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漢初平元年,,正月。
因董卓擅廢少帝,鴆殺太后,挾持朝臣,穢亂宮廷,殘暴不仁,濫殺百姓。西園軍典軍校尉曹逃出雒陽,回到陳留,得到陳留孝廉衞茲資助後又散盡家財,得兵五千餘人,樹“忠義”大旗。一時間,豪傑響應,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與此同時,東郡太守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力陳董卓罪惡,雲:“見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於是,積壓已久的矛盾終於爆了。關東各州郡諸侯以此為由紛紛起兵討伐董卓,並且共推有着“四世三公”家族背景的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袁紹以此自領車騎將軍之職,其餘諸將,皆用車騎將軍名義授予官職。袁紹與河內太守王匡屯駐河內,冀州牧韓馥留在鄴城,負責全軍糧草供應,豫州刺史孔伷屯潁川,兗州刺史劉岱、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廣陵太守張、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與曹
俱屯酸棗,後將軍袁術屯魯陽,各地均有數萬之兵。
眾諸侯於酸棗會盟之時,築台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請紹登壇。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檄文飛傳天下,一時間,關東諸侯聲勢大振。
董卓聽聞關東諸侯起兵,遂鴆殺少帝,並傳令各地加強防守,派胡軫、華雄於汜水關敵,自己則帶着呂布前往虎牢關。又因為聯軍聲勢很大,更怕白波軍渡河南下截斷其往關西老巢的退路,於是在私底下也做好了把漢獻帝從洛陽遷到長安的準備。
酸棗,關東諸侯會盟之地。
清晨,張遼走出營帳,他深深的了一口氣後開始活動身體舒展筋骨,在離他不遠的地方,一羣士兵正在訓練,從他們的動作中可以就看出那不過是一羣新兵。動作不夠齊整,服裝雖然還算統一,各人動作也很有力量,但整體行動間沒有氣勢,除了他們手中還算齊備的武器以外,他們沒有一點軍隊的樣子。用張遼的話來説就是:這完全就是一羣沒有見過血腥的菜鳥,現在要是讓他們上戰場遇到西涼軍,我們絕對會看到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這時,位於大營中心的大帳中走出一人,此人身材只比常人高出一點,但骨骼比常人大的多,走起來龍行虎步,極具氣勢,本是霸氣十足的臉上隱隱帶着文采風
的清秀,在淡金
的膚
映襯下,形成了一種難以明言的
異魅力,渾身上下有一股囊括四海的霸主氣質,讓人忍不住產生一種對其臣服的衝動。那人身後的旗杆上飄揚着一面大旗,上面一個雄闊嚴整而又舒展靈動的“曹”字隨着旗幟
風飛揚。
到現在,這人的身份也就呼之出了。
曹(155-22o),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陳壽對他的評價是“漢末,天下大亂,雄豪並起,而袁紹虎視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世之傑矣。”在真正見過曹
之後,張遼才知道後世的影視劇中那麼多的曹
的扮演者也只有鮑老師才沾到了曹
