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緊急召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書

段蘇權就老撾抗美救國戰爭的作戰問題又回答周恩來提出的一些疑問後,周恩來立起了身。

總理有這樣的習慣:聽彙報時坐着,坐多久都穩穩不動,或記錄,或注視對方,表示出尊重和重視。一旦立起身。那就是要談意見了。

“蘇權同志作了一個很好的彙報,我現在心裏清楚多了。”他在屋中輕踱幾步,左手解開衣襟扣,説:“老撾是一個南北狹長的戰場,分上、中、下寮,地形不同。敵人兵力不足,在這種地形分割下戰線不可能是綿亙正面的。各個作戰方向將獨立形成一個局面;各個方向上的敵軍,將形成一個個孤立的集團。這極有利於我們各個殲滅敵人。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自己…”這位領導過”八·一”南昌起義,從紅軍時期便擔任軍事部長,協助澤東制定過千百次戰役計劃的被舉世公認的優秀軍事家,在分析過各種何況後,極富戰略眼光地指出:“戰爭初期,必須把北寮戰場搶到手,要先敵搶佔。”周恩來對老撾戰場前後談了四條意見,停下來,神嚴肅,顯然是在思考什麼重要的問題。

“蘇權同志,你彙報中談了中、越、老三方關係問題,”周恩來聲音轉低,他在強調一個間題時才會將聲音放低。

“從整體上你怎麼認識這個問題?”段蘇權沒有馬上回答。不是沒想透,而是考慮用什麼樣的話來簡單明確他説出想法。

“抗美第一,團結第一。努力協調,積極疏導。”段蘇權一邊思索一邊回答。、“好,有這樣的戰略眼光就好。抗美第一,團結第一。”周患來讚賞地點點頭。他來河內,已經知道越南《人民報》用顯著篇幅登載歷史上越南民族英雄抗擊“北方侵略”的文章,段蘇權也講了中越雙方在老撾發生的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總理曾有所擔心憂慮。怕我們的工作組與越方在老撾產生矛盾而影響老撾乃至整個印度支那的革命事業…段蘇權的回答使他放下了心。

周恩來沉片刻,一手叉,一手撫着下頦説:“從目前情況看,即使我們出動大批軍隊援寮,越方部隊和顧問履行國際主義義務,支援老撾,他們會留下來與我們並肩戰鬥。因此。在將來處理好三方關係是一個極重要、極複雜的問題。非有戰略思想不可。”停頓片刻,周恩來換了堅定的語氣:“但無論如何,軍事行動本身要求高度的集中和統一,客觀形勢決定了我們必須承擔起這副重擔子。”三黨會談之後,周恩來曾為越南民族英雄徵側徵貳陵墓獻了花圈。徵側徵貳姐妹是在東漢時期的起義軍領袖,史稱二徵起義。起義受到東漢光武帝的鎮壓,兩姐妹壯烈犧牲。

周恩來這一表示,使越南同志深受動。

之後不久,應越南政府請求,大批中國軍隊先後進入越南北方和老撾,支持印度支那人民的抗美救國戰爭。當時中國人民的決心和口號是:不惜做出最大的民族犧牲。

段蘇權向周恩來總理彙報後的第二天晚上,朱其文大使宴請參加三黨會談的中共代表團全體成員和駐越專家。

周恩來在三黨會談後。與有關領導個別談話,沒有出席宴會。

宴會開始前,陳毅元帥講了話。他身體比較胖,但不顯臃腫,人前一站,儼然半截鐵塔。因為眼睛不太好,平時戴一副大墨鏡;如今在室內一摘去,養足神,目光熠熠照人。

“第二次內瓦會議,是我率代表團參加的。在鈎魚台國賓館我對代表團成員講過:要有戰略眼光,才能分清敵友,顧全大局,團結對敵;才能堅持原則、掌握方針,據實際情況靈活地運用我們的策略…”陳毅聲若洪鐘,在段蘇權心裏引起陣陣盪。他雖不曾參加內瓦會議,對會議情況卻很悉。出國前他看過大量資料,也聽知情人介紹過,從中獲得許多教益。

