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得理不饒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巖很不甘心,道:“誰是漢,誰又是賊?”除了徐謙和劉巖,殿中之人誰都沒有吭聲,都在一旁看戲,其實主要是這事兒還未明朗,順天府的案子到底查出了什麼,查到了什麼地步,此時看熱鬧就好了,自然有劉巖出面。

徐謙正道:“我是漢,順天府是賊!”劉巖冷笑道:“順天府即是朝廷,莫非你是想説朝廷是賊,徐侍讀是漢?”徐謙沒有耐心和他爭議下去,可是嘴皮子依舊不饒人:“順民者為漢,逆者為賊,順天府若是倒行逆施,便是賊。朝廷若是倒行逆施,又何嘗不是賊?倒是大人,處處都在給人戴高帽,空來風、無中生有,真是可笑!”劉巖怒極:“好一個逆者為賊,是不是倒行逆施還輪不到你這小小侍讀來評判,朝中這麼多飽學之士,這麼多棟樑之材,輪得到你説誰是賊就是賊嗎?依我看,你才是賊,乃竊國之賊也,好端端的一個順天府被你攪得烏煙瘴氣,好端端的順天府府尹被你死,這麼多官吏,你是説拿就拿,説殺就殺,便是陛下對臣民也是寬厚無比,你是什麼東西,莫非是想效仿劉瑾嗎?”徐謙冷笑道:“下官懶得和大人計較,你要説什麼,儘管來説。”説罷,徐謙站到一邊,一副隨你去説的樣子。

徐謙這種敬謝不的態度讓劉巖更是然大怒,嘶啞着嗓子氣急敗壞地道:“豈有此理,本官在向你問責。讓你代清楚人是怎麼死的,這麼大的事。當着這御前,你竟還敢這樣大膽跋扈。你勾結亂民,衝撞順天府,又指鹿為馬,拿着雞當令箭…”徐謙本來不想説,可是劉巖説到拿着雞當令箭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口道:“原來聖旨欽命在大人眼裏只是雞,大人的膽子可比下官大得多。”劉巖本來説得頗為押韻,誰知被徐謙這麼來了一下,頓時惱羞成怒。氣憤地道:“本官乃是言官,風聞奏事,今陛下召問我等,問的是你的問題,你休要在這裏顧左右而言其他。”徐謙慢悠悠地道:“是非曲自直自有公論,自然也輪不到劉大人在這裏搬是非?”

“老夫是搬是非?”劉巖還記得在順天府被徐謙摔打之仇,現在腦門處還是青腫,像他這種言官,恨透了他的人固然是多。可是誰敢動他毫?徐謙一個小小侍讀居然敢動他,這筆帳,自然要算清楚。

劉巖冷笑道:“你有三大罪,其一。慫恿民亂,其二:沒有經過大理寺,擅自處死官吏。其三:殺死府尹郭楷…”他正説到一半。此時卻有太監匆匆進來,看上去似乎是哪裏出了大事。受的驚嚇不輕,竟是在朝殿裏議事的時候。這小太監居然都顧不上禮法,徑直小跑進來道:“啓奏陛下,出事了。”劉巖的話被這太監打斷,他心裏自然有萬般的不,卻不得不住了口。

嘉靖本就沒心思聽劉巖抨擊徐謙,此時聽説外頭出了事,忍不住打起神,道:“出了什麼事?”這小太監道:“午門外頭來了許多商户、百姓,他們聽聞徐侍讀被人狀告,紛紛前來請命,説是徐侍讀為民除害,如今被人構陷,他們都願為徐侍讀作證…”劉巖的臉頓時陰沉了下來。

方才還在糾結誰是漢誰是賊的問題,本來嘛,辯論這東西看的就是誰的嘴皮子更厲害,可是現在…

嘉靖不由訝然,隨即心花怒放,道:“滯留不散的百姓有多少人?”小太監答道:“已有上千了,還在陸續增加…”上千人,這就是很大的陣仗了,畢竟以往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只聽説過讀書人和官員堵住宮中陳情的,還沒聽説過百姓這般放肆的。

那些原本想踩上徐謙一腳的官員此時不由慶幸,幸好自己沒有貿然出手,如若不然,這要是傳出去,怕要成為順天府的幫兇了,現在這樣的鬧,用不了多久,順天府就會被批倒鬥臭,誰沾上誰倒黴,順天府反正是一鍋端了,沒來由要沾上自己。

