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接着忽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六章接着忽悠距離廣州城十幾裏的撈魚坊,是一個不起眼的村落,這兩卻熱鬧起來,早幾天有荷槍實彈的番鬼兵同大清國官兵一起,搭起了幾處綠帆布帳篷,然後雙方就涇渭分明的分成兩列站在帳篷一南一北,雙方人數相當,一個對一個的,
疊肚,都怒目瞪着站在自己對面的異國士兵。
最稀奇的是每隔兩三個時辰,雙方就有一列列士兵換班,然後又接着重複上演怒目而視劍拔弩張的戲碼。
今兒早上,廣州城方向又來了大批番鬼,最前面騎馬的十幾人,後面則是一隊隊紅制服的列兵,總有百八十人。
騎馬的番鬼都進了帳篷,洋夷列兵則全在帳篷外排的整整齊齊,一個個刺刀鋥亮,可就把對面二三十名大清國士兵的氣勢壓下來了。
有遠遠看熱鬧的百姓可就着急了,番鬼比咱們人多了不是?咱神州的官兵呢?
遠方,忽然號角響,蹄聲如雷,遠遠就見百餘騎如藍旋風般捲來,號角
昂,鐵騎如
,這彪鐵騎各個藍甲重盔,如狼似虎,雖僅百人,氣勢卻如千軍萬馬席捲而來,隔得老遠,彪悍剛烈之氣已經瀰漫天地,本來朗朗晴空似乎也為之一暗,陰雲四起。
一排排刺刀閃亮的夷兵臉上都變了臉,不由自主的紛紛後退。護旗衞,魔鬼般的存在,這枝中國統帥的親軍每次出現在戰場上都代表着血腥的殺戮,花城、土城、黃沙坡,聯軍士兵睡夢中都不願想起的三個名字,每一處,都飄動着恐怖的藍
火焰。
“噦噦”藍甲衞士拉動繮繩的動作整齊劃一,烈馬紛紛長嘶而立,揚起的風沙捲到夷兵陣中,許多夷兵不大聲咳嗽起來,本來整齊的方陣馬上散亂無比。
在帳篷口看着這一幕,巴夏禮臉陣青陣白。
藍甲親軍如水般左右一分,葉昭翻身下馬,大步而出,朗聲道:“巴夏禮先生,久仰了”看着這位錦繡衣袍粉面星眸的少年,巴夏禮一時有些愣神,雖然早聞聽中國統帥年紀不大,可真沒想過會是位二十歲左右的文秀少年。
葉昭卻早走過來,同巴夏禮攜手入帳。
帳篷內,並了一排長長的桌子,靠南的一面,坐着神態各異的十幾名英法夷人,這就是參加和談的英法代表團,除了官方代表,還有幾位活躍在廣州上海的商人。
葉昭笑呵呵對着他們拱手,卻是用英文道:“大家好。”眾夷人紛紛起身,神間都有些吃驚,這個少年,就是令聯軍吃盡苦頭的中國統帥?
巴夏禮疑惑的問道:“統帥大人,您就一個人同我們談判?”葉昭微微一笑,道:“肅順大人隨後就到,我只是協辦,談判的事可做不了主。”巴夏禮心下更是嘀咕,看情形這少年統帥對和談好似不怎麼熱心呢。
葉昭孤零零一個在眾夷人對面坐了,這些高矮胖瘦的夷人都不錯眼珠的打量他,葉昭卻怡然自得的端起了茶杯品茶。
巴夏禮想同葉昭聊兩句探探他的心思,可見他這樣子,又實在不知該如何開口。軍人好戰,更莫説少年將軍了,巴夏禮就不由得心裏嘆口氣,這和談,怕是困難重重。
巴夏禮不由得看向了談判使節團裏的幾名商人代表,心説你們提出如此苛刻的條件,中國人又豈會答應?
半個多時辰後,大清國欽差肅順等幾名官員以及通譯等隨行人員才進了帳篷,肅順勉強同巴夏禮握了握手,聽聞廣州城內夷人廢除凌遲之刑、又令百姓之間帽握手為禮,可真是豈有此理。
雖然那晚同侄子吃燒烤,最後倒也覺得侄子的愛姬頗有可愛之處,可面對洋夷,肅順心裏的厭惡之情又不由自主的翻騰。
在等見到洋夷送上草擬的和約條件,肅順更是火冒三丈。
葉昭也接過一份洋夷呈上的文書翻看,雖在廣州吃了虧,但英法顯然寄希望談判桌上贏上重重一局,提出的條款和前面差不多,例如要求各國公使駐京,增開營口、登州、天津、台灣等十幾個通商口岸,外國人可以入內地遊歷、通商,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往來,修改税則,減輕商船噸税,准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准許傳教士進入內地傳教,割讓九龍給英國等等。
當然,還有些附屬條款,例如不許加害在戰爭中幫助過英法聯軍的中國人等等。
至於軍費賠償,倒是僅僅開出了兩百萬兩的數目,比之前世的八百萬兩降低了胃口。
饒是如此,肅順火騰一下就上來了,將草約往桌上一扔,聲俱厲道:“一派胡言,欺人太甚”通譯側頭偷偷瞟向葉昭,見葉昭不動聲
沒什麼暗示,他面對眾夷人,遂用詞就嚴厲起來“各位使節先生,欽差大人對這份草約所有條款表示拒絕”洋夷們轟一聲,就紛紛
頭接耳議論起來。
巴夏禮臉沉似水,早知道這次談判會艱難無比,那些商人提出的苛刻條件還沒拿出來呢,中國人已經如此強硬,這場和談的前景怕是凶多吉少。
巴夏禮看向了葉昭,灰眼瞳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味道“統帥閣下,你們沒有準備和約草本麼?”葉昭坐在這談判桌上,實則有些思
起伏,代表中國,同外國列強在華頂級人物正面碰撞,談判講數,猶如夢境一般,而對面正同自己説話的這位暮氣沉沉的“老鬼子”卻是曾經令中華民族飽嘗羞辱。
自己,不管是青史留名亦或遺臭萬年,從今而後,都將會在歷史上寫下重重一筆了,葉昭這個名字,千百年後,後人又會如何評述?
大清鷹犬?中華開國皇帝?總統?一個充滿幻想的亡失敗者?亦或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人取了
命呢?
葉昭搖了搖頭,拋去了自己的雜亂思緒,對巴夏禮微微一笑,用中文説道:“我們只有兩點要求,第一,貴**隊退出廣州;第二,出戰爭中的中國戰犯。”説着拍拍手,通譯忙將他的話翻了,又拿出一頁紙遞過去,上面有十幾個名字,李明翰排在第一位。
眾夷人又是一陣譁然,巴夏禮倒是鎮定的很,説實話,他倒沒想過中國人僅僅提出了一份十幾人的名單,要知道中國人喜歡秋後算賬是出名的,本以為廣州城內曾經為聯軍服務的中國人都要受到嚴厲的懲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