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突圍血戰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隨着領軍主將的號令,一排一排的弩箭,在數息的短暫時間下,連續發十五
八弓弩箭機
出弦架的強箭,由戰士快速上箭時,另十五
弩箭機立即接力發
,在
程內的敵騎無一倖免的人仰馬翻,血
飛濺,情況教人慘不忍睹。
李元吉先鋒騎兵隊的攻勢被這些弩箭機徹底粉碎,倉皇往西撤退,改由盾手及箭手重組攻勢,循騎兵的退路推進,務要把突圍軍中最具殺傷力的重武器牽制,為屈突通的大軍制造機會。
這是個看誰傷得更重的死亡遊戲。
驀地洛陽城東北城樓警報鼓聲響起,傳信旗手更打出敵人進攻東北上東門的旗號。
寇仲和楊公卿換個眼神,後者眼中透出驚懼神
,這會把仍留守洛陽城八千戰士牽制得動彈不得,無法參加突圍之戰。
突圍軍以盾矛手和刀箭手組成的先鋒部隊,仍依着戰鼓的節奏,越過填平的壕塑,往敵陣推進。
一切就像一個沒法醒過來或能夠改變的噩夢,寇仲心裏暗歎一口氣,李世民確是不世將才,每一招均能命中他致命的弱點。
李元吉軍的突然出現,現在的上東門被攻,均使他被迫改變戰術,就如高手對壘,或國手對奕,每一着均佔盡先機,壓着他來打。
寇仲目光投往左方的伊水,心想幸好有這條大河,否則若讓敵人左右夾擊,怕要立即完蛋大吉。收攝心神,斬釘截鐵的道:"放棄洛陽,全軍突圍!"楊公卿苦笑道:"這該是最明智的抉擇。"立即命旗手打出信號,知會城樓上的王玄恕。
"當!當!當!"王玄恕親自敲響城樓的銅鐘,把消息以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送往全城的守軍。
寇仲高舉井中月,策着馬兒打個轉,向軍士高呼道:"弟兄們!我寇仲和你們生死與共,我寇仲會是第一個殺進敵人陣中,也將是最後一個離開的。"這番話説得昂悲壯,配合寇仲無敵的形象,威猛無疇的外貌,深具一種
動人心的
染力,眾戰士立即齊聲吶喊,"少帥軍必勝!"的呼叫聲沖天而起,沒有一個人不戰意大盛,與寇仲的心連結起來,願為主帥效力。
寇仲出一個與殘酷戰場絕不相襯的笑容,燦爛如天上陽光,從容道:"終有一天,我會從長夏門重回洛陽,絕不會是另一道門。"楊公卿雙目
出只有寇仲才明白的神
,振臂高呼和應道:"不論生死,我們永遠追隨少帥。"全軍再次吶喊,甘願死戰。
前鋒軍倏然而止,打橫於距敵八百步處列成五排的長方形陣勢,前兩排山一千矛盾手組成,後三排是刀箭手。
麻常再發號令,兩支各五百人的騎兵馳往戰陣左右兩端,成為護翼。
在這圍城的歲月裏,守城軍並沒有閒下來,夜不息的由麻常負責
練,於此生死關頭顯現成果。
前鋒軍的指揮是跋野剛,左右騎兵隊分由段達和鬱元真率領。
單雄信和郭善才兩隊各二十人的騎兵,此時從長夏門出城,佈陣後方。
李元吉的軍隊,亦在離弩箭機和飛石大炮千步外處停下,靜待進一步的命令,雙方暫成對峙之局,大戰一觸即發。
寇仲目光掃硯枕兵前方的屈突通部隊,心中一片空靈,對戰場形勢無有遺漏,更曉得高寨在敵人懵然不知下,已落入跋鋒寒手上,豎起旗號。
井中月回鞘。
寇仲和楊公卿催馬前進,兩千騎兵隨行,越過被填平的長壕,移到前鋒軍後方。
寇仲向楊公卿道:"千萬勿要讓李元吉攻破我們側翼,待我破陣回來時,我們才發動全軍突圍,這裏全給楊公啦!"楊公卿點頭答應,道:"少師小心!"寇仲乃全軍的靈魂,若他陣亡,突圍軍勢將瓦解冰消。
寇仲出一絲充滿自信的笑意,取出刺
弓,高舉張開,另一手從掛在馬腹的箭筒以獨門手法取出四箭,夾馬前行。
前鋒軍在跋野剛喝令下,往左右退開,讓出通路,予寇仲通過。
氣氛頓時拉緊。
敵陣戰號響起,前一排盾手長盾往地,後一排盾手往上斜舉,形成上下兩重盾牌陣,保護後方箭手。
寇仲單騎來到陣前,仰天長笑道:"天下間誰能擋我寇仲!"語畢勁箭上弦,連珠發。
在雙方火把照耀下,一支接一支的勁箭從刺弓
出,每支均帶螺旋真勁道一道的閃電般往敵陣
而去。
"噹噹噹!"盾牌破碎,血橫飛,無堅不摧的勁箭視盾牌如薄紙,透盾入身,正面向着寇仲的盾手一個接一個的東歪西倒,血染平原!從刺
弓
出的勁箭仍像永無休止似的,失去盾牌的後排箭手更像被狂風掃落葉般紛紛中箭,眼睜睜瞧着死神的來臨。
寇仲此一手先聲奪人,使己軍士氣再振,齊聲吶喊助威。敵方見勢不妙,戰鼓聲起,先鋒軍步伐一致的朝突圍軍迫來,另分出兩支旗兵分左右兩翼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