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舅太太們的宅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梅大人皺眉,梅四郎驚訝,王翰林好笑,李知府若無其事問:“打出人命來沒有?”

“沒有。”

“不用管他們。咱們説正事要緊。”李知府壓就不當一回事,“遠兒一會必來,也不消使人再去喊。”果然過了小半個時辰李知遠真來了,笑嘻嘻的跟先生們問好,又跟梅四郎做揖。

李知府壓不問家裏發生了什麼事,到是王翰林心疼女婿,問他:“家裏怎麼了?”

“哦,有兩位舅母因為房子的事吵起來了。”李知遠笑道:“舅舅們倒是勸來着,後來實在勸不開,大舅母讓舅舅們外頭找個館子吃酒去。她老人家也不管妯娌們,自家先走了。舅母們沒人勸,吵的也沒勁,就散了。”

“為着房子吵,可是房子有不妥處?”王翰林已經被夫人帶出來了,一提到房子他就開始緊張。

“舅舅舅母們對房子都很滿意。”李知遠苦笑,:“就是有兩位舅舅是親兄弟,所以他兩個把房子蓋在一塊了。那塊靠着河,地不是規整的,有一家佔的地略小,有幾間屋就多起了一層樓。另一個舅母就不樂意了,説隔壁擋到她家的太陽,她家不好曬醬。兩位舅母才吵的時候,舅舅們還拉來着,説至親兄弟,共用一個曬台也沒什麼的。後來又有一位舅母添了句嘴,兩位舅母都覺得委屈了,吵起來就動上手了。”王翰林聽了皺眉道:“對婦人來講,曬醬確是大事呀。”他想了一會就道:“你給英華寫個字,叫她親自去趟新鎮看一看是怎麼回事。”李知遠答應了一聲,真給英華寫了個字,喊來管家捎到柳家那邊去。

楊氏舅母到五柳鎮上來住,她老人家就把接待京城女客的差使接過去了。英華原是在柳五姨帳房看水帳的。柳三娘就把大帳房的調度水帳都給她管。這個差使既要總攬大帳,又要曉得看水往來,年紀大些記差些的大管事都扛不住。英華年紀又輕記又好,又在柳五姨那邊看過水帳,是個手,才接帳的時候略有些吃力,這幾練了,還能幫着柳三娘看看別的帳。李知遠捎的字兒送到英華處,英華正替柳氏捏肩呢。

柳氏瞧一眼那個字條,笑道:“才説你婆婆不在你全身都輕了好幾兩,看,麻煩事來了。”英華伸頭瞧一瞧,笑道:“明明那天出圖紙的時候敲定了的呀。我怕陳家舅爺們不滿意,挖地基的時候還特為讓人請他們去看過一趟。現在房子都起到一半了,又嫌曬台擋太陽了?”説着甩手打了個呵欠,吩咐小海棠備馬。

柳氏笑道:“錢已經收過了,你懂的。”英華笑道:“我知道的。新鎮上的房子天天都在蓋,除了佔地還房子的,哪一個不是走人情來的?已經蓋好的要不照圖紙走現改,除非他們加錢。”英華騎馬至新鎮上時,陳家幾個舅舅和舅母各站一堆在道邊看工匠們上樑呢。英華下馬跟他們行禮。幾位舅老爺相互看看,陳九舅站出來道:“英華怎麼來了?”

“聽説有位舅舅家的曬台擋了太陽,英華來瞧瞧。”英華停下時,她身邊的隨從早有一個把該管的工頭和監查喊了來。

工頭對着英華唱了個喏就讓到一邊讓監查説話。監查把他的記事本子翻開來,翻到那一頁上頭,看了一會才説:“小小姐説的那個曬台確實擋到隔壁院的一角。但是隔壁那個院不算小,略朝前走幾步,曬醬曬被子的地方都有。”英華笑一笑,道:“先帶我去瞧瞧。”工頭忙在前面引路,英華要去瞧房子,舅舅舅太太們都跟着一起湧進那家的後院。為着工匠出入方便,兩家中間的界牆還沒有起,英華進了院門就能看見兩家的後院格局大不一樣,後院略小的那邊,緊靠着兩間廚屋就搭了個曬台。這個曬台也是柳家營造制式曬台,頂上一大半是平台,一小半搭了三堵矮牆,還加了個頂。曬醬時若是遇到大雨雪天氣,好把醬缸挪進去避雨水的。這個頂現在就確實擋到了隔壁院廚房門口的一點太陽,也不大一塊地方,略朝前走三四步就擋不到了。隔壁這個院自然也有曬台,但是蓋在院子的另一邊,就不似這邊的曬台離着廚房近。

從主婦的角度來説,可能曬台離着廚房近點更方便一點。若説因為曬台離廚房遠,她偏要在廚房門口曬醬,隔壁的曬台也確實擋到了太陽。但是居家過子哪裏就能十全十美了?

