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製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拿了一把菜刀,把籮筐裏還沒有倒掉的烤過的紅薯巧巧地削了一塊下來,拿在手裏~粘~粘的。二觀察了一下,便放在嘴裏細細地品嚐起來。

他的臉上還淌着汗珠,口一起一伏,一邊品嚐一邊調整着自己的呼

聽到劉越深説籮筐裏的東西好吃以後,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回了高原村。原本要花兩個小時的山路,他硬是用一個半小時就爬上來了,因此,累得不行。

劉越深、徐夫子正站在他的對面,焦急地看着他。他母則打了盆熱水,用洗臉帕給他擦起臉上的汗水來。

吃完了第一塊,二把他母手中的洗臉帕接過來,胡亂地擦了把臉。又彎下找了個不同的地方削下了第二塊,再次放在嘴裏吃了起來。

第二塊吃完,又把粘成一塊的薯條敲散,取中間的放在嘴裏吃…

劉越深的喉結動了一動,不耐煩地説:“二,到底怎麼樣啊?”

“你什麼口水?”二又把一塊放入嘴中,含糊不清地説:“你沒看我晚飯都沒吃,肚子正餓着嗎?這東西甜而不膩,味道極佳,正好拿來當晚飯。”

“呃?”劉越深一愣,也去找了把刀開始割了一塊,陪着二美美地吃了起來。

徐夫子看着二人。甜甜地笑了。找了板凳上坐下。掏出一支煙起來。

吃得差不多了。氣息也平順了下來。這時。他才發覺自己‮腿雙‬有點發脹。是劇烈運動地後遺症。他甩了甩腳。活動了幾下。腳上地關節“啪啪”作響。配合着嘴裏地咀嚼聲。很有意思。

“這烤出來地紅薯條看來是意外地收穫。”最終。二長長地嘆了口氣。説:“徐師傅。我看以後就按這個火候烤。烤出來地紅薯條冷卻以後。味道還真好。只是。我覺得應該趁沒有冷卻下來還是軟地時候。把薯條加工成固定地形狀。這樣有賣相。

你看。怎麼樣?”徐夫子想了想。把剩下地煙扔在地上。用腳踩熄了。端坐身體。説:“我有個親戚。是專門做散糖生意地。逢場天就挑着自己做地糖賣。手藝不錯。味道也不錯。我估計這種東西讓他加工出來應該可以。他地散糖生意一個月能夠找兩三千塊錢。劉總這兒工資開得這麼高。他肯定願意到這兒來幫工。”

“這徐夫子還是人,推薦個人還順便把報酬的事説清楚了。”二擦了擦嘴上剩餘地殘渣,説:“那好,你馬上打電話問問你的親戚,願不願意過來,如果加工得好,我就聘他了,基本工資2000,加提成,標準跟你一樣。”徐夫子眼中放光,趕緊掏出電話打了起來。

第二天,徐夫子地親戚就到了,他臉上始終掛着微笑,名字叫姚閒。

他給二的第一印象是,這小夥子長得壯實,很有活力。

他來的時候正趕上新一爐烤紅薯出來。他二話不説,拿來一塊案板,撒上一些麪粉,便開始加工軟軟的紅薯條。二看他的動作蠻純的,一會兒功夫,薯條便被他帶來地模子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形狀。

絲糖,這種東西在農村市場上很常見,也是以紅薯來做地,樣子有點像薩奇馬,但是普通的紅薯做出來地很硬,放在牙巴里咬起來很費勁,而這種紅薯做出來的糖卻鬆鬆軟軟地,冷卻之後,一咬就脆。

紅薯餅,餅子的一面被姚閒拍得很平整,但是還能看到薯條的紋路,另一面卻讓薯條自然地錯在一起,有點像雪餅,但卻是金黃的顏。…大半天時間過去,這一爐烤出來的紅薯條,便被姚閒處理完畢。做完後,姚閒鬆了口氣,打了盆水洗了水和臉,對二説:“劉總,你看這些還滿意不?”每成形一塊,二和劉越深就分着吃一塊。最後實在吃不下了,案板上的糖卻慢慢堆起了尖尖的小山。

