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關東系統的大發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由於有大漢銀行的成功例子在前,所以匯福樓的股份發行非常成功。發行當天大漢銀行門口排滿了前來購買新股的隊伍。大漢銀行不得不採取發放認購證,然後再進行籤的方式來發行新股。

一百萬新股當天發行完畢,居然獲得超額認購三十倍,中籤率只有三十分之一。股份極其分散。

接着匯福樓在大漢銀行上市易,一天開盤,一百錢的股票就翻到了一百五十錢。而章掌櫃和他的親戚手上的股票大約有五十萬股,一下子就都成了有錢人。很多持有人立刻在大漢銀行進行拋售,兑現成現金,去過有錢人生活了。

而章掌櫃的本人卻一股也沒有賣,而是利用募集來的資金開始開設分店。

對於募集資金的使用,證監部有着明文規定,只能用在招股説明書上的那些項目,而不得改變,更不能用在股市炒股。否則將進行嚴厲的處罰。這都是劉峯在後世的經驗,雖然還沒有發生這樣的情況,但是劉峯卻在一開始就把規則定下來了。否則就一定會有聰明的上市公司利用這一點牟取暴利。

接着大漢十四年,《冀州報》、黃縣紙、瓊漿玉酒、冀州制鐵、關東鐵路、關東道路、兗州煤礦、海外貿易、青州造船、冀州玻璃、自行車、冀州農具、幷州牧業等等幾十家一夜進行了股份制改造,通過證監部審核的企業上市公開發行了股票。

關東股票市場逐步建立起來了,大大促進了這些先進企業的發展。這些企業可以通過大漢銀行的系統發行新股,債券,進行融資。而關東的百姓也通過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獲得了資產的增值利益。

投機者也可以通過在證券市場上易股票、債券獲得盈利。

而大漢銀行的股票易由於股票數量的增多,選擇增多,也降低了爆炒某一種股票的風險。股票易量再度大幅增加。

由於利用大漢銀行的營業場所進行證券易,其實也是有風險的。畢竟大漢銀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這樣對其他上市公司明顯是不公平的。於是元和十五年,劉峯把政權易業務從大漢銀行的業務中分離出來,成立大漢證券易所。

大漢銀行在大漢證券易所中佔據一定股份,其他股份則由關東政府和各州政府瓜分。大漢證券易所不得在自己的易所上市,也不得發行新股。易所的盈利除了分給大漢銀行的那一部分,剩下的則用來為各級政府建立投資者保護基金,在發生證券突發風險時,保護投資者利益。

至此關東的證券系統,在這個年代來看已經較為完善了。

這幾年中,關東系統安定了荊州和揚州。全部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五千萬人,猛虎軍膨脹到了一百三十萬,其中水軍達到了十萬人,騎兵達到了十五萬,炮兵達到了三十萬。

農業、工業、礦產、道路通、鐵路、教育、科技由於有了證券市場融資,都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對於新技術新科技的發展,劉峯傾注了巨大的關心。並且提出了後世一句著名的論斷“科技是一生產力”劉峯這些年不斷出版各種專著,把後世對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一些結論的東西,都提前幾千年寫在著作裏。所以生產力這樣一個詞彙,大部分人還是懂的。

劉峯由政府出面牽頭成立了創投基金,集中社會上的閒散資金,對新技術新發明進行投資扶植,讓這些新發明儘快形成產品,服務社會。當然這些新技術和新發明,都會經過劉峯親自過目。劉峯有着後世的經驗,所以對科技的發展方向有着清晰地認識,自然不會讓創投基金投錯方向。所以關東的科技在劉峯引領下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首先獲得突破的是水泥工業,水泥是現代建築之母。在這個年代,建築大多數是用木頭建造的。因為木頭造價比石頭低,建設週期短。用石頭搭建建築,一般用作城牆。還需要用大量的糯米進行粘合,造價很高,建設週期也很長。

水泥其實劉峯知道如何燒製,但是劉峯一直都沒有去搞,因為劉峯一直都沒有清閒的時候,沒辦法去指導。直到統一了關東系統,劉峯才有了大量的時間,進行科技發展的引導。所以水泥和紅磚青磚很快就被劉峯搞出來了。

而水泥和磚瓦的出現,以及劉峯發明的鋼筋水泥建築法,致使關東系統的建築業獲得了飛躍式發展。很多四五層的高樓拔地而起,而城牆的建設也大量使用了水泥。這樣的城牆堅固耐用,本不是普通投石車能夠砸毀的。

由於水泥的出現,關東不僅建速度的加快,連道路建設也飛速發展。畢竟用混凝土鋪設道路要比用夯實的泥土要快得多。而混凝土自然又是劉峯的發明。把水泥、沙子、碎石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等到凝固之後,就可以造出堅固的混凝土道路來。

而混凝土的發明,也使得橋樑建設,大型建築物的建設成為可能。

在鄴城一棟標誌建築在元和十五年建築完成,那就是大漢關東政府大樓。大樓高八層,地下還有三層。呈半圓形,極為龐大。完全用鋼筋混凝土澆注而成,堅固耐用。共有一千多個房間。樓頂還修建了草坪,游泳池,供官員們閒暇時休息用。

劉峯的總理辦公室在三樓,一開始所有的官員都不敢在劉峯頭頂上辦公。但是劉峯卻堅持要三層,並且讓政府的其他部門籤決定樓層。

最後到高樓層的官員們沒辦法,只好在劉峯頭頂上辦公,到後來慢慢就習慣了,也就沒有人再考慮在劉峯頭頂上辦公是否合適的問題了。

副總理孫瑛和民政部,以及政務院辦公廳也被分配在三樓,這樣安排自然是方便劉峯的。這點屬下的好意,劉峯還是願意接受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