本來曬台離廚房遠或者近也是因地制宜靈活安排的,新鎮這邊收房子的也有兩百來家,還沒有一家因為這個事吵吵。畢竟不是家家的廚房門口都能保證曬得到太陽的。柳家為了省口舌,廚屋門口曬不到太陽的人家有曬台,廚屋門口曬得到太陽的人家也給添了個曬台。

兩位舅太太這樣吵吵,曬台擋太陽應當只是藉口吧。大家族婦人們擠一處過子,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也不大可能,這兩位又是極親近的兩妯娌,估計從前不起眼的矛盾不算少,積累到現在,指着芝麻綠豆這麼點大的事吵一吵也是有的,又或者——她們是不想做鄰居?

不想做鄰居直接説不好嗎?出圖紙的時候是隻有舅爺們來了,出地基的時候可是都請過來看過的。當時不樂意當時説了別挑一塊地何等容易。現在房子蓋到一半來鬧,有什麼意思?

而且吧,這幾位都是想做李知遠丈母孃的,她搶了人家心裏的好女婿,估計人家心裏看她也不順眼的,正好借這個事情落她的面子。

親戚們,真是麻煩哇,難怪她老孃為了省麻煩,分地盤的時候特地繞過了王家的田地。

英華想想她娘從前是怎麼對付王家親戚的,就不上趕着出主意,對着曬台搖搖頭,問道:“兩位舅太太,除了曬台擋太陽,還有哪裏不滿意?”果然,一位舅太太説她家院子小了,各種不方便擺了一籮筐,另一位舅太太説明明大家掏的銀子都是差不多的,她家的樓就少了幾間,院子大有什麼用,來客人都住不下。

情這兩位主兒都是覺得隔壁好啊。英華一邊聽一邊點頭,好容易等兩位舅太太説完了,她就直接説:“出圖紙的時候沒有請兩位舅太太到場,是我們疏忽了。舅太太對房子呢,也確實很不滿意。”兩位舅太太不約而同哼了一聲。舅爺們在邊上瞪着呢,她們也沒敢接話。

其實別家出圖紙多有全家一起來的。陳家舅爺們瞞着舅太太們組團去五柳鎮出圖紙,頭一個是怕她們曉得了跟着來瞎吵吵,第二個才是怕她們要拉撥孃家一起來。出完圖紙回家,舅太太們曉得了家裏在新鎮上定下房子了,沒有一個不高興的,除了大舅太太把蓋房子的事託給了九舅老爺她不理論,那幾位舅太太也沒有一個不鬧騰,嗔説能提前買房子為什麼不説一聲,她們要喊孃家親戚一道去。舅爺們説這次是走的人情只管陳家,舅太太們差不多都説出能走十來個的人情,多加幾個有什麼要緊這樣的話,被舅爺們嚴辭拒絕了之後,都攢着勁兒要去新鎮挑刺。只能説柳家的師爺們做事真是太妥當了,那幾位舅太太看地基都沒挑到刺,只有這兩位的男人是親兄弟,兄弟兩個情又好要住一塊,挑了相鄰的兩塊地,出圖紙的師爺跟據地形把圖紙改了改,就是幾步陽光這點病,叫兩位舅太太揪着鬧起來了。

英華先把出圖紙時舅太太沒有到場的責任拉自己身上,在場的舅爺們都有點不大好意思。英華問還有哪裏不滿意,兩位舅太太沒有體會英華問話的深意,只顧落人家面子落的痛快,挑起病來挑的那叫一個痛快啊,有的沒有説了好大一車。兩位舅爺眼都瞪框了她兩個才閉嘴。

“房子都蓋到一半了,現在再改跟推倒重蓋也差不多。”英華故意皺眉想了想,很是為難的説:“要不然這樣吧。兩位舅太太,你們既然對房子不滿意的地方頗多,不如…退了?咱們雖然是有收銀子出圖紙就不能退的規矩。不過那幾個管事亂拍親戚們的馬也沒照規矩走,咱們這個銀子也是出了圖紙之後才繳的。本就不合規矩,不滿意退銀子也説得過去。”

