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枉费他一番心意,却教出两个不受教的孩子。如今吴国正处用人之际,跟前好不容易有合适人选,却不堪举荐,怎能不让他叹息?
他处处为国为民,却没想到一点…即使他举荐,吴王也不一定重用。
"姑娘说得不错,吴国最大的敌人,不是郑、楚两国,而是越国,然而真正可怕的敌人并非越王句践,而是越王身旁的军师范蠡与文种。"残月却有不同的见解,"先生这话说得有理,但也许不全然是如此。昔越王为保全
命,甘为吴王的马夫,住在肮脏的马厩,只求吴王的信任…他能忍人所不能忍;恐怕天底下也没几个人及得上了;虽说范蠡与文种智谋卓绝,也得有英明的君主赏识,而越王句践就是一个这样的君王;这样说来,越王句践不但为人坚毅,更有识人之能,也非泛泛之辈。"她话中委婉;然而字字刺向伍子胥的心,但他不能否认,实是句句中肯。
"姑娘高智,令人佩服。"吴王亲近臣小人,远离良臣贤相,一颗心又悬在倾国倾城的西施身上。
事到如今,残月只能说,吴国已是无可救葯。
现处战争仍频的年代,自幼家破人亡,连父母生得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即离失所,成为孤儿。
战争也许是存在于人中不可抹灭的一部分,这种
深柢固的天
,是她无力阻挡也毋需阻挡的。
她来,也不是为此。
"先生何不听我一劝呢?先生辛苦了大半辈子,明知未来仕途之路难行,恐怕会有不测之祸,何不归隐山林,过过闲云野鹤的生活?"若无能倾救全部的命,她至少也得努力保得恩人周全。
"人的力有限哪!老夫一生颠沛
离,真的累了!名利如
水,只想在有生之年尽尽人事,但求临死那一刻无怨无悔罢了!若有不测之祸,天意如此,老夫也认命!"离乡背景何尝为他所愿?但他早已无家无国,只是浮萍一片,无处落叶归
。
"伍先生…"这算不算是择善固执?眼前的伍先生,不管是不是择善,固执却是绝对的。
伍子胥轻描淡写地打断她,"姑娘远道而来,尚未用膳,肯定饿了吧?你瞧瞧我,人老了当真反应也差了,老夫即刻吩咐备膳。"他温和而坚定的语气,代表著心意已决。
然而她当真无力回天吗?
…
。。三后。
伍子胥换下朝服,孤绝的身影倚告著廊上梁柱,注视著廊下山水,两眼无神。
远远即见到他的身影,残月走近,盈盈施礼。
"伍先生。"他回神,带著微笑道,"姑娘,老夫今年五十有九了,你说这算是活得久还是短?"他的笑容含暖意,眼神却显得无奈,瞧在残月眼中,只是更加忐忑不安,答不上话。
她知道伍先生今晨上朝,见他此刻神如此,许是君臣两不
了。"伍先生是忠臣,但绝非讨人
心的臣子,只凭一片赤忱忠心,恐怕不是这样如君之意。
这才是残月最担心的。
所谓伴君如伴虎。能在君王身侧如鱼得水,不能只凭忠心与远见而已,以命相伴,凭的只有智慧。
冷静如她,也不由得微微颤抖,直问:"先生当朝忤逆了吴王吗?"伍子胥再次以赞赏的眼神回视,却不答话,只是微笑。
"伍先生又是何苦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啊!
他的脸上无风无波,只是平静的说:"外头暖徐风,天候甚好,老夫想见见门外景
,姑娘可愿陪伴我这么个老头子?"残月摇摇头,笑道:"愿意,不过我陪的'老头子'可一点儿都不老。"两人相视而笑,暂时忘记国家兴亡与个人的死亡荣辱。
照翠地,只有风情万种。
奴仆将大门开敞,府外一片茵草翠生,水涓涓,秀丽的景致却遭远远而至、纷
无章的马队破坏。
二十来匹骏马奔得很急,踏破草无数。
领头之人一身甲衣戎装,带领约莫二十个兵卒,看起来很威风,他的表情也很威风。
在吴国,此职称做"卒长",在他身后二十来人就称为"卒兵",卒兵衣著打扮与卒长类似,差别在于头戴的冠不同。
卒长见到伍子胥立于门前,立即翻身下马,朗声道:"大王有令,自即起,伍上卿府上下不得进出,有请伍大夫回府!"此人大声嚷嚷,一副旁若无人的模样,尔后就在人家门前吆喝发令,犹入无人之境,命令众兵在伍府四周分点站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