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張遼個人的記憶而言,整個興平二年都沒有什麼大事生。醉書院當然,年末長安城生呢個的漢帝逃亡事件並不在其列。但是現在因為張遼的出現改變了某些歷史事件的進程,從而使得興平二年不再平靜。

動盪的地方一共有兩個。一個是呂布的汝南郡,一個是江東的孫、劉。

呂布自從離袁術之後就帶兵攻入汝南郡,這時候的汝南基本上已經是沒有什麼官員在管理了,大大小小的城池都被當地豪強和黃巾殘部控制,其中治所平輿城就被黃巾頭領龔都和劉闢率領的三萬黃巾軍佔據。

但這三萬人中有一多半是老弱病殘,剩下的也不是呂布那一萬多西涼軍的對手,僅僅一次衝鋒,西涼軍就確立了勝勢。龔都和劉闢帶着殘兵推入平輿城西南的天中山暫避風頭。

可平輿城的城池是奪下來了,但整個汝南郡有三十七縣及侯國,呂布軍不過兩萬人馬,守着平輿一城倒是足夠,若想將汝南郡全部控制在手中就無能為力了。

即使隨後在陳宮的主持下呂布軍在平輿城附近大肆招收兵源,也不過將軍隊擴充到了五萬餘,不過剛達到從徐州撤出前的水平。呂布將自己原來的部分老兵和新兵進行混編,讓魏續、成廉、候成、曹、宋憲五人各領八千士兵分駐定穎、新蔡、汝陽、汝陰和慎縣這五座比較重要的城池,而呂布則和高順、陳宮帶着一萬兵駐紮在平輿,以策應四方。

但是,即使其餘的汝南本地豪強部隊呂布這位外來勢力心生排擠,黃巾殘部卻不願意放過將他們趕出平輿城的呂布軍。在龔都、劉闢的四處聯絡下,汝南各處的黃巾軍分別在六座城的附近對呂布軍進行騷擾襲擊。一時間,不斷有呂布軍的士兵因為落單而被襲殺,使得呂布軍中人心惶惶。而呂布下令各將領帶兵清剿。待黃巾軍們在大軍到來時紛紛躲入山中,讓呂布軍處處撲空。醉書院待大軍離開後,黃巾軍又再度從山中出來,再度襲擊呂布軍士兵。這一來一去。讓呂布軍不勝其煩,但大軍出動又無功而返,最後呂布乾脆下令,士兵們沒有事情不要出城,一旦出城,必須有五十人以上方可。

這樣一來。對呂布軍士兵地襲擊倒是少了,但卻依然沒有讓呂布軍的士兵們放心,因為黃巾軍們又改變了襲擊方式,他們不再尋求將呂布軍士兵全殲,而是利用弓箭遠距離殺和各種陷阱讓呂布軍的士兵們一出城就紛紛傷亡。最後,呂布軍的士兵甚至出現了逃兵,開始是一兩個人,後來就是十幾、二十個人地逃跑。各地的呂布軍將領也是屢不絕,也只有平輿城因為老兵比例較大。又是呂布親自統帥,還有高順這樣一位士兵敬服的將軍,平輿城的呂布軍並沒有出現逃兵。但就是其他五座城的逃兵現象也讓呂布怒不可遏,他在平輿城的城守府中怒氣沖天地破口大罵,從士兵的不守軍令到各將領的無能,再到黃巾匪類的卑鄙狡詐、膽小無恥,直到他的嘴裏到有些口渴才停了下來。

也只有這個時候。呂布身邊的陳宮和高順才敢上來勸説,正好呂布的火氣也出來了。他也冷靜的接受了陳宮的意見,派出高順率領地鋭步兵三千進山清剿山中的黃巾軍。

高順這段時間也因為黃巾軍的這種非常規的打法而很是傷腦筋,因為他很清楚這中襲擊方式和當年在晉陽時張遼曾在以此閒聊中對他説過的游擊戰極為類似。若不是他曾親眼看見襲擊者的一個頭領是被他們趕出平輿城的劉闢,他甚至都會有一種是不是曹軍偽裝成黃巾軍地想法。可張遼雖然對他描述過游擊戰的一些方式,但卻沒有説過如何應付這種作戰方法。只是説過獵户悉山林。也幸虧高順本身是從士兵做到了將軍。實戰經驗及其豐富。他也針對黃巾軍地行為做出了相對應的部署。

高順針對的是當初從平輿城逃的龔都和劉闢,這兩人此時正帶着部隊隱蔽在天中山中。醉書院高順帶着的士兵除了他陷陣營地老部下外就是曾當過獵手地士兵。雖然這些人不過數十人,但他們都有着豐富的山地生存經驗,對於山區危機預防、腳印追蹤都有自己地絕招。在高順進軍天中山的路上順利的幫助高順躲過了數次黃巾軍佈下的陷阱,挽救了全軍士兵的生命,也讓高順對張遼當年的提示心存

在高順有了預防,龔都的數次伏擊都被高順看破,正面對戰又本不是三千鋭的對手,龔都、劉闢不得不帶着部下再度轉移。可高順在他們的身後緊追不捨,龔都只得數次以壁虎斷尾的方式捨棄了一千多壯士兵,才徹底擺了高順的追擊。但這時他們也只能從天中山轉移,進入荊州,一頭扎進了桐柏山區。

