有吧?”韓玄道立刻躬身道:“臣遵旨。”又道:“為國取材,善待學子,此乃聖上英明仁心,臣便是砸鍋賣鐵,這銀子是不會少一文的。”皇帝笑着點頭,道:“到年底了,户部擬個摺子上來,朕想看看今年我大燕國庫收支賬目情況。”
“臣立刻去辦。”韓玄道恭敬道。皇帝撫須笑道:“前些年你户部總是捉襟見肘,今年的子應該好過一些吧?抄沒賀家和蘇家的財產,足夠抵得上我大燕一年的國庫收入了。”羣臣面面相覷。
一時間不明白皇帝為何陡然有此言。***韓玄道卻極其鎮定道:“回稟聖上,今年的國庫收入,因為抄沒兩族家產,確實頗為充盈,不過今年撥出去的款項,也確實不少。各部各司衙門的開支,都是有案可查…特別是工部,今年宜大休江堤。
而且要安置受災百姓,撥出了大批的銀兩…”皇帝卻已經笑着打住道:“韓愛卿,朕可不是查賬,你辦事,朕很放心。户部乃國之財政本,關係天下民生,這些年若不是你撐着,真也沒有這般輕鬆,可辛苦你了。”朝官們神情各異,皇帝和顏悦
當朝安撫韓玄道,中間似乎透着某種詭異的信息,只是到底是什麼味兒,朝臣們一時也難以品出來。
一些臣子心中卻在暗想:“如今韓家如中天,蕭太師離去,蘇觀崖已死,論起資歷和實力,韓玄道已是內閣首輔,聖上如此親切,只怕也是害怕韓家的權勢吧。”
“這都是臣分內之事。”韓玄道平靜道,在朝上,謙恭有禮:“只是國庫雖然充盈,臣卻也要以備急需之用!”
“急需之用?”皇帝微笑道:“韓愛卿所説的急需,是指哪裏?”韓玄道立刻道:“回稟聖上,臣近聽聞邊疆的情況越加的惡化,就在最近一陣子,魏軍又數次對慶軍發起攻擊,更令人吃驚的是,據西北軍報。
在臨陽關內,竟然出現過魏人的細作…”朝上頓時一片譁然。皇帝已經皺起眉頭,目光閃爍,視線投向了兵部尚書範雲傲。範雲傲已經出列躬身道:“啓奏聖上,確有此事。”
“魏人往我臨陽關派遣細作,他們想做什麼?”立時有官員出列道:“聖上,魏人狼子野心,我們以和為貴,他們卻肆意挑事,我們不得不防!”皇帝神凝重看着範雲傲,正
道:“朕並不知此事,究竟是何情況?”範雲傲回道:“此事也是兩
前得知,韓將軍從西北飛鴿送來軍報,就在不久前,守關將士在關內發現幾名形跡可疑之人,隨即便抓了起來。
從他們手中竟然搜出了我軍部署的地圖,上面對我軍的兵力部署描繪得極為詳細,韓將軍覺得事關重大,所以報了上來。”頓了頓,見皇帝神有些難看,繼續道:“只因淑妃娘娘誕下皇子,舉國歡慶,不敢以此事打擾聖上心情,臣是準備今
朝上再向聖上稟明!”
“魏人派細作調查我西北軍兵力部署?”皇帝神冷下來。範雲傲點頭道:“正是。”
“難道魏人還敢對我大燕起不軌之心?”燕帝握起拳頭,冷笑道:“他們連慶人的土地都沒有佔下,就敢染指我大燕疆域?”範雲傲肅然道:“除此之外,臣也得知另一條極重要的消息。”
“什麼消息?”
“慶國新皇登基之後沒幾,慶人就派出了一隊使團前往東北前線,與北蠻人談判。”範雲傲緩緩道:“我們的人經過多方打探,終於確定,慶人將中山、高陽外加陽平五縣中的三縣之地割讓給了北蠻人。
而且從今年開始,每年向北蠻人以惠贈之名出一百萬兩白銀,十萬匹絲綢,換取北蠻人不可進攻慶國!”此言一出,晴天霹靂,朝堂上一時間炸開了鍋。
“無恥,無恥至極,我堂堂中華人物,怎能向蠻夷割地求和?”
“慶人這是瘋了。北蠻人幾萬騎兵,就能得他們做些如此喪權辱國之事?”
“當年自稱是雄獅,如今卻向一頭狼乞和,慶人怎能懦弱到如此地步?此我中華不幸,我中原上邦之臉面,都讓慶人丟盡了…”朝堂上一陣陣喝罵,有些人痛心疾首,有些人則是握拳揮舞。
齊國滅亡百年,四國分離,風國由於族羣原因,與其他三國倒也不同,而魏燕慶卻都是正統的中原文化,三國實際上在內心中對於文化歸屬還是有着極強的認同,都覺得三國本就是同一
源,同文同種,只是因為某種原因暫時分裂而已,各自的心中,卻無時不想着重歸一統。
齊朝時期,時受北蠻人騷擾,北部地區的百姓,更是遭受到北蠻人無休止的禍害,中原人對於北方蠻夷充滿了怨恨心理。
後來齊朝勇帝傾盡全力,才一舉擊潰北蠻部落,將他們直趕到了極北之地,北蠻人因為那一次的重,上百年都不曾恢復元氣,只是老老實實待著極北之地,不敢再靠近中原地區,但是一百多年後。
當初那羣荒漠野狼捲土重來,攻入中原,而慶國人卻是懦弱地割地求和,這讓朝臣們怎能不恨,在燕國人的心中,北蠻人不僅僅是慶國人的敵人,更是整個中原人的世仇。皇帝臉上陰晴不定,本來今他的心情十分不錯。
但是這兩樁子事情報上來,卻讓他如同在吃豐盛的佳餚時吃到了蒼蠅,説不出的惱怒反。魏國人派細作入關,這事兒頗有些詭異,皇帝並不是十分的相信,但是慶國人割地乞和,這種大事卻是謊報不來。
見皇帝臉很不好看,眾大臣的聲音漸漸小下來。很快,宏偉的太平殿之內,已經沒有一絲嘈雜之聲,只聽得滿朝臣子的呼
之聲。
“諸位愛卿,對此有何見解?”沉片刻,皇帝才沉聲問道。朝臣們一時間並沒有開口。
大家明白,皇帝此時這般問,並不是要讓大家對此事再譴責一番慶國人的懦弱,更不是痛罵北蠻人的野蠻。
而是要詢問大家燕國接下來的策略,其實稍有見識的臣子心中清楚,魏國卧薪嚐膽十多年,大力發展軍備,此番開戰。
那是不死不休的架勢,中原兩國,西魏和北慶大戰如火如荼,燕國不可能真的徹底地避免這場戰爭。如果燕國坐視不理,這場戰爭無論是魏國人勝還是慶國人勝,最後對燕國都沒有好處。
那是眼睜睜看着其中一國獨大。燕國之所以遲遲不出手,説白了,就是要看着魏慶兩國消耗下去,讓他們鬥個兩敗俱傷,到最後再出來撈一些利益。大夥兒都清楚,這場戰爭,燕國遲早是要參與進去。
不過關鍵的問題,卻是到了該出兵的時候,是保持與慶國人的聯盟關係,合力攻魏,還是趁虛而入,在慶國山窮水盡之時,撕毀盟約,揮軍北上?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