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上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书,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呵呵,偶出院了,具体的唠叨话俺写在公众版,这里——“将老夫人和司徒姑娘安排在卷漱小院,她们两人乃是商家堡的贵客,谁都不许怠慢!”一语惊人,巨石蹦起千层。
商家堡一众,包括商青霆和商青络还有七七八八的掌事长老在内,登时脸青的青,白的白,红的红,黑的黑,总而言之“姹紫嫣红”相当灿烂。
卷漱小院是什么地方?
商家堡中专门为客人划分了四个地方菊成一厅。
常见的名字,不花俏,毕竟平时来往走动的多是江湖武夫和商贾之徒。
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这四个院子的高低贵,但潜规则这东西本来就不可能摆在明面上,堡里的老人管家们自然心中清明。
对竹院的客人,三分脸七分礼。
对菊院的客人,笑脸相自恭敬。
对兰院的客人,长袖垂地难直。
至于梅院。住地更是皇亲巨贾。全都是连商进宏都需卖上三分脸面地厉害角。
现如今。就是把这老恶妇安排进梅院。众人也不过暗地里唏嘘几声。也不若听到“卷漱小院”这四个字来得震惊。
其实商家堡所在地这座山。本不叫余毋山。而是玉毋山。
“玉华生烟。富贵盈”喻义本就极好。却偏偏画蛇添足改个还拗口地强加上个“年年有余”地解释。
为地是什么?
凭地是什么?
只因为现在的大夫人姓余,名雯,在她下嫁商家堡的第二年,这叫了千百年的“玉毋山”就正式改成姓改便改罢,反正整个山头都是你商家的,甭说改名,哪怕是轰了毁了都没人敢多说半句,了不起背着讨论这余夫人是多么的受宠。
北寮最大的是皇帝,皇帝下来最有权势的不是什么皇亲国戚,而是草莽出身,以凡夫**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洒血汗为国立下累累军功,并数次救皇帝太后
命于危难之间,北寮第一位外姓成王的军神,镇宁王,抚顺大将军余衡。
天底下能和皇帝拉扯上千丝万缕关系的人不少,但能得到九五之尊全心信赖的人,只怕百八十年都不定能出来一个。
所以军功名号什么的全是浮云,撑着余衡不倒的还不就是皇帝那份弥足珍贵的信任?
余雯,正是镇宁王的独生女儿,就是捧在至高点的珍珠香玉。
余雯嫁给商进宏后为商家堡带来多少明里暗地的利益暂且不说,起码商家堡化余”的这记马确实拍得镇宁王舒坦,看这女婿也
意不少,顺眼不少。
而翁婿之间唯一存着的小疙瘩,却偏偏跟“卷漱小院”有关。
商进宏与余雯大婚之时,余衡正在北抗蛮族,所以没有亲临婚礼现场。随后商进宏每年必会携省亲,因为公私事务也没少拜见岳父,但余衡却一直没有机会亲自走一趟商家堡。
直到八年前,北寮大军从从西北官道回撤,余衡才出空闲,打算去一次商家堡,然后再快马掐好时间和大部队同时进京。
以镇宁王的身份地位,理所应当是被安排在梅院。
谁想到余衡闲逛时,不经意发现了掩在假山翠竹之后的“卷漱小院”小院中青石碧水,檐椽琢,竟有几分仙风幽境的妙处,又不失凡尘富贵繁华。两相比较下,任他梅兰菊竹,只统统成了俗物。
这下,镇宁王不乐意了。
心想你商进宏好大胆子,居然留着这么处好地方也不予我住?且不论你是我女婿,就凭本王现在的身份地位,除了四国之主,就算是那些小诸侯国的王室也能微觑几分,你却如此轻慢!
可谓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虽一屋矣,有心之下就能看出许多东西。
本来只是不大开心,回到梅院两相比较,镇宁王愈发觉得恼怒。侍从眼看主子不高兴,一番巧舌询问后,套出答案,风声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