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初至京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官仪又拿起那张药方,仔细地,翻来覆去地看着,越看越觉得这字体的确很悉。一个模糊的影子在他眼前不停地晃来晃去,可每当他就要抓住时,它又滑开了。

忽然,他双眼一亮,坐正了身子,伸手将另外两叠书稿也拖到面前,一页一页翻看着。

很快,他发现了一张同一字体开的药方。

很快,又发现了一张。

又一张…··过些药方不仅字体相同,所用的纸张也相同。而这部书稿里除了这些药方外,用的却是另一种质地不同的纸张。

上官仪用力拍了拍脑门,无声地笑了起来。

他终于想起来了。

就在今天早晨,他还见过这种纸,这种字体。

这是卜凡的字!

卜凡写给于西阁的那封信用的正是与这些药方一样的纸张。

药方竟是卜凡开的!

紧接着,上官仪又发现,是凡由卜凡开具的药方,药方前面的病情介绍尤其详细,有的竟写了三页纸。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于西阁可是太医院里首屈一指的名医,他会去向卜凡偷招?

他为什么要将卜凡开的药方收进自己这部积多年心得的“大作”里?

卜凡不是亲口说过,于西阁是他“极好的朋友”吗?

朋友之间竟会干出这样的事来?

上官仪很有些惑了。

他推开书稿,站起身,负着手,在房间里慢慢踱着,踱到桌前,看一眼于西阁的“大作”摇一摇头,叹一口气,转过身接着踱他的方步。

莫非于西阁本人只是得虚名,甚至他本就是一个盗名欺世之徒?

这完全有可能!

上官仪忽然想起了自己的遭遇,不苦笑起来。将他到现在这个地步的,不正是他的部下,他的师叔,他的朋友们吗?

卜凡知不知道他视为“极好的朋友”的于西阁的所做所为呢?

*****

三月二十一。护国寺。

卜凡已有近两年时间没有到京城里来过了,所以他很惊讶护国寺前这条宽阔的大街变得如此热闹。

大街两旁摆了各类小摊。有卖汤面的,卖蔬菜的,卖点心的,卖卤的,卖劳糟的,卖酸场水饺的,卖针头线脑的,卖布头的,还有俗称大酒缸的卖酒摊,剃头摊和扬着清脆稚的嗓音沿街叫卖的卖花小姑娘。

摊主小贩们个个面带笑容,吆五喝六,用尽了自己能想得出的好词儿,恨不能将自己的货物夸到天上去。

走在这样一条街上,你很难迈得动步子。因为每走过一个摊位,摊主都会掏出面的笑意和二十分的热情,要求你看一眼他的货。如果你真停住了脚,结果就很难是“看一眼”而已了,在摊主云山雾罩之下,只要稍一把持不定,你就会乐呵呵地买上一堆本用不着的东西。

其实,不单摊主小贩们,走在这条街上的人们很少有不是面带笑容的。因为这地方实在很热闹。这里的气氛无论怎样看也颇有些喜气洋洋的。心情再差的人,只要一走进这里,用不了半柱香工夫,只怕脸上也会出笑意来。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