對姚閒的手藝非常滿意,豎起大拇指,説:“不錯,如果你願意,我就聘請你當糖廠的大師傅,順便給你招幾個幫手,相當於你的徒弟。”手藝行師傅收徒弟是可以提成的,即徒弟生產多少,師傅就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提成。這都是規矩了。收徒弟就意味着鈔票。

姚閒一聽,緊張地手,一張臉笑得通紅,興奮地説:“我都可以收徒弟了?”看着姚閒的高興勁,二也樂了。看着成堆的糖,二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這些糖要如何保存,能夠保存多長時間不變質?”姚閒在這個方面很有研究,説:“這些糖生產出來以後,都要用膠布口袋裝起來,半年之內都能保持味道不變。如果採用包裝機,把糖作成包裝好的成品,密封得更好,保存一年時間是沒有問題的。”

“不要説一年,半年的時間也足夠了。”二點點頭,趕緊對劉越深説:“你去找十來個心靈手巧的人,給姚閒當徒弟,從明天開始,我們正式開始生產高原紅薯糖。我明天也去跑一跑開糖果廠的手續。”時間在緊張中渡過。

手續跑了一圈下來,二才發覺,原來開糖果廠比想象中複雜多了。

首先,糖果廠的開辦涉及工商、税務、衞生等各方面的手續,幸好有李幫忙,不然讓二一家一家去跑,還真的跑不下來,時間上也要拖很久。

其次,包裝設計和商標設計很重要,這是食品進超市的必備條件。鄧羽君在這一方面相對較,這件事二便落實給她了。她去委託了一家設計公司,時刻去盯着設計進度,偶爾還給設計人員討論討論,將自己的一些想法進行溝通。

第三,要購買大量的設備,特別是包裝機、烘乾機等,這些據需要在網上都可以買得到。姚閒有在外地現代化的糖果廠打工地經驗,悉各種設備的功能和運用,有他在設備問題倒不用二擔心,二只需花錢就行了,二十來萬就可以全部搞定。

在此期間,紅薯已經全部收穫完畢,二家的紅薯實在裝不下了,幾個部長的家中也騰出了幾間屋子,用來裝紅薯。幸好,紅薯這東西可以長時間存放。

培植母藤地事,已經給劉越深負責了,在三個村地每個村民小組裏選兩個點,找幾塊地,用來培植母藤,由於母藤培植已經不需要二的異能了,所以進展很順利。

今年的母藤還有個特殊情況,會員不收費了。因此,申請加入公司會員的村民又多了一些,甚至三個村以外的村也有加入。

劉越深給二講這件事,二地回答只有四個字:“來者不拒。”紅薯收穫之後,二又讓陳雨峯拉來了幾千株楊梅樹苗,全都順順當當地種到了新收的紅薯地裏。紅薯與楊梅間種,互不影響,倒是個好辦法,村民們也接受了這個辦法。高原村家家户户都種上了兩三畝地楊梅樹,總共種了四百來畝。

放眼一看,光禿禿的小村莊(青岡林被砍了的緣故)全是楊梅樹苗和紅薯苗。

可以想象,到了楊梅長大的時候,漫山遍野都是楊梅樹,漫山遍野都是火紅的酸甜酸甜的楊梅果,那種情境真地很令人陶醉!

董鎮來過一次高原村,看了到處種着楊梅樹苗,很高興。雖然離五百畝的任務還差一些,但已經讓董鎮覺得滿意了。從董鎮地口中得知,高原村、紅巖村、大石村總共種下了一千多畝楊梅樹,加上其他村種植的,加起來總共有兩千畝。阿南鎮可以對外宣傳是“楊梅之鄉”了。

5月12,發生了一次震驚世界地大地震。

阿南鎮隔主震區幾百公里,除了有強烈震以外,並沒有多大影響。

地震發生的第一刻,二就衝到了第二道懸崖處,看山是否被震垮了。跑過去一看,山已經挖通,裏面地活水來源已經查清楚了,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作了處理,山的加固和修緝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經受住了地震的考驗。

虛驚一場!