而在此時,一名言官大義凜然地站出來,道:“微臣萬萬沒有想到,順天府竟是到了這天怒人怨的地步,既是朝廷衙門,裏頭辦公的也是朝廷命官,天子腳下,竟是積攢了這麼多的民怨,微臣每念及此,便心急如焚,徐侍讀辣手整肅,雖有壞了規矩之嫌,可是為的終究還是朝廷好,天子腳下尚且是如此,可見吏治之壞已經到了不得不整頓的地步,微臣伏請陛下以此為戒,以釐清吏治為要務…”又有一個言官站了出來,道:“不錯,竟不成想吏治竟壞到了這個地步,徐侍讀雖然不符規矩,可是亂世用重典,事急從權,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微臣以為,徐侍讀非但無過,反而有功…”幾個愣頭青跳了出來,立即反戈相向,要知道言官這東西最是在乎名聲,現在既然順天府人人喊打,這個時候若是還跟順天府廝混一起,這就是腦子進水了,牆倒眾人推嘛,總得刷一刷存在

至於其他一些深諳內情的大臣和言官倒是沒有跳出來,不過此時他們也不敢吱聲了,今天是一千人,説不定明就是一萬、十萬,這種事他們見得多了,雖然是士紳主導輿論,可是民意這東西若是滾起雪球,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那也是不容小視的力量。

而劉巖…很尷尬,他的老臉不由一紅,身為僉都御使,剛才還在罵徐謙,現在就被他幾個不諳世事的同僚打了臉,狠話都已經放了,覆水難收,可是偏偏現在若是轉換口風,臉皮子又擱不下來。結果只得閉嘴,捏着鼻子當作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只是他想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未必別人就願意善了了此事,正在大家其樂融融和稀泥的功夫,徐謙卻站了出來,道:“微臣啓奏,順天府惡貫滿盈,有罪十三,所列罪名,盡都有證有據,順天府府尹郭楷窮兇極惡,慫恿官差不法,膽大妄為,至於案情,微臣自然會呈上御覽,當時民怨沸騰,微臣生怕鬧出事端,因此當機立斷,懲處了一些官吏,這才平息了民憤,還請陛下明察秋毫。”嘉靖心裏偷笑,臉上卻是面無表情,道:“徐愛卿辛苦了。”徐謙又道:“微臣倒是不辛苦,微臣只是悲憤而已,微臣為朝廷效命,為百姓伸張冤屈,如履薄冰,殫竭力,不敢有絲毫懈怠,更不敢有絲毫的疏忽,一一夜不歇不眠,可是做到這個份上,竟還是有人雞蛋裏挑骨頭,彈劾微臣,微臣…”説到這裏,徐謙一副説不出口的樣子,重重地嘆了口氣。

劉巖的臉變了,老臉搐了幾下,想要反駁,可是他突然發現,現在實在不是反駁的好時機,現在反駁,這是自己給自己不自在,可是看徐謙的樣子,分明是想把帳算清楚,若是讓他繼續發揮下去,這還了得?他劉巖怕過不了幾天就要聲名狼藉了。

嘉靖眼眸一閃,慢悠悠地道:“劉巖,你可知錯嗎?”劉岩心裏叫苦,連忙拜倒在地,道:“微臣知錯。”嘉靖值得玩味地道:“你自己説説看,你錯在何處?”劉巖蒼白着臉道:“微臣誹謗欽差!”嘉靖又看了徐謙一眼,此時,徐謙道:“陛下,劉大人也是一時疏忽。”劉巖想不到徐謙會為他開,倒是呆了一下,連忙道:“對,對,是臣一時疏忽。”徐謙又道:“不過劉大人經常疏忽,卻高居僉都御使這樣的要職,怕是很不妥當,這僉都御使督察北京吏治,近來吏治敗壞,只怕都是因為一時疏忽導致,因此微臣懇請陛下應選賢用能,萬不可因為用人疏忽而導致百姓生怨,今順天府之事尚且可以亡羊補牢,若是明又是疏忽,又當如何?”劉巖頓時呆住了,他原以為徐謙要做一回好人,不敢輕易得罪自己,所以故意給自己賣個好,誰知道這廝居心如此險惡,劉巖忍不住惱羞成怒道:“胡説八道,老夫平時並無疏忽。”徐謙笑了,道:“大人方才都説一時疏忽,現在又説並無疏忽,大人怕是神志不清了吧,怎的説起話來顛三倒四?”劉巖狠狠地瞪了徐謙一眼,道:“徐謙,你莫要得理不饒人。”徐謙正道:“我是得理不饒人嗎?我為的都是朝廷,都是社稷。拳拳為國之心,天可鑑。你以為下官是因為你我有私怨故意針對於你?你錯了。你是僉都御使,京師官吏糜爛到這個地步,你可曾檢舉?你非但沒有檢舉,反而盡力維護,結果一句輕巧的一時疏忽就想輕巧的遮掩過去,若是明,你再一時疏忽,那麼朝廷要這僉都御使又有何用?”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