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不能跳火坑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達秀清連連搖頭:“他説讓我們明天去他那兒,就是他上班的時候帶着户口本身份證去工商所辦手續,然後他拿了退還的押金就走了。”馬建國沒做過個體,不懂工商所具體管啥,反正穿制服的來了總沒好事:“唉!”簡直是雪上加霜!

看到丈夫陰沉的臉更黑了,達秀清嚇一跳:“建國?我剛才還出去看了別家開小店的,真的是要辦證,還用鏡框裝好了掛牆上呢!”達秀清手裏沒錢,還不知道第二天還開不開張呢,等張所長一走,就開始發起了愁。

起早貪黑她不怕,就怕辛苦掙的血汗錢一不小心就給穿制服的給沒收了。

她滿心盼着丈夫回來給她出個主意,如果繼續做下去,看看怎麼把小生意給盤活了,最好別遇着吃白食的或者搗亂鬧事的。

馬建國還在為丟錢的事鬧心,本想舒展眉頭安撫一下子,誰知還是擰成了個川字:“秀清啊,我看這飯店還是別開了,萬一做不好虧了,出點什麼事罰點款,這得猴年馬月才能還完債哪?孩子們一天天大,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我看還是穩着點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掙錢的好子不可能輪到他們這種平頭百姓身上!

達秀清一見丈夫打退堂鼓,猶如面潑了一盆冷水,好不容易撐起來的幾分熱情瞬間熄滅:“上班也行,要是能馬上找到活幹,明年過年前就能把街道(超生)的罰款清了。”

馬優美進門就看到自己的爸媽相對着愁眉不展:“媽,我回來啦,顧嬸還讓我給你帶了兩張葱花餅吶,我爸放單車簍子裏都忘了給你拿進來。”達秀清的手揣在口袋裏捏着那一小把零錢,正尋思還不夠退還飯盒押金給人的,看到小女兒進門就像見到了救星:“真真,你爸説讓我去上班。”馬優美吃驚:“剛才是誰啊?”來給達秀清介紹工作的?難道是聶隊長?

達秀清省略了重點:“是來還飯盒退押金的,已經走了。”馬優美覺得這是突破點,説不定是回頭客啊:“媽,今天生意多好啊,幹嘛不做了?不信你問杜杜,剛才馮姨還在問咱家開小飯館一天能不能掙一百塊錢呢!”馬丘大力點頭證明:“嗯吶!”在這點上不用姐姐説他也會支持家裏開飯館,不開飯館他就沒法兑現給王奇志賀超的諾言了!

達秀清緊張地看看馬建國,乾巴巴的道:“真真,你不懂,開飯館可麻煩了,不是會做飯那麼容易的。”能有一百塊錢營業額就不錯了,要是能掙一百塊,那她拼了命也要開下去啊!

她還不知道丟錢的事,只是一味的附和丈夫的説法。

馬建國低頭看着地板,像個做錯事的小孩,一聲不吭。

馬優美只好問道:“去哪裏上班?”在九零年代的內地小縣城,僧多粥少,要找個工作不容易的,去掃大馬路都得求人。

馬建國悶聲道:“我聽説工地上經常要請臨時工,一會兒吃了晚飯我去找聶隊長問問,看能不能給安排個活。”馬優美失聲叫道:“爸,工地上都是男的啊!”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她記得在前世的時候,達秀清在工地上幹完一天活都是跑着回家上廁所,憋的不行了都,還不准她們姐妹幾個去工地上玩,説工地上有些臨時工是氓,會聚在一起説些骨的帶有身體器官的話語來挑調/戲婦女。

回想那個對達秀清動手動腳的臨時工,就是個/魔,估計平時沒少對達秀清進行言語調挑/逗。

這是明擺着的,去了就肯定會受欺負的啊!

説白了,那就是個火坑,她想都不願意多想。

馬建國像是痛下決心般:“要是能給你媽安排個活幹,我也跟着一起去,我力氣大,挑沙子搬磚,我還能幫你媽做一點。”每天同進同出還能相互有個照應。

馬優美心痛,她這對老實巴的父母喲,只會折磨自己的身體:“爸,你當鉗工的,會做水電工,還會打球,我媽會做飯會縫紉,幹嘛要去工地上啊?”不開飯店開個裁縫鋪也行啊!

馬建國就是被做生意的本錢給難倒了,家徒四壁,實在是無計可施:“唉,找工作不容易,人家聶隊長就是看我做水電工利索給他幫過忙才願意給我個面子,答應我一有空缺就讓你媽去做事。”明明是讓達秀清去幹髒活累活,居然被馬建國説得好像他們全家還得聶隊長似的。

達秀清打心底裏不願意去工地上做事,可是找不到活幹,沒有收入,大小几口人都等着吃飯,到處都要花錢,心裏就忍不住發慌,再苦再累也得先答應下來再説。

“媽,你就再堅持做幾天唄,我每天回來都幫你幹活,等放暑假我也不去家住,就留在家裏給你打下手,好不好?”馬優美使用哀兵政策。

馬建國擺手:“行了,就這麼決定了。”還是上班踏實,不用提心吊膽的。

窮就窮點,反正也不用看人臉

馬優美換了個語氣:“爸,你説過的,不到最後一分鐘不放棄進攻,怎麼我媽剛一開始你就喊撤退呢?回家種地擺攤兒賣菜也比去工地上好啊!”地裏長什麼就拿什麼出來擺,有菜賣菜,沒菜就賣炒貨。

馬丘的口水都出來:“好啊,我喜歡吃魚皮花生。”還沒蹦起來就被馬優美給瞪得只踮了踮腳尖,來福在旁邊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拼命搖尾巴。

馬建國頭都大了,閨女怎麼就比他還財了呢,腦子裏想的淨是好事,不過還是繼續否決:“現在農村的為了進户口都要在城裏買房子,咱們怎麼能倒回去呢?”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馬優美燥了:“爸,顧叔顧嬸他們家就比咱們家有錢多了,顧叔在鄰鎮蹬三輪車,一年就把房子蓋起來了,顧嬸還説要在後院加兩間房子呢。”抱着城裏人比農村優越的老思想不放真是夠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