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諸神之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蔚藍的大海上,一支由7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5艘魚雷艦以及若干輔助船隻組成的艦隊正在航行。
這是大英帝國印度艦隊的一支分艦隊,正由加爾各答向新加坡巡航,因為與中國人關係漸趨緊張,所以每次巡航馬六甲,英國艦隊都會集結一支足以應付任何挑戰的力量,以防備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
這支分艦隊的最高指揮官為泰格爾上將,此時他正在“女王榮譽”號的指揮室內,向各個艦船發出一道道指令,前面眼看就到了馬六甲海峽,此次赴新加坡,他還肩負着一項秘密任務,大英帝國已經做好了向中國宣戰的準備,也隨時可能向中國宣戰,據可靠情報,一支從南洋赴南非的中國運兵船隊將會在這幾通過馬六甲,如果能截到這支船隊,他已經得到命令可以首先開火,由此大英帝國便會向中國正式宣戰。
英國海軍艦隊呈5個平行縱隊前進,前方,則有快速機動的偵察船開路,這已經完全是戰時狀態了,泰戈爾將軍很謹慎,既然他能襲擊中國船隊挑起戰火,同樣的,中國人一樣可以率先動手,現今中英海軍相遇的話,誰先開火都不足為奇。
“女王榮譽”號是一艘排水量達12400噸的重型戰列艦,這艘去年下水的新式戰列艦採用複合裝甲,高功率蒸汽機,阿姆斯特朗重炮在強裝藥的情況下程可超過10000米,其末端速度仍有360米/秒。
這艘重型戰列艦的威懾力在大英帝國皇家海軍中可排入前三位。
然而,這一切都成為了歷史。
戰爭是突然之間爆發的,印度艦隊最前面的偵察船首先被擊沉,突然出現的大批中國戰艦雖然文質彬彬的用擴音喇叭簡單宣讀了中國皇帝簽發的對英宣戰書,當然,實則並不是宣戰書全文就是簡單的兩句話,表示我大皇帝和帝國已經向你宣戰,接下來的炮火打擊卻是那麼的猛烈。
中國艦隊通過無線電比英國海軍更早知道戰爭的爆發,在距離馬六甲海峽一百海里的印度洋上,由10艘戰列艦、6艘重巡洋艦、11艘輕巡洋艦、15艘驅逐艦、24艘魚雷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對泰格爾艦隊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炮火轟擊,因為距離中國大亞奇海軍基地頗近,這也使得帝國海軍可以用更多的魚雷艇來支持作戰。
幾乎動用了中國南洋艦隊全部軍事力量和近半英國印度艦隊在印度洋中爆發的海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戰雙方投入的戰艦總噸位超過了30萬噸。
硝煙瀰漫,這場戰鬥一直從上午持續到深夜,雙方追逐、纏鬥,在安達曼海上進行着人類海戰歷史上第一次重艦巨炮的碰撞。
雙方的戰術幾乎如出一轍,用魚雷炮艇也就是驅逐艦驅趕對方近自己主力艦的魚雷艇,以主力艦重炮轟擊對方速度較慢的戰列艦,巡洋艦則重點打擊對方的驅逐艦魚雷艇見縫
針,希望能
近對方主力艦給其致命一擊。
只是中國艦隊變換編隊是如此高效,這是一場無線電指揮對旗語探燈的戰鬥,不論大英帝國海軍軍官船員如何訓練有素,指揮系統總是比中國艦隊慢了一籌,噸位又完全佔堊據劣勢,所以戰鬥開始不久,泰格爾已經命令自己的艦隊撤退。
通常來説海戰時一方退卻就代表了戰鬥的結束但中國人顯然不這麼認為,其戰列艦分艦隊中的第二戰列巡洋艦分艦隊從北方海面趕來加入戰鬥,英國海軍若想快速撤退,只能從中國分艦隊的編隊中穿行。
海面上,很快變成霧濛濛一片,有火炮轟鳴留下的朵朵雲團,也有英國驅逐艦為了掩護自己的行動施放的煙霧。
當泰格爾以為自己的艦隊將成功離戰場時,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白
煙霧中中國魚雷艇狼羣突然衝入了英國驅逐艦火力覆蓋
程,一枚枚魚雷在海面上劃出無數道白線,一次自殺式的襲擊,兩艘魚雷艇在驅逐艦的炮火中爆炸下沉,但“勇敢”號戰列艦則被兩枚魚雷擊中,其船體堊內響起的巨大爆炸聲預示着它的結局。
兩艘魚雷艦對一艘戰列艦,1000噸鋼鐵換取了9000噸鋼鐵。
世界第一海軍近百年來,從來沒有遇到真正的挑戰,也沒有進行過真正的戰爭,看着海面上漸漸沉沒的中國魚雷艇泰格爾心中有些茫,東方民族是不是真的侵略
十足?每每到了生死之時,其骨子裏危險而令人恐怖的潛質才會顯
出來。
魚雷艇的襲擊也嚴重拖延了泰格爾艦隊退出戰場的部署,繼“勇敢”號之後“巨人”號戰列艦也在中國戰列艦速炮的炮火中冒起了黑煙,雙方的戰艦編隊更
織在方圓數百平方公里的海面上,絞殺混戰。
當夕陽餘暉在海面上映出金黃之際,這場戰鬥已經接近尾聲,泰格爾上將不得不放棄嚴重受損的“女王榮譽”號,登上了一艘巡洋艦撤離戰場。
實際上兩個小時後,他所搭載的巡洋艦編隊還同一支中國戰列艦分艦隊擦肩而過,英國巡洋艦編隊全速開動,迅速離了接觸。
安達曼海戰,英國印度艦隊損失了“女王榮譽號”在內的5艘戰列艦、2艘重型巡洋艦、9艘驅逐艦和全部的5艘魚雷艇,總噸位共計6萬餘噸。
其驅逐艦和魚雷艇因為速度不及中國的驅逐艦,在撤離戰場時遇到中國驅逐艦編隊追擊,損失極為慘重,反而沒有受到中國艦隊重點打擊,又船堅炮利航速不慢的巡洋艦大多數都逃過了厄運。
中國南洋艦隊,被擊沉戰列艦1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3艘、魚雷艇7艘,總噸位不到兩萬。
當這場戰爭登上全世界的新聞報紙頭條時,中國的友邦和敵人心情截然不同,雖然中國率先開戰,但英國海軍同樣有備而來,毫無疑問中國人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更打破了大英帝國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其實就在同一,當中國皇帝簽發的對英國宣戰書傳遍歐亞大陸時,全世界已經震驚的無以復加,東西方最為強大的帝國的慘烈碰撞,或許會成為許多
遊詩人歌頌的熱血篇章,但是這場大戰就好像東西方兩座神祗毀天滅地的戰爭,只要生活在歐亞大陸的生靈幾乎就不可避免的會捲入這場風暴。
而這種擔心沒有錯。
1883年4月20,俄國對東俄宣戰,同
,中國對俄國宣戰。
4月25,奧匈帝國對俄國宣戰,26
,按照英俄軍事密約英國對奧匈帝國宣戰,27
,德國入侵比利時,同時對英國、法國宣戰,5月1
,對俄國宣戰。
兩大軍事集團的戰爭,在4月突然爆發,很快蔓延向歐亞大陸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