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姻错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姻错(下)圣旨天恩,姻缘际会,隐藏多少似是而非"时值夏令,天气闷热得很,连我这平素从不贪凉之人都不免常想起家里你预备的凉茶冰果,南方人地生疏,老不能相伴左右,实有众多不便之处…"我看到这儿轻轻笑起来:这人,连个家信都不会正正经经地写。合上信笺,又开始百无聊赖,已经近一个月,夏令都快过去了,就只有这么一封家书被翻来覆去地看,看得折痕都起了边,却还没有关于他的新消息。

孩子们早都住进了辉园,妍月和弦心执意要留在府里,既然她们可以照顾这边,我也就放心地去打理园子了。跟皇上的园子比起来,辉园不算很大,紧紧依附在圆明园的西南角,只有一扇大门相隔。早在允祥出门前就收了工,雍正从圆明园另拨了好些下人侍卫过来这里,几乎没有动府里的人,虽是恩赐,总不是用了的,多少有些忌惮,再加上刚来住不惯,我狠狠无打采了一段时间。圆明园只有熹妃娘娘随驾,跟我说不上话也不用我总去请安,却还把弘晓去她身边解闷。所以我的子比出家人还超凡俗,就只有个绶恩整天跟我大眼瞪小眼。

"咿…呵呵呵呵…"上坐着的小娃儿捧着布球晃啊晃,然后放到嘴边啃啃。

"绶恩,不许用嘴咬,来,扔给额娘。"我对着小娃儿拍拍手,很快,占着口水的布球很勉强地滚到我跟前。我拿起来用帕子擦擦,笑着对他摇一摇又扔了回去,不想力气大了,球从他头顶上飞过去。小孩子不懂得翻身,直直地蹬着球飞的轨迹仰天躺倒。我大笑着把他抱起来,拿着球逗他。绶恩抱住球,突然抬头冲我眯眼一笑,我随即愣住:这孩子,实在太像八爷了。

搂着他的手紧了紧,我脑子里飞快地转着:虽然允祥曾经暗示说皇上默认了绶恩的存在,究竟是不是真的呢?即便是真的,这毕竟不是可以公开的事,绶恩长着这样的一张脸,万一给别人猜疑岂不是连皇上都救不了他?如果再加上别的揣测,那允祥…我不敢想下去了,绶恩在我怀里哼了两声,我忙抱他来回走,一动才发现,后背早已是粘一片。

"当,当"两下敲门声,一旁做针线的秋蕊开门出去,过了一会儿进来说:"主子,跟了王爷出门的小陆子回来了,主子是不是问问话?"我心上一喜,赶忙把绶恩娘,自己招小陆子到了外间厅里,他上前行礼说:"给福晋请安。王爷夜兼程往回赶,现在已到任丘界,若没有别的事,三五便可回来了,怕福晋惦记,吩咐奴才先来回话。"

"王爷这一路身体可还好?该办的差事可办完了?没有代需要预备些什么?"

"回福晋的话,王爷在淮南曾经偶风寒,现已大安了,别的也没什么代,差事上的事只有福公公知道。"我皱了眉:"风寒?膳食上呢?"

"回福晋,膳食上王爷一向不大计较,奴才们苦劝,只是王爷也听不进。"他说到这有些吐吐。

我答:"辛苦你了,自去歇着吧。"等他走了,站起来伸伸懒,"秋蕊,打发人去吩咐庄子上送点新鲜菜蔬什么的,再点野意儿,拣了好的进给皇上,剩下的留着等爷回来。然后你跟我去逛逛园子,咱们看看什么地方需要打扫打扫,修整修整。"自打住过来,还真没有好好走过这个园子。允祥这个图省事的人,挖出来的土石全部都用来垫了假山土坡,长廊亭子统统修在高处,还没遛过三分之一,我就累得连话都不愿意说了,只得拣了个相对最高的亭子,靠在倚栏上俯视四周。秋蕊站在一旁回说:"皇上从圆明园赐的人都已作了分配,各处均是四个使女两个太监,只管些器皿收放常打扫上夜看园之类的,主子和阿哥们的住处伺候起居的还是用的府里使惯的老人儿。"我点点头,一指左边一片桃林问:"那是什么去处?好像有个房子,看不真切。"

"回主子,那是悦怡斋,全是木头造的木屋,王爷原说离大门近,用作书房正好,不用与主子住处一起了。"我一看,的确离正门很近,而且桃林下就是一条平整的青石路,到圆明园的门也很顺畅,心中大叹:算计得真好,就只离我最远。这么想着,便扶了秋蕊往这个书屋去。走进去一看,没有人,但是已经打扫干净,窗下有一张书案,文房四宝都已齐全,跟前一把靠背椅,右手方依次是书格、条案,两把玫瑰椅中间一个茶几。再往后有一扇屏风,转到后面只放了一张软榻。我走回门口问:"这怎么连个人都没有?"

"这里没有使女,只安排了两个太监,可是不应该不在啊。"秋蕊也很纳闷。

我说:"这还得了?以后王爷回来要茶要水的也抓不着人还行?等下找那两个太监去问话,另外从咱们院子里另拨人。"说着便出门打算回去,刚迈出去,一块浅粉的东西飘到我跟前,拣起来一看,是块普通帕子,只是上面绣的一枝银梅引了我的眼光,翻翻帕子一角,果然还有一个似曾相识的字——"凤"。

手一紧,我把那帕子攥在手里,本想着回去问问,秋蕊说:"主子,那边那个小丫头,好像在找什么,说不定是她的呢。"我一笑,小声嘱咐了秋蕊几句,然后转身回了悦怡斋的门里。过了一会,只听秋蕊问:"这块帕子可是你的?"

