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九字真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寇仲筋疲力盡的爬上沙灘,再支持不住,伏倒沙上。

在怒海中游了整夜,才捱到這裏,無論他的呼如何高明,只能助他開始時從水底避過濤最狂暴的打擊,而不能一個時辰繼一個時辰無休無止的支持下去,否則他將變成不必用口鼻呼的怪物。

在相對平靜的海底潛游十多里後,他絡到達內呼的時間極限,那也正是他體內真氣的極限,倉皇冒出海面時,才驚覺真元接近油盡燈枯的劣境,而離岸尚有三、四里之遙。

那是寇仲一生人最痛苦的時刻之一。

暴雨雖停止下來,但仍是餘波未了,寇仲在濤中純憑僅餘的體力掙扎遊往陸岸,飽嘗到身不由主在海中被拋擲衝卷的折磨。若非他心志堅毅,定支持不住,屍沉大海。

來到岸上,他第一個念頭竟是不忘他要警告徐子陵,千萬別要自恃有內呼的工夫,而在大海中潛游。

他全身如被毒蟻咬噬,肌膚寸寸裂,此時即管來個普通高手,也可取他命。

烏雲在半個時辰前散去,秋陽從晴朗的天空灑在他背上,還照在他差點在海上棄掉的井中月上。

覺到懷內以防水油布包裹着的面具、秘本等物仍然存在,但幾可肯定海水該深透入油布內,紙質的東西勢會被浸壞。

可憐他尚未看過李秀寧託商秀殉轉給他的"情書",若説沒絲毫悔意,就是誆騙自己。

唉!

雖記起老跋的警告,真元枯竭時最忌任得勞累把自己征服,偏是連舉手的力量也欠奉,遑論爬起來練功修行。

差點昏睡時,忽地鑼鼓聲喧,喊殺聲自遠而近。

寇仲駭然仰首瞧去,耀目眩眼的陽光下,一羣提著斧頭鐵鋤,衣飾怪異的人正聲勢洶洶的朝他殺至。

寇仲苦笑一下,把臉孔再埋進沙裏去。

真言大師寶相莊嚴,臉泛聖光的悠然道:"佛家三密,是為身、口、意,實踐與思維並重。身等於口,口等於意,意等於身,名雖分三,實為一如。"徐子陵恍然道:"大師果是佛門高人,只寥寥幾句話,就把堂內五百尊羅漢像背後的深義解釋得一清二楚。"真言大師大笑三聲,欣然道:"老袖走遍天下,到今天才找到個像施主般一點便明的有緣人。施主可知以往當老袖説與別人知曉時,對方雖似聽得頭頭是道,但卻均非真的明白知道,更不用説用之於修行。往往得其身而失其口,取其意而棄其身。"徐子陵愕然道:"大師怎知我不是口説明白,實則與其他人無異?"真言大師目光落到他雙手處,微笑道:"適才老袖説出三密之秘時,施主十指幹住微微晃動,可知密言入耳,意有所,若非還不知真言奧義,説不定會喝幾聲給老袖聽聽。"徐子陵尷尬解釋道:"自昨晚至今,我的手有點像不聽指揮的樣子,哈!"真言大師道:"人的身乃渡世的寶筏,內中藴含天地之秘,我的九字真言手印,正是通過三密,通過人體而與宇宙溝通,達致天人合一之境,明心見,即身成佛。那與出家在家並無半點關係,無論身體是否在袈裟之內,人就是人,不會變成其他東西。"徐子陵拍腿叫絕道:"大師這番話使小子茅頓開。不知是否格使然,小子對空門教條重重,清規森嚴的生活方式提不起絲毫興趣。總想若佛要相信他的人始能得證正果,那佛祖就太過霸道哩!"真言大師啞然失笑道:"施主想法獨特,使老衲茅頓開才對。九字真言就是,嘿!不如就是"臨兵鬥者皆陣列在前",這樣施主會較易記牢。"徐子陵失聲道:"甚麼?九字真言竟就是大師現在隨便想出來的九個字嗎?"

"砰"!

不知是誰先一打在寇仲頭上,奇怪的雖是劇痛難當,但頂心的天靈卻像回覆生機,入一絲不知從那裏得來的外氣,鑽走於枯乾的經脈間。

"當"!

