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採花賊猖獗弱女子無辜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桐城縣衙門右方的佈告架子移走了,兩個衙役抬到城門口,緊貼着城門左方豎起來。為什麼把告示架移到城門口,當然是有原因的。
如果仔細看告示牌上貼的兩張告示,便知道事情不得了,因為五天之間,兩張捉拿採花賊的告示貼上去了。
只是採花也就不會出重金捉拿採花大盜了,偏偏這個採花賊手段辣,採了花之後還殺人。
弱女子被姦殺夠殘忍吧,嗨,這位採花賊還真絕,尖刀均扎進女的媽子上,被姦殺的女子都一樣,每人挨兩刀,都在xx頭穗子上。
只不過,貼出的告示在賞金上不一樣,一個賞金五百兩,另一個賞金只有一百兩。
同樣是姦殺,賞金竟然不同,路過城門看告示的人都搖頭。
搖頭有三種含意:一是女子死得可憐,由同情而搖頭;二是對於賞金不一樣,莫名其妙而搖搖頭;三是不知道採花賊是何許人物。
另外,附帶着也令人嘆息的乃是這位桐城縣知縣大人曹拓郎,為了節省公幣,便把唯一的告示牌移到了城門口。
桐城縣城的南門最熱鬧,城門外有通衢大道,過往的人也最多,告示牌當然支在南城門口了。
夕陽照在東坡上,把山坡上的紅葉照得宛如染上一層血紅,山坡下的大道上,正有一個乾瘦漢子急急而行,從這人的步履看,邁的腳步三尺遠,那灰慘慘的藍衫前襟掖在
帶上,一雙舊得快要破的薄底快靴,蒙上一層泥灰,髮髻上挽了個黑帶子,脖子上纏着汗巾,三尺長的木
挑着個小包袱,木
子就搭在左肩上,光景就是長年風霜在外面混
子的人物。
這人的面貌十分平常,一雙眼睛稍稍的圓,一隻鼻子稍稍的扁,大嘴巴下要比上
長,嘴巴一張便成了彎月形,嘴圈一撮青魃魃的鬍碴子,那麪皮倒還白皙,只可惜生在這種人的麪皮上。
可別小看這位三十出頭的仁兄,就好像不能以為他肩上的三尺子是個普通的木
一樣。
這位仁兄叫陶克,剛由外進關來,只因為
子爆,吃糧當兵受人氣,這是棄官不幹了,回來找他的
子,準備這一輩子在山裏討生活了。
陶克本來就住在雞公山,那是豫鄂邊上的大山,15歲那年,陶克在山裏遇見個老和尚,那和尚見陶克天資不錯,就傳了陶克幾路刀法與氣功。
一年後和尚走了,陶克也娶了老婆,再一年陶克有了女兒,為了能叫她們母女二人過上好子,那年頭最佳的途徑便是去吃糧當兵。
有道是,太平年間文官樂,亂的時候武官笑。
清咸豐年間,陶克從軍,隨着兩湖人馬出關,但左帥的人馬中又分了派系,最吃香的便是三湘子弟兵,再接下去,才是兩湖人馬。
陶克就是心有不平,才棄去他來之不易的小小統帶而回來的,他一點也不後悔,這幾年在戰場上的殺戮,他的武功更見進。
從回軍中傳出一句話,刀槍我不怕,注意拿人。
這話就是針對陶克説的,誰又知道陶克的子是個什麼玩意兒。
現在…
陶克走到桐城縣城門口,他在人羣外面伸頭看,從二十多個人頭上面看見告示牌上的捉拿採花賊告示。
陶克也不懂,為什麼同樣的兩個姑娘被姦殺,賞格銀子不一樣?
看告示的都搖頭,陶克也搖頭,有個公差站在告示一邊,陶克本想上去問,但見這位公差的手在腋下,對着看告示的人一副怒目的樣子,就好像
賊就在這些人當中,他便低頭進城了。
陶克心中想着,自己回家鄉準備當善良老百姓,這一輩子也不再離開雞公山,何必多此一問,惹麻煩哪。
陶克當兵三年半,他的火爆子已被磨得差不多了,憑他的武功,如果他善於逢
拍馬,早就成為都統領身邊的紅人了。
陶克離開家的時候,他的女兒快十歲了,這丫頭不知長得什麼模樣,這一回突然回來,還不知丫頭認不認得這個當軍爺的爹。
桂花應該告訴女兒,她爹的武藝好,將來一定飛黃騰達,然而…卻見自己這副模樣回來,她母女就不知是什麼受了。
陶克正暗自思忖,斜對面過來一個人。
陶克見那人肩頭搭着巾,便知道是飯館小二拉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