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鬥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冰守雲或許不知道,他這種謹慎小心的説話態度,正好合了外場合下的基本規矩----言多必失,而且在這種場合下的任何一個失言,往往就意味着一場很大的風波。

面對郭守雲這一句言簡意賅,但是意思又相當到位的回答,老頭的臉上閃過了一絲讚許的微笑,他放開手,轉頭對自己的翻譯又説了幾句話。

“基辛格先生這次來莫斯科,專門為先生準備一份禮物,”翻譯將手中的黑公文包放在會議桌上,從中取出一個很緻的紫木匣子,雙手捧着遞到郭守雲面前,説道“他説這可以算作是一份簡單的見面禮,也可以算是對先生善舉的一項不成敬意的報償。”

“哦?”郭守雲先是疑惑的朝老頭看了一眼,這才接過盒子,掀開蓋子看了看。

不大的小木盒裏並沒有放置什麼美的手工藝品亦或是象徵國禮之類的東西,在那鋪就了金絲絨的盒子裏,僅僅擺放了一個平平整整的信封,上面既沒有留名也沒有書寫任何字樣,甚至連最基本的字母都沒有。

“這是?”郭守雲用兩手指頭將信封捏起來,惑然道。

老頭顯然沒有出言解惑的意思,他笑容滿面的做了一個請的手勢,那意思就是讓郭守雲自己拆開看。

“裏面會是什麼東西?”郭守雲的心裏現在充滿了疑惑,他很自然的拿起略顯沉重地信封,隨手將木盒放到旁邊的會議桌上。這就準備去啓封。

“咳!”就在這個時候,一直站在對面沉默不語的霍多爾科夫斯基忽然聽似不經意地咳嗽了一聲,也就是這一聲突如其來的咳嗽。令郭守雲一下子提高了警惕。他下意識的抬起頭,朝會議室地門口看去。這一看不要緊,他背後的冷汗差點沒直接出來。只見就在門口的位置上。不知什麼時候站了兩名手持相機、前掛着藍記者牌的傢伙,看他們那架勢,只要自己把這信封裏的東西取出來,那“咔嚓咔嚓”的閃光燈馬上就要亮起來了。

“王八蛋!”差點沒直接把手裏的信封扔出去,郭守雲心裏咒罵一聲“難怪老東西剛才要鄭重申明結什麼不帶任何政治立場與利益關係地朋友,情這朋友地第一個陷阱。前腳打後腳的就跟過來了。”到這個時候。郭守雲即便是不開信封,也大其概能猜到裏面是什麼東西了,很明顯,這裏絕對是一份對郭氏集團有很利益,從而令他很難捨棄的條約文件,甚至可能就是王安公司的某種收購合同尾款。基辛格當面把它作為一份禮物給自己,而一旦自己在這個時候把東西拆開,同時。這幅場景還被記者拍了去,那明天,也許等不到明天,美國甚至是俄羅斯的一些報紙上肯定就會登出一些消息,比如説:郭氏集團總裁某某人,與美國前國務卿、華盛頓特使基辛格先生就某某問題展開友好協商,並達成某某合作意向,雙方協商的氛圍如何如何融洽云云。而在這些報道的後面。再綴上郭守雲翻看文件時拍下的現場照片。從而進一步證明報道地真實

類似這樣的猜測絕不是捕風捉影,在外政治場合下。此種陷阱可以説是數不勝數,郭守雲前世經常看到這樣的報道:往往是某一國的媒體上登出消息,然後涉及這一消息的另一國馬上出面反駁,雙方基於這麼一個消息大大口水仗,最後的結果是信的大有人在,不信的同樣大有人在。

冰守云為人已經夠小心地了,他每邁出去地一步可謂都是經過了深思慮的,可即便如此,今天仍舊是險些落進了陷阱裏,要不是霍多爾科夫斯基不失時機地那一聲咳嗽,他這一回所面臨的麻煩恐怕就大了去了。

至於説這些麻煩具體是什麼,郭守雲幾乎不用想也能明白。像基辛格這樣一個美國政客出面為郭氏解決商業利益問題,而且解決的地點,還是在克里姆林宮內,這樣的事實表明了什麼?他郭守雲在背後與華盛頓達成了什麼樣的協議,或者説他們在策動什麼樣的政治陰謀?這樣的事情,列寧格勒那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猜測,北京同樣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猜測,而這種猜測無疑對郭氏集團非常不利。^^^^當然,面對這種局面,郭守雲也可以出面否認,但事實是,且不説他的闢謠之舉能不能徹底打消各方的顧慮,就説到手的東西吧,如果信封裏裝的真是涉及王安公司的收購文件,那麼他的否認還有什麼價值?難道他捨得徹底放棄王安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換句話説,眼前這個信封對郭守雲來説,無疑就是一個潘多拉魔盒,只要他打開了,成堆的麻煩就會像魔鬼的詛咒一樣糾纏上他,除了徹底向美國人靠攏之外,他似乎再沒有更好、更保險的選擇了----而美國人所希望看到也正是這一種結果。