內瓦之前,陳毅分析形勢:“近幾年社會主義陣營出現了一些問題。蘇聯和波蘭將參加這次會議。我們這幾年雖然同蘇聯有重要意見分歧,但我們都是共產黨領導之下的社會主義國家。在這次國際會議上,我們一定要分清敵友,要很好地同蘇聯、波蘭合作,要配合行動,團結對敵。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基本利益一致,但不是鐵板一塊,我們要注意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在會議中要重視中立國的意見。發揮他們的作用…”正是有這種戰略頭腦;當蘇聯代表團在會議中採取拖延態度,想等待赫魯曉夫去維也納與美國進行第二次首腦會談的結果時,陳毅在8個月的馬拉松式會談中沉住了氣,沒有轉移鬥爭大方向。他歸國彙報時,途經莫斯科,向赫魯曉夫敬酒説:“我們兩國代表團在內瓦會議上總的來説合作得不錯。

但是也有些問題,赫魯曉夫同志,請你過問一下好嗎?”赫魯曉夫連連點頭説:”好好好,我回頭我葛羅米柯問問。”在一次招待會開始前,陳毅很嚴肅地問翻譯:“中國的成語,千金難換一知己。你知道蘇聯有沒有類似的成語?”翻譯想了想説:“蘇聯有這樣一句諺語:寧要一個朋友。不要一百個盧布。”陳毅略一沉,點點頭:“嗯,還可以。”招待會開始後,陳毅做了5分鐘的即席發言。講到動情處,用他那聞名中外的大嗓門説:“寧要一個朋友,不要一百個盧布。到了最困難的時候,蘇聯人民是會覺到中國人民的友誼的。”翻譯之後,全場掌聲和歡呼聲響成一片,反響異常強烈。當時中蘇矛盾已相當烈,陳毅在1959年曾與赫魯曉夫指名道姓大吵一架,在這樣情況下陳毅能主動做好與蘇聯的團結工作,非有戰略頭腦不可能這樣顧全大局。

有了戰略頭腦,才可能利用矛盾;在敵人中找朋友,儘可能孤立和打擊最主要的敵人。

中國副外長章漢夫英語非常好,主動接近英國代表團副團長麥克唐納。有一次,麥克唐納來拜訪章嘆夫,説:“中國酒好喝,我喜歡喝中國酒。”這是友好的暗示,章漢夫馬上拿出茅台酒招待這位英國客人。

“中國人喜歡喝酒聊天。”麥克唐納端起酒杯説。

“麥克唐納先生對中國的風土人情還是知道一些的埃”章漢夫也端起酒杯。

麥克唐納在章漢夫的酒杯上碰一聲響,一飲而盡,情緒便神奇地高漲起來,兩眼閃岡發亮他説:“我的祖祖輩輩都與中國人有關係呢。”

“你是純粹英國人。怎麼會跟中國人有關係呢?”

“有關係有關係。”麥克唐納已經又斟滿一杯酒,井舉了起來“我也是中國人的親戚呢…”章漢夫見麥克唐納一時不再講下去,知道他祖上是老牌殖民主義者,從鴉片戰爭開始,有些話是不好講的。便説:“幹,乾杯。”麥克唐納又幹一杯酒,臉上溢出紅光,忽然起身用中國式的禮節向章漢夫作了一揖,説:“我可以證明我的祖輩與中國人的關係。”章漢夫笑了,這位英國人作揖還滿像那麼回事。

“我拿個倒立吧,給你們大家看看。”麥克唐納説罷,果真在大庭廣眾之下做了一個倒立。以他的身份和這種重大場合,這一舉動足夠驚人,卻還不曾完,他隨即又曲臂彎腿地做蛤蟆狀,引起大家掌聲喝彩聲不斷。

大凡西方人,多數是無拘無柬。放蕩不羈的。不論任何職,活得比較瀟灑,不願作出宮場的僵固面孔。麥克唐納爬起身,兀自興高彩烈地息道:“怎麼樣?”中國代表團受他情緒染,同他熱鬧一番,歡送他高高興興離開。中國人同麥克唐納建立起來的關係對會議最終達成協議是起了積極作用的。

