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琵琶之宝玄象为鬼所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这是一个奇男子的故事。
打个比方说,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像随风飘动的、浮在夜间虚空的云朵般的男子的事。
在昏暗中飘动的云朵,看不出它一瞬间前后的形状有何改变,但若一直注视着它,会发现不知不觉中它的形状改变了。本是同一片云,它的形状却无从把握。
就是这样一个男子的故事。
他的姓名为安倍晴明。
是一个师。
他生于延喜二十一年(公元921年),应在醍醐天皇之世。但这个人物的生辰死忌,却与本故事没有直接关系。也许不必清这类数字,反倒更能增添故事的妙趣。
不必在意这些问题了吧。
不妨就信笔写来好了。这种写法说不定正适合写安倍晴明这个人物。
平安时代———仍然是个民智未开的时代,有好几成人仍然对妖魔鬼怪的存在深信不疑。在这样的时代,人也好鬼怪也好,都屏息共居于京城的暗处,甚至在同一屋檐下。妖魔鬼怪并没有藏身在边远的深山老林里。
师,说白了,叫占卜师也不妨。称之为幻术师、神汉似无不可,但都不够准确。
师观星相、人相。
既测方位,也占卜。既能念咒,也使用幻术。
他们拥有呼唤鬼怪的技术,那种力量是眼所不能见的———与命运、灵魂、鬼怪之类的东西进行沟通也不难。
甚至朝中也设有此种职位,朝廷设有寮(
本平安朝负责天文、气象、历法、占卜等的机构)。
晴明被朝廷授予“从四品下”的官阶。
一品是太政大臣。
二品是左、右大臣和内大臣。
三品是大纳言、中纳言。
朝中议事,晴明有相当的发言权哩。
在《今昔物语集》(本内容最丰富、成就最高的话本文学作品集。成书于12世纪到13世纪。全书31卷,涉及古印度、古中国、古
本等很多国家,上至天皇、贵族、高僧,下至农民、乞丐、强盗,故事内容极其丰富。是当时
本了解世界、展现
本社会全景生活的古典文学名著。)里面,对这位安倍晴明,记载着好几件趣事。
据书上说,晴明自幼师从师贺茂忠行修行。
自那时起,晴明便显示了某些师独具的特殊才能。
可归入天才之列吧。
《今昔物语集》记载,晴明年纪尚轻之时,某夜,师傅忠行外出到下京一带。
所谓下京,位置在京城南面。
从大内穿过朱雀门,沿朱雀大道走到尽头,差不多在京城南端的罗城门附近。
大内到罗城门之间,约八里有余。
一行人乘车外出。
《今昔物语集》没有载明为何种车。应该是牛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