“房子有病都不能改?”有位舅太太撥高了嗓門問。

“看地基的時候沒提,現在要拆了重蓋,肯定不行。”英華笑嘻嘻的,“不過看親戚面上,你們退房子我們退銀子嘛…退了吧!”英華態度很堅定。

退了之後呢?英華不提。先前發問的舅太太哼了一聲説:“有病的房子誰要,我們家退房子!”幾位舅爺臉都難看起來。新鎮上的房子極是搶手,又不是賣不掉求你去買,陳家説聲要在新鎮買房子,李家外甥跑的風一樣快去説人情。外甥媳婦外婆家也十分給面子,大小管事極是奉承,出圖紙的時候事無鉅細都問到,出過圖紙核算過價錢馬上開臨時調單調材料,調工匠,又派車送他們回家,約定第三去選看宅基地。就不説人家辦事這個體貼利落,只説人家算的價錢,真心是極公道的。和他們自家打算在府城外蓋的房子價錢差不多是什麼意思?就是新鎮這邊的地價和府城那邊的地價差價人家給你抹平了,做陳家這樁生意,柳家只怕不賺還要虧一點。

給面子這種事都是有來有去廝敬廝抬。柳家給了這麼大的面子,便是房子真有什麼不妥處,揹着人好好説也使得。這個蠢女人這樣鬧,英華使子要退房子,這個房子若是退了,陳家的臉就丟大了,傳説開來,以後陳家找誰幫忙誰都不敢搭理他們!

這兩個不長進的堂客為什麼鬧其實大家心裏都有數,不就是挑宅基地的時候兩個男人要親兄弟一塊,一家地方小了點,他家就多起了三間樓,一家不樂意他家後院小,另一家心裏不舒服隔壁多了三間樓嘛。這種事,妯娌兩個關起門在家裏鬧鬧也就算了,指個藉口跟沒過門的外甥媳婦發作,也不嫌丟人!

若是陳大舅在家,有他彈壓估計也吵不起來。陳九舅年紀小些,而且他老婆鬧騰起來不比那兩位嫂子差,所以他也不敢出頭開腔。

英華笑嘻嘻的看向另一位挑病的舅太太,問:“她家要退房子,您老要不要也退了?”

“一個醬缸多大點事,哥哥和侄子不得手,我替嫂子挪!退什麼退!”立刻有位舅爺出來打圓場,“兩位嫂子,退了現在這房子,你們兩個在老宅住着,看我們搬家就不急?”明白人真是不少哇,監查也很有狗腿天份,立刻就狀似莽撞的冒一句:“要是隔壁多起三間樓都算病,那我們還要不要蓋房子?這樣活我還不接了!”立刻發脾氣甩袖子要走人。

柳家這邊的管事和工頭,立刻上去勸説數落,好説歹説把那人按下來了。那人過來到幾位舅爺面前陪了個禮,還鬧脾氣,扭頭站英華身後去了。

英華壓低聲好生安人家半天,才依舊回頭好言好語説:“退了也沒什麼關係的,舅母們不喜歡柳家蓋的房子,就等等那兩家嘛,多比一比,他們家的好就到他們家去買,要是覺得他們的也不好,舅母們説一聲,咱們重出圖紙再蓋新房子就是。”雖然兩頭都與她氣受,英華也沒有接着使子,更沒有發脾氣,還客客氣氣給舅老爺和舅太太台階下,方才那個舅老爺就搶在頭裏説:“看這事鬧的。就為個醬缸,她兩個在家打架不算,還讓英華為難,怎麼使得啊。我們家和四哥家換,我閒着沒事正好給七哥家挪醬缸。”得,這位也是看出來了,這兩妯娌鬧也不是因為房子蓋的不好,主要是不想住一塊兒。四舅太太立刻搶在她家男人前頭説:“老十,你説話算數,我們馬上就換!”

“房契還沒有出,換也就是説句話的事!”十舅老爺極是豪,拍着膊就把這事答應下來了,又親親熱熱跟英華説:“英華呀,累你老遠跑這一趟。舅舅們不會騎馬也不送你回去了,早早的回去歇歇。等搬家了,十舅舅專程辦個酒,讓表弟表妹們謝你!”

