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吃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三月二十四號,高三一模。

本來以為沒他們什麼事,只要做到安靜乖巧不鬧事就得了,結果班主任一上早自習就跑來了,很輕描淡寫的來了一句,咱們跟着一塊考考看看。

啊?

他們嚇的嘴張的能進雞蛋,怎麼不早説啊!

一邊收拾桌子一邊吐槽自己班主任的不靠譜,一點準備沒有,考什麼?

跟高三‮試考‬時間同步,正規的同時也是為了防止他們漏題,對他們來説只是測驗,對高三可不是,就怕有人聽到風聲,摸過來打探消息。

座位都沒換,直接考,第一門就是語文,一模卷子比平時的摸底卷要難,題型沒變,問法和答題模式要靈活一點,閲讀判斷的選擇題出了兩組,比平時加了一組。

默寫照舊是五分,但多了兩道課外名句。

古文閲讀減了一篇,改成了古詩賞析,現代文閲讀兩篇,問題加起來就五個,分值卻佔了三十分,作文是二選一,記敍文,議論文隨便。

把卷子題型從頭看一遍,沒什麼太出格的題,把手錶擺到桌角,看了眼時間,開始安心答題。

結果第一題就卡了,第一題是字音字形,主要考生字,想了好幾遍湛藍,暫時的讀音,模模糊糊的有點印象,懵了個c。

第一題就不確定,劉明宣有點慌了,審題的速度就下來了,經常的要回頭掃一掃選擇第一題。

覺像是選錯了。

心裏默唸堅持第一印象,堅持第一印象,下了好大的決心才沒改。

慢慢的往下做,一直到古詩文默寫,她這信心才找回來一點,五句全都會,寫完仔細檢查了一遍沒有錯別字,才接着往下做。

古文閲讀意外的簡單,篇幅小,生詞基本沒有,也沒有太多的陌生句,都是悉的句式和詞解,五分鐘搞定。

然後現代文閲讀也不難,分值雖然佔比重大,但都是些基本問法,沒有讓人一上來就摸不到頭腦的,唯一有點麻煩的就是瑣碎,需要一點點的往上羅列,每題都跟寫小論文一樣,需要分點分條。

類似於摘抄。

高興的不光是她,班裏不少人臉上都喜洋洋的,只有幾個板着臉,這幾個就是做的快的,看到了下面的古詩賞析。

出了一首偏到咯吱窩的詩經節選,原文是: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牀下。

第一問是要簡述詩人在其中表達了什麼?

乍一看好像就是一首簡單的反應季節變化的詩歌,隨着時間變化,蟋蟀從窗外蹦噠到牀下了,從側面烘托了天氣季節的變化,一天天變冷。

但是,它的分值是六分,很顯然的三個踩分點,季節變化,天氣慢慢變冷,這頂了天也就算兩個,後面肯定還要在接一個渲染什麼什麼的情,但這天氣變化,蟋蟀入屋,能是個什麼情?

悲涼?關鍵是誰悲涼?詩人?劉明宣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直接就上萬能詞,思鄉,離愁,悲涼,肅穆,讓老師們看着點踩吧,踩中哪個算哪個。

然後第二問更狠了,直接讓默寫一手錶達類似情的古詩文,這表達什麼情都不知道呢,怎麼寫,沒辦法,又轉回去重新讀了一遍,就簡單短小的四句詩,怎麼看也看不出有什麼別的意思,不知道寫作背景,誰知道他表達什麼情啊?説思鄉真的有點牽強,但別的她也想不到,直接來了一首王維的《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好不容易從古詩賞析裏轉出來,看見作文就又萎了。

給了個借綁理論,有點像以後馬雲説的麻繩綁在白菜上是白菜的價,綁在大閘蟹上是大閘蟹的價,她當時還笑,誰買綁麻繩的大閘蟹,但現在事到臨頭了,她也沒覺得好笑了,她在猶豫的是這到底中心立意是什麼,是簡單隻管捆綁呢,還是深層意義上的藉機賣高價的機會主義?又或者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爭取當那綁大閘蟹的,不當那綁大白菜的?

太豐富,瞬間腦子裏就延伸出許多的側面意義,看着都像,又讀了一遍,讀十遍,腦子都要炸了,覺得表達的立意還是偏捆綁多一點,看看剩的時間,沒猶豫,直接捆綁。

收卷鈴一打,都糾結的前後問,你作文寫什麼啊,本立意是什麼啊?

方時雨轉回來還沒開口,劉明宣就果斷的把她又推回去了,別問這些沒營養還影響心情的傻問題。

接着是數學,文綜,英語,按部就班的來,剩下的這些,數學最簡單,十二道選擇題有十道是一步公式就出來的,剩下的兩道也沒難題,填空,第一,第二,第三,前三個大題都是常見的基本題型,順着已知一步步來,基本沒難度,最後三道也就是平常見的提高題,難度有,但要説多難那還真説不上,做完最後一大題的最後一問,看了下時間,還剩四十分鐘,快的讓她有點心虛,趕緊回過頭去檢查。

英語一般,最難的是文綜,平時題目不正規,這次完全就是按照高考模式來,選擇少,佔分重,還有歷史那種一個大題就一問,滿分十四分的簡答小論文題,這次都出現了,政治沒別的,就是題量大,手都不停的寫,到最後也就留了五分鐘給選修。

有點失誤,選修十分,基本是送分題,老師一直強調先答選修來着,幸好選修是最近學的,基礎知識記的比較牢靠,沒卡殼,直接往上寫的。

“假”一模考完,改變最大的是狀態,好像提前進入了高三的複習模式,突然發現自己的知識點漏有好多,不少人直接就從書架上把高一的課本翻出來,每天下課就捧着看。

考完沒幾天,歷史,地理,政治的三門選修也學完了,到今天,新課已經全部結束了,剩下的就是複習。

趁着大休,把要用的書都搬回去,順便把牀上的厚棉被收起來,不知不覺中,入了…

除了早晚還有點冷,中午已經穿不住羽絨服了,注意保暖點的還穿個秋衣秋褲,愛美點的直接就上了薄衫。

與此同時,修了一週婚假的語文老師也回來了。

人逢喜事,語文老師氣特別好,穿着一身大紅的針織連衣裙,外搭一同短款的修身呢外套,火熱洋溢的讓他們有種由入夏的錯覺。

然後進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講一模卷子。

瞬間由夏入冬。

稍微讓人覺得安的是,講卷子之前批發了一撥喜糖,一人一把,也沒數,直接抱着糖袋分的,分完最後還剩一些,語文老師很自然的跑下來,把剩下的都給她了。

“咱們課代表成天收作業跑辦公室的,都累瘦了,多給她點,讓她以後更好的給咱們服務啊!”語文老師笑着説。

大家嘴裏着糖,可有可無的應了一聲。

氣氛調動完了,該説正事了。拍着桌子上的‮試考‬卷,語文老師眯着眼睛一臉不忍直視的説了句“咱們班這次考的鍋底都糊掉了。”糖差點掉了。

緊接着又一句:“咱們年級也都糊掉了。”

接着淡定的吃糖。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