幾乎是在看在記者的那一瞬間,郭守雲便意識到這信封自己必須要,同時呢,又絕不能在這個場合下打開。不過話説回來,這樣的想法是很好的,可做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試想,他總不能隨手把信封裝進兜裏,然後嬉皮笑臉的給人家來一句“裏面東西我回頭再看”吧?這樣的做法也太幼稚了,不説別的,這種外場合下出的洋相要被人傳出去,他郭守雲還要不要面子了?不要忘了,這是基本的外場合,而他郭守雲也是一個有身份的人,那種與他身份不符的舉止,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做的。最重要的是,那樣的做法等同於退縮,等同於面對挑戰時做了逃兵,這是一種懦弱的表現,郭守雲也不屑為之。

“怎麼辦?怎麼應付過這個令人頭疼又尷尬的場面,”郭守雲的腦子轉的像f1的車輪似的,極力想要在最短的時間裏琢磨出一個對策來,將眼前這個難題應付過去。

“該死的記者!”在腦子裏飛速構思對策的時候,郭守雲還不忘咒罵兩句站在門前的記者,他可以肯定,門前那兩個記者絕對是美國人,如果是俄羅斯記者的話,不管他們是屬於哪家報紙的,也絕不敢進來參這一腳,除非他們覺得自己活的太滋潤,想要早點去死。

冰守雲的思慮儘管很快,但他在靈光一現,考慮清楚危險之後,再去思索應對之策,這整個過程也有十幾秒了,而在這個過程中,整個會議室裏,包括克里姆林宮安排的服務人員在內,十幾雙眼睛全都盯在他的身上,大家都在等他作出下一步的舉動。在這種情況下,他本就沒有太多思考的時間了。

“呵呵,看來郭先生是遇到難題了,”就在郭守雲苦思而無良策的時候,站在對面的霍多爾科夫斯基説話了,他這麼長時間以來,估計還是第一次用“郭先生”這麼正規的稱呼“看起來他能意識到這份禮物的分量不輕啊,怎麼樣,用不用我為您代為開啓?”霍多爾科夫斯基嘴裏這麼説着,微微側過了身,一臉平靜的笑意,那樣子,就彷彿是很隨意的提出了一個建議一樣。

手裏拿着那個沉甸甸的信封,郭守雲看着對面的損友,心中驟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覺,他知道自己剛才鑽進了牛角尖,其實眼前這個問題並不難解決,畢竟在這個不大的會議室裏,還有一個能與自己打配合的朋友。把信封給霍多爾科夫斯基來開啓,再經由他之口宣讀出來,那實際效果與自己親自開啓並無太大差別。不要忘了,霍多爾科夫斯基這傢伙現在就要變成郭氏集團的合作人了,而且還是集團的股東之一,同時呢,他本身也是這次會面協商的重要角之一,完全有資格在這種場合下展現存在。當然,現在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門口兩個記者手中只有照相機,而沒有該死的攝像機,即便信裏裝着的是王安公司的協議文本,他們也沒本事把一個人口述的內容拍攝下來。

“那實在是太好不過了,”就坡下驢,郭守雲態度從容的笑道“禮物的分量如何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我的英文水平實在遜,基辛格先生有翻譯,至於我,看來就不得不借重霍多爾科夫斯基先生的幫助了。”也許是受到了一個“代啓”思路的啓發,郭守雲在開口的一瞬間,又為自己想到了一個理由,這個理由的出現,令他趕到有些可惜,如果剛才能想到的話,那就不用霍多爾科夫斯基出面結尾了。他完全可以以此為藉口,隨手找一個人來開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基辛格出面阻止,或是宣稱裏面的文件是由俄文書寫,那就有些骨了。

不過事後的惋惜沒有半點用處,在將信封給霍多爾科夫斯基的那一瞬間,郭守雲深深覺到一種疲憊與無力----在紛繁複雜的政治鬥爭中,一個人的大腦與智慧是絕對不夠用的,看來郭氏集團真的有必要組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智囊團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