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試神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徐子陵走出山峽,提氣在林木間疾馳,更不時出神遁,改變奔騰的角度方向和增加速度,有點像孩子得到有趣的新玩具般,玩和愛得不忍釋手。
他到飛天神遁似若成了他身體的一部分,靈活自如的真氣把他和神遁巧妙的連繫起來,便他在
縱上得心應手。
那有點兒像用一條特長的鞭子。他甚至可使神遁轉彎抹角地伸展前進,令他能快似鬼魅般在林木間穿行無阻。
他無拘無束地像鷹兒般"飛行"着,加上以腳尖點在樹幹橫枒上發力,竟能足不沾地飛渡密林,那種痛快淋漓的覺,實是平生最新鮮和動人的一趟經驗。最妙是由於用的是螺旋勁,飛遁自然而然採取旋轉的方式投往目標,既增快了
速,力道上亦強猛多了。
就在此時,陣陣廝殺叫喊之聲隨風傳至,且愈趨烈。
徐子陵想起四大寇到處殺人放火,塗炭生靈,不由義憤填膺,全速朝喊殺聲處趕去。寇仲滑落地面時,風聲四起,已陷身重圍之中。
竇威和李綱抄截他的去路,而李秀寧亦閃電迫攏而至,與兩人成品字形把他包圍在中間。
他心中叫苦時,柴紹落在李秀寧身側,傲然笑道:"朋友來得容易,若走得也是那麼輕鬆,我們李家還有顏臉見江湖朋友嗎?"若沒有柴紹在場,寇仲只要表身分,説明來意,就可把事情解決。
但這時面對情敵,竟是無名火起,怎麼窩囊都不肯以這種方法身。
不過今次確是棋差一着,皆因想不到柴紹會隱起身形,暗中保護李秀寧。
風聲四起,十多名李秀寧的從衞現身屋檐上和林木房舍之間,形成把他圍個水不通的外圈子,大部分手上都持着弓弩。
李秀寧的寶劍在正前方遙指着他的前要
,陣陣冰寒的劍氣侵迫而至,冷冷道:"閣下是那一方派來的人?"
"鏘!"柴紹這時才掣出背上一長一短兩護臂鋼
,長的足有三尺,短的也有尺半,金光燦然,非常奪目。
他的動作瀟灑好看,同時氣勢迫人,更起寇仲好勝爭強的奇怪心態。
竇威用的是重鐵杖,橫作勢,截斷了右後側的退路,使人
到他走的必是大開大闔的路子,擅於硬拚。
李綱則手持雙劍,但劍氣的凌厲程度卻比李秀寧差了一截,四人中以他的武功最弱。
尚未手,寇仲已把握到柴紹的武功更勝李秀寧,因他到場後,包圍網的壓力立以倍數增加,使他不敢妄然逃走。
寇仲猛一口真氣,壓下心中的焦灼,回覆井中月的平和,依魯妙子教下的方法,運功收緊聲帶,以尖亢的聲音怪笑道:"本人今次冒眛來此,實有一事要相告,寧公主是否有興趣聽聽?"李秀寧秀眸與他目光接觸、心中忽然湧起
悉的
覺,訝道:"我們曾見過面嗎?"柴絹冷哼道:"閣下若肯棄下兵刃,束手就範,你説什麼我們也肯聽的。"寇仲想起當
柴紹對他和徐子陵的傲慢態度,和看不起他兩人的神情,便心中有氣。
尤其現在他和李秀寧並肩而立,神態親密,又是郎才女貌,宛如天作之合的一對璧人,心中不嫉恨集才是怪事。
他甚至生出不惜一切全力突圍,再不管李秀寧任何事的心態,好看看這小子憑什麼本領保護李秀寧。
李綱沉聲道:"朋友如不肯束手就擒,休怪刀劍無眼。"寇仲嘆了一口氣,徐徐道:"我説完一句話後就走,寧公主可以借一步説話嗎?"竇威笑對其他人道:"這傢伙是把我們看作像他般的大傻瓜呢!"李秀寧和柴紹聽得對視而笑。
寇仲本想做好做歹的揭破苑兒的陰謀,可是見到李秀寧和柴紹眉目傳情之況,立時把這想法置諸腦後。更兼見到李秀寧入鬢長眉下秋水般清澈動人的美眸向柴紹投去情深款款的目光,登時泛起一種難以理解的被騙覓,"錚!"的一聲拔出井中月,哈哈笑道:"動手就動手吧!但不要後悔才好!"李秀寧等同時
到他迫人而來的霸道刀氣,忙催動真氣相抗。
柴紹奇道:"朋友身手不凡,當非江湖上無名之輩,為何竟鬼祟至此,不敢以姓名示人?"寇仲鋭利的目光落到李秀寧那令他夢縈魂牽的俏臉處,淡然道:"寧公主的未來夫婿這一問是否多此一舉?若我可道出姓名,豈不早就説呢!"四人同時變。
要知柴紹此刻的身分乃屬機密,好負起暗中保護李秀寧之責。若讓商秀珣知道,雙方的關係便立即會出現尷尬的變化。
不過這還是個可解釋的問題,最要命的是若寇仲乃李密方面的人,那他們的真正實力就要底了。
李秀寧秀目掠過殺機,冷然道:"你怎知他的身分。"這等若親口向寇仲承認柴紹是她的未來夫婿,寇仲雖明知事確是如此,口仍如受雷殛,氣得差點吐血,苦笑道:"這世上有很多事,都是很難解釋的。但我絕非李密又或牧場的人,假設公主能通情達理與我作一次懇談,我以一寶貴消息作回報,然後立即離去。"柴紹一振長短護臂鋼
,殺氣立即瀰漫全場,灑然笑道:"走得這麼容易麼?若不立即棄刀投降,就在手底下見個真章吧!"後側的竇威亦喝道:"既有膽子來,就不要那麼沒種的只想跑。"寇仲心中苦嘆,他此時若改變主意表白身分,就等若是怕了柴紹,此事殺了他都不肯做,點頭道:"刀劍確是無眼,諸位小心了。"風聲驟起,竇威的重鋼杖從後側當頭疾砸,拉開了戰幕。徐子陵穿過疏林,只見林外平野火把焰光燭天,一羣百多名紅布里頭的賊寇,正圍着一組二十多人的牧場戰士在廝殺,其中一人赫然是他認識的駱方。
左方的山頭還立着十多名大漢,除其中一個看來是頭子的人外,其它都以紅巾纏頭,非常易認。
駱方和他的人顯是落在下風,結成圓陣,苦苦抵抗,陣中尚有七、八人或躺或僕,顯是已因受傷而失去了戰鬥的能力。
賊寇一方亦有不少傷亡,戰況烈。
徐子陵這時再無暇去想駱方他們為何會落至如此危局,騰身而起,撲入賊寇陣中去,落地前早有兩人應腳畢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