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吴校尉很机警地逃出了南陵渡,星夜奔向夔州,来见高彦俦。

高彦俦是河东太原人,他随当今蜀主孟昶的父亲高祖孟知祥入蜀,由偏裨小校以军功积升,当到昭武军监押,孟昶即位,迁为邓州刺史,以后又改武职,久历疆场,胜败互见,是蜀中的宿将;五年前出镇夔州,职衔是“宁江军都巡检制置招讨使”防守东路门户。

夔州的天险是瞿唐关,两崖对峙,一江中贯,江心有一块孤石,夏天没入水中,到秋天方始显,至冬季水最浅时,出水二十余丈,名为滟颁堆,水势湍急,且有漩涡;尤其是黑石滩最为险急,两山夹江,水势如,历来保蜀,都在此据险而守。

守御的战备,名为“锁江”或称“锁峡”在瞿唐关下,两岸设置铁柱,拦阻东来的敌舰。后唐天佑元年,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也像现在的宋军一样,遣水军自荆州西上攻夔州。那时前蜀王建用名将张武为万州刺史,在瞿唐关下两岸设木栅,用一条极的铁练,横过江心“铁峡”之名,即由此而来。

到了后蜀,锁峡的工事越发严密,用浮桥代替横江的铁练;桥上又设指挥瞭望的“瞭望棚”;两岸密布石炮,敌舰一入峡江,不仅为浮桥所阻,无法前进,而且必为两面崖上居高临下的石炮所击毁。因为如此,高彦俦接得前方兵败的消息。相当沉着,只下令加强巡逻,检点锁峡的战备,以逸待劳,预备痛击宋军。

但是,他的监军武守谦却沉不住气。巫山和南陵渡失守,他已接得消息,苦于不知其祥;此时听说有甫陵渡逃来的军官求见高彦俦,急忙赶来要细听究竟。

高彦俦引见过吴校尉后,对武守谦说道:“袁德宏嗜酒误事,为宋军间谍所挟持;巫山守军兵力单簿,望风而降,你听他谈袁德宏。”

“当时我一看情形不妙,报告周副使,请他援行职权,下令作战;宋军地处下游,又正时西北风起,在在不利,倘或周副使肯听我的话,南陵渡可以不失,而宋军非大败不可——”

“你莫先表功!”武守谦拦着他说:“只讲周副使如何?”

“周副使员叫我传令召集弟兄,各口战舰,准备出动。但是他始终顾着袁指挥使个人的命,迟迟不肯下令起锚;我看这样子非辱国丧师不可,只好尽我自己的责任,放油船下用火攻、一共放了两只,要放第三只那一刻,上面传令,说已谈好了叫什么‘归顺宋军’,如果违令,即时正法。弟兄们因为袁指挥使平训练不得法,十九贪生怕死,听说投降,大家都把手里的兵器丢下了。也有些弟兄深明大义,不肯投降的,我都带来了。一共四百五十多人;现在府外等命。”武守谦因为有王昭远的奥援,十分跋扈,不问主帅的意向,随即大声说道:“袁德宏不是个东西,我早就知道。你很好,我要表奏官家——你现在是什么职位?”

“水师校尉。”

“我保你作‘都校’,你好好替我立功!”

“是,多谢监军。”吴校尉竟也不把高彦俦放在眼里了。

“我问你,”高彦俦问说:“损失的详情,你可知道?”

“怎么不知道?”吴校尉说:“水陆两军,被杀的五千多人,其余都投降了。战船为宋军拿走的,起码有两百多。”

“唉!”高彦俦叹口气。

“这不是叹气的时候。”武守谦教训似地说:“得要赶紧部署。”这一下高彦俦忍不住了,但当着吴校尉的面,不便有什么为部下见笑的举动,所以先叫他退下;然后正对武守谦说:“我自有打算,不劳你着急。等我处置有误,你再开口也还不迟。”武守谦受了这一顿抢白,颇不受用;但高彦俦既是主帅,所说的话又正是监军在职守上应守的界限;如果真个翻脸,自己占不到便宜,所以只是铁青着脸,连连冷笑:“好,好!看你的。”说着,管自己离座而去。

高彦俦当然也很不是味道,只以平受惯了他的气,便如遇着凶悍的子一般,唯有忍气声不理他。定一定心,找了副使赵崇济来,商量着派出得力的谍探,先把宋军的意向实力打听清楚了再说。

不久,消息来了,宋军水师停留在南陵渡,马步两军,却已由巫山进屯白帝城西面。这时武守谦接得消息又赶了来与高彦俦有所议论。

“要趁他阵脚未定,打他个措手不及!”他指手画脚地说:“宋军现在甚骄,骄军必败;他们一定以为我们凭险而守,不轻出战;就偏偏要趁其不备。兵法有云:。‘多算胜’,这就是比他们多算得一算。”

“不然。”高彦俦摇着头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怎么呢?我倒不信,还有比我所说的更好!”

“你要知道,宋军远来,利在速战。我凭险而守,等他师老无功,有的是歼敌的办法。”

“是!”副使赵崇济说:“这就是以逸待劳。”

“错了,错了!”武守谦气急败坏地:“等他们阵脚一稳,整补休息好了,那还叫什么‘劳’?”正副二使,互相看了一眼;高彦俦还微微摇头,意思是武守谦本不懂兵法,无可理喻,不必跟他废话。

“怎么?”自觉被侮的武守谦大不服气“我说得不对?”

“是这样的——”赵崇济很婉转地作了个譬喻,好比猫儿捕鼠,守着鼠,绝其归路,老鼠千方百计想逃回去,必定累得疲力尽,那时手到擒来,毫不费事,这才叫以逸待劳。

“而且宋军士气正盛,”高彦俦接着也说:“犯不上碰在他锋头上。我们要冷他一冷,冷得他们沉不住气,轻举妄动、自投罗网,那时施以雷霆一击,可获全胜。”

“是的,要等他们‘自投罗网’。”赵崇济深深点头“等宋军的水师沉不住气,从南陵渡西上,那才是我们出击的时机。”武守谦说不过他们两个人,拂袖便走。心里充了意气,急待发;想起吴校尉,觉得此人智计胆气,两皆杰出,大可倚重,于是立即派人去把他请了来。

第二次相见,在礼貌上与第一次见面,大不相同;武守谦亲自到檐前接,拍肩拉手,十分亲热。吴校尉受宠若惊之余,兴起一种誓效驰驱的知遇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