的邊,剩下的演員連曹
的
都沒碰到。
張遼見到此人,立刻向其行禮,道:“張遼見過主公。”曹此時是一臉和氣,呵呵的笑道:“文遠莫要多禮。”邊説邊走,來到張遼的身邊也觀看起士兵的訓練來。
看了一會,曹突然嘆了口氣“唉!還好這些士兵不是我軍的全部兵力,否則我還真的沒有信心和西涼軍
戰。”張遼聽到這話並不做反駁,對於西涼軍的戰鬥力他還是很清楚的。董卓麾下數十萬大軍中,除了十餘萬原西園
軍戰力不濟以外,無論是李催、郭汜、徐榮、張濟、樊稠帶的西涼軍還是隨呂布歸降的幷州軍,都是久在邊地與異族經歷過大戰的士兵,戰鬥力絕對不是關東聯軍這些久疏戰陣的士兵可以比擬的,再加上西涼軍中還有呂布、華雄等武力羣的悍將,真的要放開來打,聯軍的勝算絕對不大。索
的是,西涼軍戰力雖強,可摯肘也多。朝廷裏官員與董卓的矛盾,西涼軍、幷州軍和原中央
軍之間的矛盾,董卓西涼軍內部不同派系間的矛盾。再加上董卓自己在控制朝廷之後就似乎沒有了進取心,不願與聯軍大戰後讓自己的實力受損,所以,聯軍也不是完全沒有勝算。
但是,這些都是張遼憑藉原來的歷史得出的結論,以他現在的地位是不可能知道這麼多的事情的,所以他也沒有把這些結論告訴任何人,免得引人注目。
而張遼之所以推翻原來在曹汴水戰敗時再投靠曹
的初衷,也是出於不要引人注目的考慮。要知道,曹
可是出了名的疑心病重,任何的疏忽都會讓他懷疑的。如果在曹
兵敗汴水之時張遼及時殺出救援則太過於巧合,所以張遼將他的部隊暫時打散,由張成帶着九名親兵和五十名騎兵從林慮縣隱蔽行進,由孟津度過黃河,埋伏在雒陽附近,他們的命令是在雒陽亂起之時儘可能保護皇宮裏東觀宮的藏書。張遼則帶着剩下的五十八人投奔正在陳留招兵買馬的曹
。
話説回來,曹對於張遼來投是非常高興的。其一,張遼雖原屬幷州軍,可後來進京後就成為了大將軍何進的屬下,與當時身為西園軍典軍校尉的曹
同屬一系,而且還是參與過邊境戰爭,有實戰經驗的將領。其二,曹
的士兵除了家兵之外都是臨時招募的百姓,大都未經歷戰陣,而張遼的士兵雖然人少,但都是騎兵,從他們整齊的隊列和渾身散的氣勢中,曾帶兵清繳過黃巾的曹
一看就知道,這些士兵都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
鋭老兵。於是以行奮武將軍職授張遼軍司馬的職務,統帥全軍騎兵。不過因為整個曹軍算上各位將領和他們親兵的坐騎,戰馬也不過二百之數,所以張遼能指揮的也不過是自己帶來的原班人馬罷了。
雖然張遼不能多説,但他也不能什麼都不説。
“主公,雖然我們聯軍戰力不如西涼軍,但是也未必沒有勝算。”張遼接着曹的話説道。
曹一聽來了興趣“哦,文遠有何想法,説來聽聽。”張遼説道:“主公,西涼軍久經戰陣,我們聯軍中也有
鋭,如孫堅孫文台的江東
兵,而其他諸侯麾下的士兵也有不少是參加過平定黃巾的戰鬥,戰鬥力還是有的。此外,聯軍聚集,諸侯會盟,這時間已經不短了,可董卓軍只是謹守關隘城池從不出戰,可見內部一定有問題,如果他們不能同心協力,我們正好可以各個擊破。”張遼的話説的很籠統,因為他不能説的太詳細。
“嗯,文遠言之有理。”曹對於自己的手下從來是不吝誇獎的,就這點而言,曹孟德深得企業管理的
髓,非常善於培養人才。
“不錯,文遠所言甚是。能得文遠相助乃孟德公之幸也。”説話的是一個懸長劍卻身着青衫做文人打扮之人,此人身材消瘦,留着兩撇
神的八字鬍,一雙眼睛裏閃爍着光芒。
張遼一看,原來是曹的好友…陳留孝廉衞茲,陳留太守張邈的部下。曹
在陳留起兵之時就曾得到他在金錢上的幫助。不過張遼還知道,這個衞茲是三國後期魏國太尉、敬候衞臻之父。
曹看見衞茲立刻
了上去“啊哈,原來是子許(衞茲字子許)。你不在孟卓公(陳留太守張邈)那裏,到我這裏來何事啊?莫不是
