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金银本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先生,你手上有五两银子,若果一定要选择的话,你会兑南楚王朝的钱币,还是我们长王朝的钱币?王先生想都不想便说。

“我会选择长王朝的钱币,因为就算我兑了长王朝的钱币,也可以随时换回银子,但兑了南楚王朝的钱币,就不能回头了。”

“那好,王先生,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了。

你手上有我们的钱币,和五两银子。

若果要买下我手上这块玉,你会用钱币或是银子?”王先生这个问题想了一会才说。

“我会用钱币来买,虽然我知道钱币和银子是一样价值,但我还是喜留下银子多于钱币。”清梅得到答案后,很意的说。

“很多谢王先生特地来回答我的问题。”

“皇后娘娘请不必客气,大家都是大汉人,虽然我们各为其主,但我是很向往长王朝的,可以跟陛下说话,我同样到高兴。”在王先生走后,清梅又请了来自凉州的商人,回答的和王先生一模一样。

“好了,各位,听完两人的说法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呢?”清梅看着众人开始领略自己的意思时,微笑着说。

思先说。

“梅儿,你的意思,是李情和上官武的商人,他们比较喜用银子来兑换我们的钱币?”清梅点点头。

程林也大概了解。

“皇后娘娘,你的做法是尽量将李情和上官武民间的银子,换成我们的钱币,那么他们的白银黄金便到了我们库房了?”清梅又点头说。

“是的,我们只要发行我们的钱币,换来他们的白银和黄金,再到他们王朝内购买物资,抬高物价,我们便可以从中获利了,只要我们多了银子或黄金,在国家财富上占有了主动权。

刚才大家也了解,李情和上官武王朝内的商人,他们很愿意换取我们的钱币,因为可以随时换回白银或黄金。”

“皇后娘娘,刚才听两位商人所说,大秦和南楚王朝领地内,还存在不少商人们私下用白银作易,若果我们王朝的钱币不能在民间通,那岂不是白忙一场?”杨文说。

“杨大人,正如刚才那名商人所言,若果同时拥有钱币和银子,民间的人还是比较喜留下银子的,而使用钱币,这不正是无形中让钱币通了?”清梅回答说。

到海琳了。

“皇后娘娘,我还是不很明白,为什么大秦及南楚王朝的人,要兑换我们的钱币呢?他们持有银子或黄金不是很好吗?”

“丞相大人,这个你就不明白商人的想法了。

李情或上官武现在还可以让民间的银子兑他们的钱币,可是商人们会这样想:有朝一,李情或上官武将下令他们王朝民间不淮藏有白银或黄金,必须全部兑换他们的钱币的,民间将没有白银或黄金通。

当朝廷入不敷出时,朝廷也只好滥发钱币来充数,特别是战争失败时,他们的钱币再也没有了价值。

这样的事历史发生的次数不少,所以若果我们的钱币可以自由兑换白银或黄金,他们便会悄悄的将银子和黄金存到我们的王朝里,刚才大家都听到了,大秦或南楚王朝的商人,私下还存有很多金银的,同时我们可以订立一条律法,要求外地来的白银或黄金,在进入长王朝时必先兑换我们的钱币,在离开时才可以兑回金银,我们便无形中多了一笔财富了。

就算他们不这样做,对于我们还是没有什么损失的,最多白忙一场。”对于商人的想法,身为帝国第一大商的她,又怎会不清楚呢?李情和上官武发行钱币,长王朝不得不跟著他们如此干,否则民间财富将慢慢失,同时长王朝将受敌国钱币的价值所影响,发行钱币成了必需要作的事。

所以,大家都同意了清梅的想法。

不过为了不让民间影响太大,海琳建议先在几个大城市试验,才推到全个王朝。

这是海琳一贯做事方针,在还未知道结果的情形下,让王朝新的政策作小规模的试验,从中察看有什么缺点和漏,加以改进,才推到全国实行。

这样避免一些可能是失败的政策影响太大,先前海琳在民间作了不少民生的政策,也是因为发现是不可行而放弃,令朝廷的损失很小,甚至可以从中了解一些错处,在错误中学习,而引起另一项可能是成功的政策。

王朝生产力很强,冶金锻铁等技术较高,制作钱币是很轻松的事。

清梅的品味颇高,她特地委托了舞会设计了美的模样,也有防止伪造的功用。

过不了多久,在北海便发行了第一批长王朝价值一千万两银子的钱币。

按清梅所说,先由邱家银号用银子兑换,再慢慢在民间通。

这些钱币取名长币,按过去一样,一两银子兑一两钱币,而一两黄金则兑五两钱币,朝廷保证钱币可以兑回金银,老百姓可以在邱家银号自由兑回银子或黄金,长王朝将在半年后,全面改用这款钱币。

由于朝廷保证了它的价值,老百姓并不抗拒这种携带方便的钱币,与大秦及南楚一次过规定民间用钱币代替银子不同。

商联会和民论会对钱币没有多大意见,只是赞赏它携带方便,可以用幼线串起来,不像过往要带著重碇碇的银两。

海琳也安排了商联会和民论会派出代表,定期查看贮存的黄金和白银,并核查数量,令民众对钱币产生信心。

这就是所谓的’双本位’制度,长王朝将它的货币定下一个实质的价值,用白银和黄金作为货币的定位。

由于可以自由兑回,使用它的人并没有怀疑它的价值。

只是,清梅只从商人角度去想出这个’双本位’制度,却没有从民间方向去看’双本位’制度。

在不久后的事实中告诉所有人,清梅提出的’双本位’制度是完全失败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