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婚事和效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長樂坊正對大明宮,最是出入宮的方便地方。和那些到了長安就想着找豪宅的達官顯貴不同,相王李旦一眼就相中了長樂坊昔長孫無忌的一座別院,再加上此地還有教坊在,平素他閒來無聊的時候,便叫上幾個歌女舞女演奏自己幾個兒子排演的樂曲,倒也是其樂融融。他一向就是閒散懶得管事的,外頭風波再大也素來不上心,但這一次聽説王同皎被殺,他竟是忽地就病倒了。

幾個兒子在病榻前輪侍疾寬,再加上太醫心調養,不過十幾功夫,李旦的情形也大有好轉,只是種下的心疾卻一時半會難以消解。即使在欣賞兒子們心設計的樂曲歌舞時,他也常常心不在焉。李隆基覷着情形不對,心中暗自憂慮,這一趁着幾個兄弟不在家,他便悄悄地把裴先夾在護衞中,帶進了相王第。

果然,作為極其念舊的老好人相王,當初見到恩師的侄孫時就高興成那個樣子,一見到裴先,那喜悦勁就別提了,硬是拉着喝了個酩酊大醉不説,趁着酒醉還道出了好些以往藏在心裏不敢説的真心話。

“我從小就只喜歡讀書,對帝位從來就沒有非分之想,誰知道陰差陽錯母后廢了七哥,我這個最不想當皇帝的居然成了天子。之後又從天子成了皇嗣,從皇嗣又變成了相王,放眼古今,有幾個皇族宗室能夠有我這樣的經歷?母子兄弟,終究比不上那張椅子。七哥能夠為了阿韋殺了自己的親女婿,若是有朝一阿韋容不下我,我又該如何自處?若是我不曾坐上那把椅子,那就什麼事都沒有了。母后誤我,裴師誤我!”好容易把大醉不醒的父親安頓好了,李隆基帶着裴先出了寢室,臉上登時陰雲密佈。他原以為父親是個樂天知命什麼事情都不管的老好人。但如今看來,父親何嘗不明白如今的局勢暗藏殺機,何嘗不明白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既然那張椅子父親曾經坐上去過,為什麼就不能再一次坐上去?

裴先跟着李隆基從裏頭出來,心中頗為五味雜陳。裴願回到庭州對他説起相王父子高義的時候。他還有些不太相信,但今夜真正看到這位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相王縱酒高歌淚不止。他不由得受到了深深地觸動。他外飽受艱辛,卻一直都不曾忘了自己身上的洗馬裴氏血脈,一直圖謀東山再起。這樣宅心仁厚的嫡系皇族,不正是他應該追隨的?

“郡王,相王他…”

“父王不過是因為觸及心中痛處。睡一夜就好,不妨事。”話雖如此,李隆基卻深深嘆了一口氣,但很快就振奮了神。帶着裴先徐徐走出了這院子。他便若有所思地問道:“裴先生久居外。應該知道外各族對如今的大唐評判如何。”裴先有些躊躇,因為這話卻不太好説。昔太宗皇帝東征西討,四夷共奉天可汗尊號,大唐端地是威凌四海。可自從大非川一役戰敗之後,安西四鎮基本上都丟了個乾淨,連帶着河西也差點沒保住。因為一場和親鬧劇,突厥默啜又和大唐狠狠打了一架。就連北庭都護府。實際上也沒多大的兵權實權,大事上還得看周遭各大部落地眼

咬咬牙。他便一五一十地把自己所知所想都一一吐了出來,見李隆基面上陰霾越來越重,他便拱拱手道:“過去四夷皆道我中原是婦人做主,如今還是這麼一番話。如今陛下冷落功臣甚至誅戮功臣,再加上偏聽偏信文武離心,實在不是什麼吉兆。”

“我也知道,可惜我是郡王,對這些卻是有心無力。”李隆基再次嘆了一口氣,忽然搖搖頭出了笑容:“不説這些煩心事了。我倒是有一件事想問裴先生,你在外那麼多年,聽説還娶了一位牧族公主,不知可曾考慮過裴兄弟的親事?”裴先在心底盤點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對答策略,卻沒料到李隆基不問別的,偏偏問這個。足足愣了一炷香的功夫,他方才尷尬地笑道:“願兒地母親雖出身范陽盧氏,卻也是人,庭州異族多漢人少,我自己雖續娶了異族女,卻不想讓他也蹈我覆轍。可是,若是我帶着他回原籍,朝廷獨獨不赦裴氏,也未必有人肯結親…”

“裴先生這話未免言過其實,雖説娶當娶五姓女,但如今那些世家大族,只要肯重重下聘禮,什麼女人娶不來?以裴先生這些年在庭州積蓄下的家產,別説一個,就是十個八個也不在話下。裴兄弟即將加冠,你卻不為他定親,是別有緣由才對。”説到這裏,李隆基稍稍一頓,隨即意味深長地笑道:“難道是裴兄弟已經有了心上人,説是非卿不娶?”裴先頓時有些狼狽,只能在心中把那個不讓人省心的愣小子罵了個半死。佳人雖好,一則看情勢,二則看般配,那樣聰慧伶俐出身不凡的千金,若是裴願娶回去,家裏究竟誰説了算?若單單這樣他也許就應了,可問題是,裴氏如今尚未得蒙恩赦,但凌波卻是赫赫武家唯一地縣主,這樁婚事可能成功嗎?

看到裴先不説話,李隆基微微一笑,便自言自語道:“十七娘和裴兄弟結識得巧,之後又很是經歷了一些事情,再加上十七娘聰靈巧,心地又善良,裴兄弟情深種也是自然而然地事。就是她自己…”他説着忽然停住了,腦海中浮現出了那個時而嬌俏時而狡猾的人影,不搖搖頭試圖把這些印象驅出腦海。發現這種做法徒勞無功,他只得乾咳了一聲:“若是就現在的情勢而言,無論陛下皇后還是武家,都不會允准這樁婚事,但將來卻未必。我知道裴先生有光復裴氏一門的決心,可願意助我一臂之力麼?”李隆基終於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也同樣是裴先等待已久的。效忠這位英果的郡王,和效忠那位仁厚的相王,難道不是一回事麼?幾乎毫不猶豫地,他退後一步,推金山倒玉柱鄭重其事地拜倒了下去。

“願為郡王效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