棄孟卓而投
乎?”張遼一聽這話,好傢伙,曹
真行啊,時刻不忘挖牆腳。
衞茲到沒有什麼不自然的表情,看來他們之間是玩笑慣了的。衞茲對着曹翻了個白眼“孟德,茲此來是奉孟卓公之命邀你一同前往大帳的。”衞茲在“一同”着兩個字上用了重音。
“哦?我這就與你一起先往孟卓帳中相聚。”看來曹是聽明白衞茲話中隱含的意思了。
“文遠,我去大帳議事,你可傳我將令,讓元讓、妙才、子廉、子和他們加緊練兵。”
“諾!”張遼很乾脆的回答。他給自己的定位就是曹的下屬,無論曹
平時如何表示親近,他也絕不會逾越上下級的鴻溝。
看着遠去的曹和衞茲,張遼知道張邈讓衞茲將曹
先請到自己帳中不過是為了在諸侯中尋找盟友,看來諸侯之間的明爭暗鬥開始加劇了。
張遼搖了搖頭,轉身向夏侯惇他們的營帳走去。
來到夏侯惇、夏侯淵的營帳旁,張遼止住了正要向帳內報告的衞兵,自己來到門口。
“元讓、妙才,你們起來了嗎?”隨着張遼的話音落下,營帳的幕簾被掀開,夏侯淵走了出來,隨後跟出的則是夏侯惇。着哥倆相貌有點像,不過夏侯淵略瘦一些,換上文士裝絕對可以冒充個文化人,而夏侯惇則更顯彪悍,一副武將本。此時他還沒有變成獨目,外形倒是不太嚇人。
“文遠,你好早啊!”開口的是夏侯淵。
“早。”這是夏侯惇的本,穩重。
“二位早。”張遼先回應了二人的問候,接着説道:“適才主公前往大帳議事,要我告知幾位將軍加緊練兵。”
“嗯,知道了。”夏侯惇開口説道。夏侯惇此時被曹任命為裨將軍,全軍事務處理除曹
外就以他為。接着他對夏侯淵説道:“妙才,你去告訴子廉,讓他帶親兵護衞主公,然後去找子和來訓練場找我們。”隨後他轉向張遼“文遠,那步兵長矛方陣我們已訓練多時,近
你隨我來看看效果如何?”張遼面
微笑“固所願,不敢辭爾!”
“那我們現在就走。妙才,你去通知子廉,快去快回。”夏侯惇果然烈如火,急
子一個,一把拉住張遼的手就向練兵場走去。他的身後,夏侯淵看着被夏侯惇拉着的有些踉蹌的張遼臉上
出了笑容“也只有文遠的奇思妙想才能讓元讓如此迫不及待啊!”原來,自張遼在陳留投曹
時,他率領的五十八名騎兵就讓曹
及其屬下各將為之動容,騎在馬上還能保持嚴整的隊形,整齊劃一的動作,以及隱約間散出的肅殺的氣勢都表明這隻人數不多的騎兵絕對是一支訓練有素的
鋭。
於是,曹在任命張遼為軍司馬後就想把練兵一事
由張遼全權負責,而張遼卻拒絕了,只願意作為夏侯惇等人的助手。他的理由就是:遼出身騎兵,不
悉步兵的訓練,以外行指導內行是會耽誤大事的,所以不能為主;然遼出身騎兵,
悉騎兵的優劣,而董卓軍大都為騎兵,遼為輔則可助主公訓練出能對抗騎兵的步兵。
張遼的嚴謹的態度則贏得了曹和他部下們的讚譽,尤其是主要負責全軍訓練的夏侯惇,更是一直拉着張遼在設計對抗騎兵的步兵方陣,張遼也從騎兵的優缺點上提出了種種方案,最後定下了以前排刀盾兵,中間長矛兵,後排弓箭手的方陣隊形。不過因為騎兵不多,方陣的側翼缺乏保護,於是張遼提出是否可以在遇敵之時將方陣轉化為圓陣,弓箭手居中,長矛兵在其外圍,刀盾兵在最外圍守護。夏侯惇着急得就是陣型轉化的訓練。
同時,張遼也向曹彙報了他派出親兵進入雒陽之事,不過他的理由是秘密聯絡幷州軍中忠義之士反抗董卓。
張遼的行為也贏得了曹對其的信任,而他的職也僅次於夏侯兄弟,和曹洪、曹純持平,在李典、樂進之上。他與人友善的作風也讓他在曹營中人緣極好。
但是,他們誰也不知道,張遼並沒有把所知道的東西完全的合盤托出,他只會在未來的時間裏,慢慢地增強曹軍的戰鬥力。理由很簡單,因為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所以要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