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古祠近月蟾桂寒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也就是在芸妃正式入的那一夜,在郢都城北,永远寂如长夜的神殿里,朱宣终于完成一天的祷告。

他站起身来,看见巫姑静悄悄的站在廊檐下,点着一盏旧白纸灯笼。跳跃的火光,她的身影钩成了浓重的暗金

“师父——师父——”少年看见这般情形,知道她又失神了,连忙唤她。

巫姑清醒过来,看了看自己俊美的徒弟,长叹了一声,朝他招招手:“我算着今晚上,后院的风兰花应该开了。一同去赏花吧。”朱宣回屋,挑了一盏新的灯笼,跟在巫姑身后。

巫姑好静,以祭司清修为名,神庙里不许留住其它的巫师。这么些年也只有两个徒弟,一个是朱宣,一个是婵娟。夏妃知道清任对巫姑的看重,超过每一个后妃。所以巫姑隐然拥有无上的特权。夏妃让婵娟入道,本就是为了籍此求得庇护,并不是真的想让千金‮体玉‬成为巫师。因此巫姑也不会令婵娟随侍身旁。夜跟随着巫姑的,只有十七岁的弟子朱宣。

到了夜间,这旷大的神庙中,只有师徒二人。虽说都是有法力的巫师,也未免觉得未免静得可怕。

“把灯吹了罢。”巫姑吩咐。

一片浓郁的夜中,风兰花纤长的花瓣闪烁着银白的磷光,仿佛游的幽灵,风一吹就会消散。事实上风兰这种花不起白昼的热烈,总是在早晨的第一缕光中凋谢。

“一生只开一次,一次只开一夜,”朱宣轻声说,“多美的花,可惜啊!”

“只有一夜的盛开。所以,这种花天然地就比那些朝朝暮暮的花珍贵了好多倍,”巫姑说,“没有可惜,就不值得怀念了。”朱宣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把花采下来吧,注意留住花粉。”巫姑说。

朱宣温顺地点头。

巫姑悠然地看着少年修长的手指捷地撕下一朵朵洁白的花瓣。风兰花,虽然是只开一夜的绝花朵,依然因为它极其神秘的药用价值,要在最美丽的时候被采摘下来。

“婵娟也来了就好了。”巫姑说。

朱宣的手停了一下。

“前几天她跟我说,希望看到一次风兰花开。可是我邀请在神殿里留宿看花,偏偏她又来不了。”巫姑说。

朱宣自然知道,因为婵娟参加庆洛如入的典礼。他不知如何去接巫姑的话,只能保持沉默。

“听说他们家里,想把她嫁给庆延年的孙子,这可不好。”巫姑悠然道,“婵娟是个聪明的孩子。虽然比起你来差了一些,可也是我的徒,怎么能落到庆延年手里去呢?世事难料啊。”朱宣的脸白了白。

“花如年华,不能错过的。”巫姑悠悠的说,“等到明年,还能留下谁在这里。不知花在何处,人又在何处了。”朱宣心里一动,立刻说:“别人不在,也有我和师父您,在这里守着花开的。”巫姑苍凉地一笑。

少年被她的笑容所震慑,心中一酸,再不敢抬头再看她,只是用修长的手指捷地撕下一朵朵白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美丽的风兰花终于一一被撕碎,变成金盘红缎上的一堆碎银片玉。巫姑将这一盘花瓣捧回房中,掩了门,嘱咐朱宣道:“我要连夜将这花朵炮制成药,不需你帮忙,你自己早些休息吧。”朱宣毕恭毕敬地退了出来。

一弯新月,渐渐沉落西天,只有疏疏朗朗几颗星,斜挂在墨的天宇中。朱宣一边着冰凉的夜风,一面慢慢的走回自己的住所。这是一件相当隐蔽的偏院。神殿最后一道回廊的尽头,入一片浓密得有些森的树林。那片神木林自建庙以来就已存在,几百年来不曾有人敢于触动它,即使当年的神殿建造者,也难以察觉到就在这神木林后面,神庙的围墙边下,还有几间隐秘的小屋子。小屋依围墙而建,全然由竹木构建而成。一墙之隔便是郢都城的护城河沿,白里隐隐能听见墙外贩夫走卒们的喧嚣声,而墙内却是永远与世隔绝的天地。

朱宣并没有回到屋中。夜凉如水,心如麻,他想自己清静一会儿。此时此刻,巫姑应该还在药房中整理风兰花粉,不知她又是怎样的心绪呢?

院子的一角有一扇门,门外是一条窄窄的巷道,通往围墙外。这门常年不开,一把铁锁早已锈死,薄木板也朽烂不堪。巫姑在这里种上了天阙山的云萝花,花蔓很快就爬了整个木门,一直高高地攀到围墙顶上去。朱宣很喜这种有着水绿花朵和冰凉香气的植物,他在花下搭了一个矮梯,以便闲来时给花藤修剪枝条。而某些枯寂的夜晚,他也会独自坐在梯子最上面的一格上,任由思绪如这植物一般疯长,无拘无束,无边无际。这时候他就会到自己离天空近了一些,离尘世也近了一些。

周天的星,如霜雪细碎,如落花飘零。

“朱宣。”他忽然听到一个悉的声音,仿佛一滴水落在了沉寂的湖面上。

“朱宣,你在么?”小心翼翼地,那个声音又重复了一遍。

他立刻把身子贴向了花墙,靠近那声音的由来。墙外的人听见了响动,发出了欣喜的叹息:“你果然在的,太好了。”

“你怎么了,这么晚还过来?”朱宣急切地问道。

“没什么,我只是想过来看看你。”她说,“今天洛如出嫁了,我跟随姑母入侍奉,直到现在才出来。”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