陳毅高度評價中立國家在會議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他提議:簽字儀式應該由西哈努克親王來主持。只有具備戰略頭位的人才會想到並做到這一層。

西哈努克親王由法國起程前來內瓦時。陳毅特意關照韓敍:“西哈努克何時起程,何時到達內瓦,你們一定要搞準確,及時報告。我們要到他的別墅去接。”那天,陳毅據報告,提前15分鐘趕到西哈努克下榻的別墅候。當西哈努克親王和莫尼克公主一行乘車到達別墅時,陳毅第一個接上去,第一個握手,並且是第一個向他通報了會議情況。

西哈努克深受動。當他進入會場時。特意挽住陳毅的胳膊,並肩出現在各國代表的面前。以後的歷史發展證明,這一“並肩”而行是邁出了富有戰略意義的重要一步。

段蘇權回顧這些情況,與自己的工作情況做比較,從中獲得啓迪。

宴會開始了。喧聲笑語中,段蘇權將軍就近找了一張桌子坐下,忽聽陳老總在另一張桌子旁大聲招呼:“段蘇權,過來、過來!這邊坐麼!”段蘇權起身,來到陳老總桌旁。楊成武副總長、伍修權副外長,朱其文大使都在這一桌。

陳毅拍拍身旁一張空椅子:“坐坐坐,坐下説。”朱其文斟滿一杯酒,遞給段蘇權將軍。

“聽總理講,昨天晚上你做了一個很好的彙報。”陳毅望着段蘇權:“工作很有成績喲。我沒有能聽完,很可惜埃”段蘇權不好意思地搖搖頭:“那是總理的鼓勵,其實我們的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陳毅朗聲大笑:”莫謙虛了麼,很有成績就是很有成績。

我説,回去後你給老撾的同志説一説,不進行階級分析,不發動羣眾進行階級鬥爭,走到哪兒吃到那兒,我們在大革命時期就犯過這樣的錯誤。結果呢?使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了。杜牧有詩云:‘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矣!’這都是我們用鮮血換來的教訓喲。”段蘇權説:“寮中央對這些問題已經開始重視了。”

“那就好!”陳毅剛端起酒杯,又放下來,把頭傾向段蘇權,換了嘮家常的口氣:“我説,你老家在哪兒?”

“茶陵縣。”段蘇權回答。

“噢,荼陵…”陳毅點點頭,換上一種回憶的神“茶陵縣是井岡山五縣之一。可是那裏羣眾條件不好,我們一進去就打…”

“老總講的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的情況吧?那時國民黨大肆鎮壓工農羣眾,反動勢力非常囂張。”段蘇權解釋説“到了1930年,茶陵羣眾鬥爭已經蓬發展。後來成為湘贛的模範縣了。”

“噢。”陳毅點點頭“這時我到贛東去了。”他將酒杯舉起,同段蘇權的酒杯輕輕一碰:“蘇權同志,希望你努力工作,不負使命。來,為你們今後取得更好成績。乾杯!”陳毅元帥的直率,豪放給段蘇權留下深刻印象。幾年後,在“文化大革命”反對所謂“二月逆”之後的一天。

段蘇權在解放軍總醫院看望聶榮臻元帥。正在病房裏閒聊。

陳毅元帥和夫人張茜路經門口,走了進來。

段蘇權馬上起立,向陳毅元帥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聶帥指點段蘇權,向陳帥介紹:“這是段蘇權同志。”

“認識,我認識。”陳毅仍是那麼豪放,嗓音洪亮。他伸出大手,緊緊握住段蘇權的手“我們是患難之。”

“老帥身體怎麼樣?”段蘇權關切地問。

“得了癌症,每天進行化療。”陳毅像是在説一件很隨便的事,本不將絕症放在眼裏“現在就要去做。”説罷,陳毅由張茜陪着,出門朝電梯走去。當時陳毅正在捱整,段蘇權沒有看到警衞員跟隨,只是元帥夫婦自己行動,卻仍然樂觀,豪邁。他一直目送陳毅元帥走入電梯,心裏久久不安…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