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谁个当时得令,风生水起的企业巨子会长他人志气而灭自己威风?
杨慕天就是近这十多年,才在财经企业界崛起的风云人物。
香港委实太多传奇。
无人确知杨慕天的出身,只知他是在六十年代中期,也正是他二十多岁的年纪,才从中国内地潜至本城发展的。
名副其实赤手空拳地打天下。才不过二十年,杨慕天摇身一变而成巨富。现今的家产估计在六十亿上下,以他手上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而论,仅仅排名第四位。名望是一千里。
他是怎样发达的?
任何人都有兴趣知道,当然不可能简简单单一句长袖善舞,就能解释得来。
传媒老是出尽办法,要求访问这位叱咤风云的财经新贵,都被他身边那些公关大员挡驾。
于是新闻界封给永盛集团公关部一个诨名,叫太极门。
公关部头头饶倩真的太极功夫耍得出神入化,无迹可寻,有关她老板的来龙去脉、出身背景,一律保密。
当然,保密归保密,断不能因此而使各类揣测与谣言,在江湖上绝迹。
七三年股票大崩围,听说就是杨慕天借此冒出头来的第一个机缘。
杨慕天创办的永盛集团辖下的永盛投资公司,主要业务是经营黄金股票买卖。
七十年代初股票的黄金期,易正如火如荼之际,突然狂泻不止,固然是为股价炒得太高,物无所值,又如何经得起风
?
然,其中一个导致市道崩溃的原因,市场中人认为有可能是三几间大经纪行,联手做淡股市,从中谋取暴利所致。
杨慕天主持下的永盛投资,相传就是其中一名淡水大鳄。
今若以此问饶倩真,她会气定神闲地解释:“股票买卖,当然有人看好,有人睇淡,输赢全在于眼光是否独到,总不成老埋怨赢家,说他好拼命沽出,害得市道狂泻,是不是?”又若果问她:“市场中人说,你老板在股市大崩围时斩客户的仓,未免太残忍了吧?”饶倩真又摇摇头,一派无可奈何的表情,写在脸上,慢条斯理地答:“话可不能这么说呢!愿赌自然要服输,永盛跟其他几间股票行,没有责任让客户无了期,而又抵押不足地赌下去!”不愧是—等一的公关人才,事事言之成理。
怎么能怪责饶倩真呢?法庭内的大律师,天天在处理奇形怪状的案件,莫不竭尽所能,维护自己的米饭班主。除非不接办罪案,否则,客户坚持自己无辜,大律师就得拚尽九牛二虎之力去为他洗刷罪名!
专业守,人人都应予以一定程度上的尊重。
九七将至,政府忙不迭地视本城长远利益如无睹,做着各种风光大葬,临收场糊铺贯的努力。高级的华人公务员,最有良心的也不过是知之为不知,心上平添一点惆怅而已,难道真要义愤填膺地辞职不成?
连早晚必要归于香港所有的英军用地,都无端端要以一亿元跟政府成,分明地白白把金钱往英国国库送,立法局内举手赞成的官守议员,也自有他们的所谓苦衷!
大太底下,各为其主,言论是否引人入信,是另外一回事。
总之,食君之禄,就必须担君之忧。
饶倩真作为杨慕天的发言人,有责任维护他的形象,更何况饶倩真本人未曾目睹杨慕天玩那做淡股市的把戏,她当然的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地为自己老板辩护。
究竟实况如何?
其实,股票市道可以有相当程度的人为作用在内,这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了!
几个大经纪联手,仓内多的是客户与自己存放的股票,约好了一齐沽出某只或某类股票,沽盘既然源源不绝,股价自是狂泻。开展客户一时间周转不灵,没有现金抬到股票行去平衡损失,用作抵押的股票便得尽归证券行所有。一阵子功夫过后,股票止跌回稳,价格逐步上扬,便已与原来的物主无关了。
换言之,拿客户的股票作本钱,残害客户的投资,有人要真忍心如此,也叫没法子的事。
说得公平一点,错也在于一些盲目投机的人,本身财力不足,偏是贪心,开展直上,才让人有机可乘。
慎防门窗,以绝盗贼。那些贼与大开中门的
心人士,罪名各有轻重。然,同样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