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平民皇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书,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刚才那名中年商人睁大双眼,吃了一惊的说。
“你是…皇上…皇上?这时他才想起,长王朝的皇帝名叫林
思,就是眼前的青年人。
身为一国之君,竟然不留在皇而对处跑,而且又不是什么微服私访,实在令人惊讶。
北海长城守备严密,大秦和南楚两国的人几乎是不可能进城的。
梅香城除了商人外,来自其他地方的人下船时必先经过仔细搜查,确认身份及没有武器后,才可以在梅香城自由活动,商人则要取得行商许可证。
来自南楚或大秦王朝的人民,他们若果要迁徙到长王朝,除了北海外其他地方都可以去的。
这样避免了李情或上官武的细杀手再次混进长
城,对皇帝及朝中大臣进行刺杀。
有次李情为了拯救他的儿女,派了几个武艺高强的人打算混入北海,在最后关头时被长城守兵发现,其后清梅特地令人质十天内每天只吃一小碗粥水,饿得他们不似人形,李情知道后,吓得不敢再找人混入北海了。
李情多次派人涉,要求
思释放他们子女,全部无功而回,李情的信誉太差,就算有多优厚的条件都没用。
作为接待使者的李杰说,只要李情不找人暗杀王朝官员,就算两国战,人质的安全倒不必担心。
身为一国之君,儿女的命竟然掌握在别人手中,实在很没面子。
华北的重建比料想中好,张超统治下的华北,官吏倒是比较清廉,思妮只是对那些土豪恶霸动手而已,贪官没有杀了多少。
罗平的工作就麻烦多了,张家三兄弟并不重视生产,大量拥有一技之长的人已经到梅香城去。
于是,在思,海琳,清梅,程林等商议下,打算将华北发展成一个生产原料的地方。
华北本来以务农以主,大量的土地按官田民田混合的形式,重新分配给农民。
先前有些土地被大地主及恶霸强占,在处死他们后,不少地方没有人领回。
为了不让田地荒废,海琳将抄来的田地全部收为朝廷所有,分配农民们先行耕种。
若果后来有人拥有地契或证人证明土地的拥有权,朝廷将拿银子赎回,权当是朝廷买下田产。
这个做法算是公正,维持生产正常之馀,又令过去失去田产的人得回他们应得的补偿。
梅香城的生产工场,在罗平的牵引下,先向华北的农民订购小麦和棉花,令前者得到未来原料上的保证,令生产可以继续,后者解决眼前生活的问题。
原来北海的人,从梅香城的生产工场嚐到了甜头后,纷纷再投资到华北各地的生产中,利润共享这个制度确实为不少人带来财富。
邱家商会已经宣布不涉足华北的生意,清梅知道,目前邱家商会的生产能力不能再扩张了,否则将影响王朝越来越大,未必是一件好事。
目前她和邱家所拥有的,清梅已经很足,毕竟再扩展下去,将变得
罢不能。
华北的生产力主要是原料,有些人合资开设羊栏出产羊;有人察觉大汉各地鱼价高企,大规模聘请渔民;养马的,采矿的,打猎的,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慢慢的在梅香城原料需求下重新工作,令华北逐渐回到往昔风光。
有一件事不知是老天爷给思的考验,或者是巧合,每一次
思占领的地方,全部都是一个烂摊子。
北平被乌丸人抢掠后惨不忍睹,北海在曹雪的暴政下民不聊生,徐州,江东,扬州在长军接手时,全都经过大规模战
,华北情况更糟。
只是每个烂摊子,长军总是可以将它们经营得有声有
,回复当地的秩序稳定,甚至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是一件苦差,但思每次也能将烂摊子,化为令人垂涎三尺的宝地。
以前海琳每当要老百姓争取福利时,总要在议事厅和思,程林,清梅等人多次争辩,现在情形不同了。
身为一国丞相,很多事她已经可以作主,在海琳要求下,程林特地拨出一笔钱给她,让海琳尝试各种不同有利民生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