高順此次順利的驅逐了龔都、劉闢所部,隨即回軍在定穎、新蔡、汝陽、汝陰和慎縣五處來會拉網掃蕩,將原本因為打擊了呂布軍士氣的黃巾軍趕得雞飛狗走,十數次戰鬥下來,斬近千級,俘虜七千餘人,將這五座城附近的局勢安定下來。

但是當高順率軍回到平輿後,呂布再度剝奪了高順的指揮權,讓他繼續在中軍負責些繁瑣的雜務。而高順依然是一副無怨無悔的態度,認真的完成呂布的命令。這連陳宮都有些看不過去了,可他也沒有辦法改變呂布的決心。

而江東方面就比汝南熱鬧了。在周瑜的推薦下,魯肅也投奔到孫策的麾下。出於對兄弟周瑜的信任,孫策接納了魯肅,並任命他為丹陽長,但隨軍參贊軍機。

這次孫策決定再對劉備進行一次攻擊,若還不能有所進展就將率兵轉向西進,去荊州攻擊黃祖以報父仇。

孫策軍的動向自然瞞不過一直注意着他們的劉備的斥候,結果在孫策軍過了句容後,在茅山的山腳下和劉備軍面相遇。兩軍大戰一場。不分勝負,只得各自收兵回營。

劉備軍領兵的大將是太史慈,他對孫策的武藝極為佩服,若不是兩軍各自鳴金。他還想着和孫策繼續打下去。這歷史地慣真是強大,原本歷史上的神亭嶺大戰沒有生,卻換上了一出茅山大戰。

第二天,孫策和太史慈再度領兵出戰,兩人都對昨一戰意猶未盡,竟然撇開各自的士兵。兩人就徑自在陣前相互起手來。

兩軍的軍陣各自是南北排開,兩人縱馬從軍陣南邊打到北邊,再從北邊打到南邊,太史慈地長戟和孫策的馬槊各自揮舞得寒光閃閃,讓雙方的士兵看的極為過癮。

太史慈是青州東萊人,年紀也比孫策大,再加上他曾經在遼東從軍三年,早已經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沙場猛將。而孫策,雖然是江東吳郡人氏。但也不同於普通的南方人,他身強力壯(孫堅曾自詡為孫武之後,孫武是秋時期齊國樂安人氏,十足地山東漢子。),雖然身體還和太史慈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憑藉着他的靈巧和天生神力,硬是和對方對抗了下來。幾十回合後。太史慈也不得不承認自己有點小看這個年輕人,竟然力道上一點也不弱於自己。孫策也是暗自心驚。沒想到劉備帳下還有可以和關羽、張飛這兩員絕世猛將水平相當的將軍,自己確實是大意了。還好這兩人未到,否則今天就要出糗了。

孫策正在走神時,突然間覺有危險,下意識的將頭一縮。就到頭上有一陣風颳過。才意識到自己的頭盔竟然被太史慈的長戟給擊落了,幸虧他閃避的快。否則説不定連腦袋都會被太史慈的長戟割傷。太史慈這一擊也讓孫策軍地士兵齊聲驚呼,劉備軍的士兵則齊聲歡呼。孫策一怒下,雖然已經對太史慈有些惺惺相惜的覺,此時也顧不得那麼多了,猛然將手中的馬槊刺向太史慈的膛。馬槊勢如閃電,讓人到無可躲避。但太史慈卻是藝高人膽大,不避反進,結果在兩軍將士的驚呼聲中,孫策一槍挑落了太史慈身後揹着的短戟。兩人這般算起來也算是互有得失、不相勝負。這次兩軍將士地聲音則換了個邊,太史慈這邊的士兵驚呼,孫策這邊地士兵歡呼。這一場大戰看的兩軍將是是膽戰心驚,無論是周瑜和魯肅,還是跟着太史慈的簡雍都直冒冷汗。就在兩人各自分開時,簡雍和周瑜再度不約而同的讓士兵鳴金。

聽到陣中的收兵命令,太史慈和孫策雖然還有心廝殺卻也不得不遵守軍令,各自瞪着雙眼迴歸本陣。

結果,因為當晚劉備軍地援軍趕到,孫策到東進再無勝算,於是收兵西去。太史慈和率兵來援地關羽也沒有追趕,在看着孫策軍離開後也帶兵回到了曲阿。

江東的戰事就這樣虎頭蛇尾地落幕了。隨着孫策整軍西向,劉備來了一次難得的展機會。

張遼看完郭嘉轉來的兩地情報後,合上雙眼靠在了躺椅上。江東的變化沒有讓他擔心,即使魯肅投靠了孫策他也不在乎,畢竟在江東想要壯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歷史上的孫策在沒有劉備這樣的對手時,面對曹也不過只能調動數萬兵馬。

但是高順進行的成功的山地戰讓張遼心有不安。片刻之後,他站起身來,走到書桌旁,扯過一張紙後提筆就寫:“請子廉及奉孝重點關注汝南郡黃巾軍和高順的戰鬥經過,從中總結經驗,並做好此類戰鬥方式的針對訓練。”然後,張遼叫過張新,讓他將這張紙送到曹洪和郭嘉處。

“高將軍,你真不愧是被後世稱頌的“被嚴重低估了的將軍”啊!只可惜當我勸你和我同去雒陽,你卻以未有軍令婉拒;丁原死後,我寫信勸你離開呂布,你又以呂布與你有恩相拒。若不久之後你我兩軍再度相遇,我該如何面對你啊?”張遼雙手抱頭,心中出一聲長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