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考試成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試考那一天,劉峯親自帶領着河北的部級高官,前往視察。
只見考場秩序井然。劉峯比較滿意地點點頭。
今天試考一場是政治,這張試卷,劉峯親自出了一題,是“試論招考官員制度”這個題目就是要看看考生們是怎麼理解這個制度的。
看到整個考場沒有什麼問題,佈置也很嚴密,基本上能考慮到的都考慮到了,劉峯很滿意把試考委員會主席莊思叫來好好表揚鼓勵了一通。然後提出了明年季河北試考的要求。莊思信心滿滿,保證到時候把試考院建好,以滿足考生要求。
三天後試考結束,進入緊張的閲卷工作。所有的試卷都要有三名閲卷老師閲卷,成績採取的100分制,政治、經濟、文學、數學、地理、物理、化學一共七門基礎課程,總分為700分。
一萬名考生的試卷有七萬份,所有的閲卷老師在閲卷期間都被集中起來,統一閲卷,不得回家。所有的試卷都被糊了名字和考生編號。
閲卷工作一直進行了十天,成績才算是出來。
結果不出意外,河北的考生成績普遍較好,而外地考生成績普遍較差。那是因為河北已經普及了基礎教育,這些基礎課程都在學校學過。而外地考生很多卻連數學、物理、化學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這三門得0分的比比皆是。數學這門課程,外地考生也考得不好。這和大漢朝只重視儒家經典,不重視學以致用的課程有關。
鄴城總理府(劉峯現在的府邸已經不叫刺史府了,而叫總理府)。
楚祖領着莊思和何儀拿着試考成績,輕輕地敲了敲劉峯的辦公室的門。
劉峯喊了進來,楚祖這才進門,道:“主公,這次試考成績出來了,莊主席和何部長來向你彙報。您是否現在接見?”
“哦?”劉峯從文件中抬起頭“快讓他們進來。”
“是。”楚祖走出門,請莊思和何儀進來,又給他們泡了杯茶,然後拿了一個速記本站在一邊。
莊思一進來立刻道:“主公,這次試考成績出來了,這是試考成績,您是否現在過目?”劉峯説:“好啊,拿來我看看。”莊思上前遞給劉峯一份文件,介紹道“本次試考綜合前十名名單在這裏,這是各科的前十名。請主公過目。”劉峯拿過來一看,笑了道:“嗬,荀彧、荀攸和徐庶都在上面啊!”莊思道:“是的,荀彧是綜合成績的狀元,荀攸是榜眼,而徐庶是探花。單科成績荀彧政治是狀元,經濟是榜眼,文學是四名;荀攸經濟是狀元,政治是探花,文學是五名;徐庶政治是榜眼,經濟是探花,文學是探花。”以前狀元榜眼和探花都得皇上定,但是當莊思向劉峯提出這一點之後,劉峯堅決要求由閲卷老師定,他們的考卷經過三名閲卷老師的批閲,最後還要他莊思再看一遍,才能確定。這能最大限度減少錯誤和舞弊行為。
“嗬,這三個人了不起啊!都是從政了好料子。”劉峯呵呵笑着。
何儀笑道:“這是主公安排的加料的學習起了作用。可見主公有先見之明,早就知道他們是大才。”劉峯笑笑,又繼續看了看道:“咦,這個叫席慶的,數學是狀元、物理是榜眼、化學是探花,怎麼沒有上綜合前十名啊?”何儀道:“此人是鄴城學院的學生,嚴重偏科,對政治經濟文學絲毫不興趣,所以那三門成績很差,所以綜合排名就靠後了。”劉峯點點頭道:“這樣的人也是人才,要保護好,讓他去研究院,做理科研究。當然還要看他願不願意。”劉峯在鄴城學院的基礎上設立了很多研究院,研究很多項目,劉峯甚至把蒸汽機項目都
給他們研究。當然還有很多項目,比如大炮、火槍、望眼鏡、熱氣球等等。以這個年代的科技水平,鑄造大炮已經成功,開花彈的研究還在進行,但是製造出無縫的槍管來有點難度,所以火槍的研究還在進行中。而磨製望遠鏡和熱氣球這些項目,已經快要成功了。
讓一個理科的尖子去做這樣的事情,想來這個席慶肯定是願意的。
“是,屬下回去後就安排他去研究院。”何儀道。
“這個荀彧、荀攸和徐庶,讓荀彧進農業部和工業部學習,荀攸進商務部和財政部學習,徐庶進教育部和宣傳部學習。一年後,調他們擔任我的秘書。”劉峯安排道。
何儀明白劉峯這是要培養這三人成為自己的謀士啊。那個半路出家的謀士桑炯已經是總參謀長了,上將軍銜。這幾個人自己一定要好。天知道他們幾年以後能夠做到什麼地步。
“好了,這次考進單科前十名的,和綜合前十名的,我要請他們一起吃個飯。楚秘書你安排一下,時間就定在今天晚上吧,把副總理也叫着。考得好自然要勉勵一番。還有,把荀彧荀攸和徐庶的政治經濟文學卷子拿來我看。”劉峯最後説道。
楚秘書連忙答應。而莊思早就準備好卷子了,連忙拿出來遞給劉峯。
三人對劉峯出的“試論招考官員制度”的考題都理解很透徹,但是荀彧寫得最好,最全面,所以得分最高。怪不得他能得政治的最高分。而荀攸則從經濟的角度闡述問題,在經濟課試考上把招考官員制度對經濟的影響,都説出一大段道理來。而徐庶沒得一個狀元,但是各科成績卻都名列前茅。在文學上的成績甚至高於荀彧和荀攸。
劉峯看得眉飛舞,有了這個經過劉峯改進的科舉制度,以後人才將像
水一樣進入自己囊中。
晚上劉峯和副總理孫瑛興高采烈地與三十二位排在前十的考生一起吃飯,之所以只有三十二位,是因為很多人都像荀彧荀攸那樣在好幾門課都排在十名之內。劉峯對這些學子進行勉勵,然後與大家一起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