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安静的美国溅血的欧亚大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这是为什么司徒南敢放言自己会改变世界的原因。
就造船能力而言,美国比欧洲亚洲加起来都要强。
“真是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突破。”汤姆有些得意,带着兴奋的心情去通知亨利·凯泽。
他不知道,第一次水线造船或许并不是美国的专利,早在几年前,在南华和中国,美华财团旗下的美华造船厂就做过类似的尝试,只是规模太小,没有公开而已。…登陆英国无望,德国空军在不列颠上空折戟后,希特勒转而实施巴巴罗萨计划,西线的德国秘密乘火车潜回东欧,1914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350万德国扑向东欧,兵分三路进攻苏联,他们的对手是将近260万的苏军。
苏军猝不及防,步了法国人后尘,被德国闪电战战术打得落花水,兵败如山倒。
克里姆林里,斯大林脸
铁青,
烟斗的手微微有些颤抖,显示他内心的焦灼和恐惧。
原本他的计划是,等希特勒和英法联军互相残杀,疲力尽后,苏军再下场,将希特勒爆菊,推平欧洲,没想到希特勒动作那么快,一招神龙摆尾把苏联打成重伤。
德国进攻前,无论是军方侦查报告还是德“女干”左尔格的提醒,都明确指出德国要进攻苏联,偏偏自己不信,结果上当了,眼看德国人就要打到莫斯科城下,每每想到这,斯大林心中无尽懊悔。
为今之计,只能干了。
他敲了敲烟斗,发布命令,格鲁吉亚口音低沉缓慢又坚定,说完又把目光投向朱可夫脸上,这个朱可夫虽然有些桀骜不驯,但打仗有本事,受到斯大林的重用。
苏德战争已经打响了,那么中苏战争还会远吗?
负责外事务的莫洛托夫暗暗担心,武汉已经煽动对苏联的仇恨,要拿回失去的领土,对此苏联此前据理力争,坚决不还。
莫洛托夫找到斯大林,反映自己的担心。
“我们的状况很艰难,一定要稳住中国人,不能让他们加入战争。”斯大林命令道。
稳住?拿什么稳住?
莫洛托夫心中苦笑,一下子想到煽动中国国内的反对,不顾那些苏联养的黄俄在上次中苏中东路战争就闹了一次,结果在中国国内名声烂大街了,再让他们跳出来“保卫苏联”估计会被中国街头大妈打死。
虚以为蛇…也不容易啊!
莫洛托夫叹道,想来想去,好像只有缓兵之计,先谈判,拖着再说吧。
对苏联而言,更急切的还是和英国结盟,共同对付德国。
该死的红魔鬼,终于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了吧?
苏德开战,最开心的莫过于丘吉尔,因为德国人不会再登陆英国,英国算是保住了。
接下来就和德国人慢慢耗,前提是不能让苏联一下子被德国打死。
英苏两国迅速结盟,英国人咬牙从美国订购的物资中拨出部分物资供应苏联。
英国积极把美国拉入战场,丘吉尔紧急联系罗斯福,双方在纽芬兰签订《大西洋宪章》,发表联合宣言,共同对付法西斯。
美国距离战场只有一步之遥,而迈过这一步,却是天大的难事。
谁是法西斯呢?
中国和本两国对此没有太大反映,私底下都认为大西洋宪章不适合太平洋,像英国这样腐朽的殖民帝国不应该受到保护,继续剥削亚洲人民。
中苏秘密谈判,面对苏联人拖延的态度,宋美龄态度越发鲜明强硬起来,武汉已经没有耐心和双手沾中国民族鲜血的俄国人扯皮。
在舆论上,俄国人的旧账被翻了出来“海兰泡惨案”
“《瑷珲条约》的辱”
“俄国人从欧洲到亚洲一路杀了多少民族?”
“衰落从尼布楚开始”
“俄国人欠我们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领土!”这类具有煽动的话题频繁出现在武汉、上海等地的报纸、广播里,让人触目惊心!
…