鋤頭照背鋤下,正中井中月的刀鞘,偷襲者虎口震裂,倒坐往後,累得三個夥伴陪他一起跌得東倒西歪。

眾人駭然退開。

寇仲辛苦地撐起半身,環目一掃,只見把他重重包圍的有男有女,拿的都是本該用作農耕的原始武器,身上衣服彩斑斕,在布麻等質料上加披羊皮褂子,女的都穿著像個桶子般長短不一的長裙,有些短不過膝,有些則長可曳地。無論穿褲或裙,皆扎有綁腿,既為保暖,亦能防毒蟲惡蚊。女的又頭纏結構複雜的彩帕,配以各種蘇狀的垂繳,彩奪目。

寇仲很不明白為何在這種惡劣的情況下仍有閒情去想及這麼多枝枝節節的事,也覺好笑,大喝道:"誰人懂説漢語。"這批農民土著顯非惡人,見他鋤不入,大生怯意,你眼望我眼的,最後有個怯生生的少女從人堆間走出來,生硬地道:"你不是海賊嗎?"寇仲心中好笑,暗忖自己縱是海賊,在這樣的情況下亦絕不肯承認。忙道:"我不但非是海賊,還是海賊的敵人。看!我就是因和海賊搏鬥,才成這個樣子的,哈!"那少女退回族人中,嘰哩咕嚕的向圍瓏過來的人説了大串話,連寇仲都不明白為何她可把自己簡簡單單的兩句話,竟可加油添醋的翻譯成長篇大論。

少女雖不算美貌,卻長得靈清秀。她的羊褂更頗為別緻,沒有半顆鈕釦,只從背上伸出條帶子在叉,然後繞回背後從下端把羊皮繫緊,尾端自然垂下,活像尾巴,活潑可愛。

寇仲又把臉埋在沙內,耳中響起少女充滿渴望的聲音道:"你肯助我們打海賊嗎?"寇仲呻道:"只要你們肯讓我好好睡一覺,就算要去打天皇老子都可以。"真言大師若無其事道:"不要小看這九個字,乃來自東晉葛洪著的道家寶典《抱朴子》內卷的登涉篇,原文曰:『臨兵鬥者,皆陣列前行。常當視之,無所不闢。》"徐子陵更是一臉茫然,大愕道:"我不解的非是指九字真言的出處來歷,而是奇怪大師竟是臨時想出來的,且大師乃佛門中人,為何卻借用道家的典籍?"真言大師凝視他好半晌後,柔聲道:"老衲正要藉此來向施主説明真言重神不重形,竅妙處乃三密的運用,佛道最後還不是一家。"徐子陵心中湧出敬意,點首道:"小子受教啦!"真言大師忽然喝了聲"臨",兩手高舉過頭,緊扣如花蕾,無名指斜起,指頭貼合。

徐子陵劇震道:"厲害!"真言大師放下雙手,欣然道:"你察覺到甚麼呢?"徐子陵道:"小子到大師變成崇山峻嶺,任誰都不能動搖大師分毫。"真言大師道:"這正是不動本印,手印雖千門萬類,不動卻是其中九種基本法式之一,所以今天老衲説的雖只是九種手印,事實上等若把所有手印一併傳你,看。"倏地升起,卻仍保持盤膝而坐的禪修姿態,雙手卻作出連串印結,變化無方,忽然大喝道:"兵!"使人知道他示範完不動本印的百多種印變後,再展示另一基本手印。

徐子陵應咒頂輪一熱,彈起來時,真言大師一個翻騰落往遠方,道:"這是大金剛輪印,能為人驅魔治病,至於如何用於降魔衞道,就要靠施主自己啦!"徐子陵看他雙手不住變化出無窮無盡的手印,開始明白為何真言大師到今天仍找不到可傳法的人。而事實上其中奧妙處,只能意會而不可言傳,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怎麼解説出來也沒有用。

接著真言大師把其他各種基本印法逐一展現,依次是外獅子印、內獅子印、外縛印、內縛印、智拳印、輪印和寶瓶印。

每種基本手印均有上百種不同印變,在徐子陵目不轉睛,如痴如醉中,展示出超過千種以上的手印。

如非徐子陵有早在羅漢堂參悟的經驗,定會看得暈頭轉向,不知其所以然。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