"正是,多谢姑姑。"

"那这梅花也是你绣的?"

"是。"我听到这忍不住往外看看,只见秋蕊对面是个怯生生的小丫头,约摸十四岁上下的身量,自然含笑的眼睛看上去随和文静。这时听见秋蕊又问:"你叫什么?在哪儿当差?"

"我,我叫景凤。"小丫头似乎被这样的盘问糊涂了,"我在璃锦堂,打理瓷器。"

"哦,你这梅花绣得真好,能不能借我回去描个样子,回头我打发人给你送回去。"小丫头连忙摇手:"姑姑看得起就拿去吧,不值什么的,不敢劳姑姑再送回去。"秋蕊笑笑说:"这上面有你的名字呢,我只借一借,你自去吧。"小丫头一走,我从门后闪了出来,看看天,我说:"过两天,把那个小丫头拨到我院子里来,璃锦堂要是缺人,自然再挑了送去。"随后的两天我一直往书屋跑,把屏风后的软榻换了张,又拨人拨东西,打算等允祥回来的时候能更像样一点。终于布置齐备,把人都打发走,我独自坐在玫瑰椅上喝着茶欣赏着这天然风格的书屋。窗景便是外面的青石路桃花林,我不想,若是夜晚在此读书,抬头看见一轮圆月挂在天上,和着桃花四散,该是多好的意境,在这一点上允祥的品味总是能让我钦佩不已。

一盏茶还没过去,外面响起嘈杂声,秋蕊往窗外看了看说:"主子,是二阿哥回来了,看这意思是打圆明园出来要往后头去呢。"我眼睛一转玩心顿起,忙了这两天我差点都忘了呢。赶紧把秋蕊叫过来,如此这般代了一番她便出去了。我走到窗前往外看,弘暾带着两个小厮就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下,就见一个小丫头走过去福了福,说了两句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弘暾便猛地抬头顺着她的手指往这边看,表情又惊又喜。小丫头说完话便走了,弘暾脚底下挣扎了两步,右手握着扇子重重往左手心敲了几下,还是回头对小厮说了句什么,带着藏不住的笑意大步往这边走过来。

回到玫瑰椅上重新坐下,心中默数一二三,脚步声已经到了门外,门帘哗啦被开:"凤姑娘,你怎么会…"原本略显动的声音在看到我后戛然而止。

"呦,这又是谁对谁啊?姑娘没有,'额'娘在这儿,怎么世子爷好像很失望?"我刮着茶叶末,皮笑不笑地说。

弘暾呆立了半天,半天才解冻:"额,额娘,您,您又拿儿子寻开心!"我扑哧一笑,撂下茶碗说:"我这寻开心还就寻出故事来了。这儿就咱们娘儿俩个,说说吧,这个凤姑娘到底是怎么个话儿说?"弘暾慢慢腾腾蹭到我跟前,自己找了个杌凳坐下方才说:"儿子说了,求额娘听完了再恼。"

"先前看见那个荷包我就想问了,不过现在正好一并。你说吧,句句实言就没什么可恼的。"他长吁口气,说:"其实儿子也是前几天才知道她在咱们园子里,那荷包是去年的事了。年下有一回跟四阿哥一起上街逛,嗯…"说到这他偷偷抬眼看了看我,"嗯,是逃学溜出去的…"我只是皱了皱眉头没说话,他接着说:"只是听说外城法华寺那地界儿热闹得紧。成家在里头都是四平八稳的,就想去凑个热闹。也没怎么样,就是在回来的时候,儿子在寺门口捡着的那个荷包。当时没注意,看外面像是女孩家的东西,后来才发现里面有信,有银子还有药方,就觉着这说不定关系着人命呢,所以转天就还去法华寺那儿打听。"

"又是逃学去的?"我问。

他赶忙摇头:"不是不是,是差人去的。就逃了那么一回。后来打听到这个荷包的绣工出自一个绣庄,就寻了去,然后就见着了景凤…"我越听越糊涂:"你等会儿!绣庄?她一个绣庄的女孩怎么进到园子来的?"

"不是,绣庄是她邻居开的,只因景凤手艺好,就时常求她帮忙,具体怎么不一样儿子不懂,恍惚听说是用银线绣梅花的就只有这一家,所以一下子就找到了。那荷包是她托别人捎给一个重病亲戚的,没想到被人在半路上给丢了,可巧遇上儿子,于是儿子就着人妥当地帮她送了去,再后来…"

"再后来我帮你说吧,你就三五不时地找着理由跑了去找人家,再后来私相授受你就把这荷包拿到了手,再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就找不到人了,等你再碰到她就在这园子里头了?"我一边说一边掉皮疙瘩。

弘暾听得瞠目结舌:"额娘,您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我在心里狠狠翻了几个白眼:苍天啊,我怎么生下这么个恶俗的儿子!伸出手指戳了他额头几下,我说:"好啊,逃学逛街寻姑娘,你真是越来越出息了!不过世子爷,容我提醒你一句,你阿玛可是这一半天的就要回来了。"

"好额娘,额娘疼儿子,好歹别跟阿玛说这缘故,要是让阿玛知道了,怕不一脚把儿子兜出安定门外去。"他陡然变,局促不安地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