“是我們辦事不妥,不敢領舅舅的酒。十舅舅,諸位舅舅舅母,我回去了。”英華也親親熱熱跟親戚們告別,“已經蓋好的是不好改,還沒破土動工的,若是舅舅舅母們覺得哪裏不妥,和工頭他們説,喊師爺來改圖紙就是。他們要是辦的不妥,我來看着他們改。”哎,方才那個監理還敢在她面前發脾氣要她陪不是呢,好大口氣。四舅母立刻扭嘴,四舅爺拉住了不許她動作。

英華對着親戚們施禮,招呼一羣幹活的跟着她走,邊走邊説:“叔叔伯伯們給英華面子,這趟活有多用心英華都知道。咱們開門做生意,不挑不揀不是好顧客。還請叔叔伯伯們看英華面上再辛苦幾了鑰匙英華請叔叔伯伯們吃酒。”這邊英華説説笑笑把人帶走了。四舅太太和七舅太太都覺得面子抹不開,又開始唧唧歪歪,兩位舅爺氣的都要掄拳頭了,十舅老爺嘆氣,攔住哥哥勸説嫂子:“兩位嫂子,你們消停點吧。你們是長輩,落外甥媳婦面子她不好跟你們翻臉。這些做活的,你外甥媳婦平常看到他們眼角都不掃一下的,她為什麼還要跟人家陪笑臉?還不是怕他們惱在心裏不給咱們好好幹活?你們領情吧。”説完了又愁:“你們這一發落人家,咱們再想在柳家走人情提前買幾間房子就難嘍。反正我是不好意思提了。”

“本來我還怕他們是鬧着要再走人情提前買幾間房子,就不曾想是兩位舅太太不樂意住一塊兒鬧。”英華一邊喝茶,一邊跟柳三娘説情況,“陳家十舅舅真是個機靈人,立刻聽懂了我話裏的意思,出頭換房子圓場。其實隨便哪個舅母直説一聲,還不是快快的幫她換了,非要發落我一趟,落我的面子她們就開心了?”

“親兄弟要好,不會體恤兩妯娌也是有的。”柳三娘捧着茶杯不停的樂,“要是他們家十舅爺不站出來圓場,你怎麼辦?”

“我自己掏銀子退他們,當場罰工匠們薪水,再把這幾間宅子給工匠做人情,讓他們去找買主,賣的錢我拿回來再兩成給他們分了,我還有的賺呢,我明罰暗補過後,工匠們的掉了面子又得了我的好處,只有恨陳家舅太太們的。”英華笑道:“這麼一鬧,陳家親戚們還想上柳家買房子,柳家也沒管事敢接他們生意,也省得我以後替他們煩神。”

“叫你搶了人家的好女婿,陳家舅太太們也就這點出息,為着曬缸醬落你面子。”柳三娘笑的不行,把茶杯放下來,道:“鬧一鬧是好事。舅太太們不鬧你,柳家開門做生意,總有人會出頭來鬧,他們家鬧多少還要看親戚面上,不會鬧的太過。給出圖紙的那邊添一條規矩,出圖紙得有户主夫婦兩人簽名畫押。杜家和那家怎麼還沒動靜,他們不動就顯不出咱們的好來,哎,我都等急了。”

“杜十七公子真投咱們這邊來了?”英華看屋裏沒外人,問的直接。

“嗯,”柳三娘笑,“你舅舅暗示他權,去管新京城的街道那一塊,只管和咱們鬥,斗的越烈越好。反正斗的越厲害,新京城的房價就會越高,大家都不吃虧。”

“那還地他們真要那樣?”英華琢磨半晌,問:“他們兩家真有那麼大的膽子,幹那種缺德事?”

“趙元佑缺錢,想在這一塊上大摟一把。”柳三娘還是樂,“那一邊呢,把潘菘推出來,就是想把富縣刮乾淨再把他打倒撿便宜。存了那個想頭,他們哪捨得公平買賣。其實吧,就是咱們家,也是運氣。要不是我和你五姨這二十年在江南買了許多田地,我們要想像現在這樣公平買賣也很難。他們再不動,咱們就想個法子他們動起來!”英華樂不可支,用力點頭:“這個比和舅母們對掐好玩,娘帶上我。”

“出來啦出來啦。”一個管事一路奔跑進柳家,“那兩家佔地償還的辦法出來啦!他們要查地契!”這個管家跑到哪裏喊到哪裏,所過之處一片歡呼。

作者有話要説::)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