如今,到第二道懸崖處的路面已經全部挖通,已經開始挖到第三道懸崖的土路。等山加固工作完成,就可以去挖第三道懸崖。第三道懸崖一挖通,從高原村到紅巖村的土路就算全部修通了。

可是,從紅巖村到阿南鎮的路,縣上派來的修路人員只是象徵地修了一下路,留下了幾個施工人員,每天上午有氣無力地幹半天,便收工了,工程進度極其緩慢。與高原村村民們的賣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有的村民私下裏問過二:“縣上對修路不支持,會不會我們的路是白修了?”二對此也頗為無賴,但還是堅定地回答他們:“即使縣上不修這條路,我們公司也會出錢把這條路修通,並且硬化,一定要修一條致富路出來。”眾人吃了定心丸,更加賣力地修起路來,工程建設也越來越快。

吳雅詩再次擔起了新鮮紅薯促銷的大粱,劉海的七家新裝修的門市,在新鮮紅薯的銷售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新鮮紅薯的銷售一切正常,資金逐漸回籠回來,大大地緩解了二的資金壓力。

“買高原紅薯,到高原紅果蔬專場店。”成了市民們的共識。

由於劉海設在市區的門市的影響,天宇果蔬專賣店的紅薯銷售卻受到了影響。肖天宇第二次鄭重向二提出,要壟斷市區高原紅薯的銷售,但還是被二拒絕了。

看着倉庫裏面還沒有銷多少的兩百萬斤高原紅薯,肖天宇顯得很焦急,眉頭一皺,心頭一狠,説道:“劉國慶,是該讓你嚐嚐苦頭了。”商標設計出來了,二去看了一次,覺非常的滿意。

把商標和相應的手續給一家商標代理機構,商標代理機構的負責人告訴二:“一件新申請商標從申請到發證一般需要一年半左右時間,其中申請受理和形式審查約需一個月時間,實質審查約一年時間,異議期三個月時間,核准公告到發證約兩個月時間。請你耐心等待。”聽到要一年半的時間,二有點着急,問:“商標沒批准下來之前,我們公司的產品可以使用商標嗎?”

“可以。”負責人道:“但是,要等國家商標局下發的《受理通知書》後,可以在商品上打出tm的字樣,表示該商標已經向國家商標局提出申請。目前商標局一般需三個月左右才能下發《受理通知書》,但不會影響到商標申請權的產生時間。”

“這麼長啊。”二有點擔憂自己的商品進超市的問題,説道:“那可不可以馬上把我的受理申請送到國家商標總局。”負責人點點頭,説:“這沒有問題,我們在代理的合同上籤的很明白,商標的申請,也就是文件送達國家商標總局的時間,為我們簽訂代理合同的三內。也就是説,最多後天就可以送到了。”從代理機構的辦公室出來,二給魏掠影打電話,告訴他商標要一年多的時間才拿得下來。魏掠影一下便聽懂了其中的意思,説:“不用着急。超市拒絕沒有商標的商品,是因為害怕惹上維權的官司。你們公司的產品獨此一家,不會產生此類糾紛。因此,你放心大膽地在我的超市裏面賣。”銷路的問題解決了,二鬆了口氣。

魏掠影説不會產生此類糾紛,可是這糾紛它就偏偏產生了?

三天後,商標總局在同一天收到了同樣是“高原紅”的商標註冊申請,拿不定主意,便馬上通知商標申請人,請他們到商標總局來協調。

得知這個消息,二一下就愣了。

會是誰去申請“高原紅”呢?

打電話問了代理機構,這種事情要怎樣處理。代理機構告訴二,按規定,如果協調不下來,就是籤決定商標的歸屬。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